贵州中医药大学/ 招生网址:
贵州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65年,原名“贵阳中医学院”。建校以来,秉承“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坚持“发展为先、质量为本、创新为源、育才为用”的办学理念,以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为己任,服务于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及其产业发展,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现已成为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支撑,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本硕博全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医药高等院校。
学校是贵州省重点支持建设高校、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18年被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贵州中医药大学。2021年10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并获批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现有花溪、甲秀两个校区,占地约1300亩。设有基础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针灸推拿学院、骨伤学院、体育健康学院(体育部)、信息工程学院、中医养生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语教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苗医药学院、医学检验与技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康复学院等19个直属院(部),中医、中药、民族医药等10个研究所;两所直属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中医院,第一附属医院为“贵州省中医院”,第二附属医院为“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33人,其中博士以上学历620人,高级职称603人,45岁以下900人。有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5人,“岐黄学者”1人,“青年岐黄学者”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国贴、核心、省管、省名中医等专家学者200余人。有省部级教学团队8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2个。有硕导755人、博导25人、兼职博导39人,2004年开始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天津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等联合培养博士生46人。有国医大师工作室(站)5个,全国名中医工作室3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20个、贵州省民族民间医(药)师传承工作室1个、省级人才培养基地和人才团队15个。
学校现有32个本科专业,覆盖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农学7个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 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个。有省部级以上重点学科32个,其中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8个,贵州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贵州省重点学科7个,贵州省一流建设学科2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卓越(中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1个;有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有省级示范性本科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4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建设项目3个。有省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2个,获批省发改委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双创支撑平台建设项目”;获省级一流大学建设项目21项。有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4个、研究生工作站5个、研究生导师工作室1个、贵州省卓越人才计划项目5个、研究生精品课程1门、贵州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5个。近五年获省级一流大学建设项目21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省级思政名师工作室1个、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个。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课题9项、省级研究生科研基金立项课题37项;获省级研究生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特等奖2项、一等奖3项;获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全校主编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400余部,其中主编89部,副主编169部。
学校不断加大科研平台建设力度,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9个,其中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共建)、国家药物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1个、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2009年被科技部评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优秀单位”,2011年被教育部评为“‘十一五’高校科技管理优秀团队”。近五年来,学校承担科研项目216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9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获省部级成果奖27项,其中一等奖1项;获得专利授权656项,出版专著477部。202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位列全国中医药高校第八位。
学校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大力实施“三个一百”工程(组织百名博士进企业、组织百名博士下农村,组建百个研究中心),着力解决中药材产业关键技术难题。天麻、石斛仿野生种植、太子参有性繁殖脱毒复壮等取得重大突破。主持制定铁皮石斛叶地方食品安全标准和八角莲等地方药材质量标准183个,主导研制热淋清颗粒、仙灵骨葆胶囊等苗药产品19个,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跃居全国第二,为贵州省健康产业“千亿产值”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校党委被中共贵州省委评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
学校以开放的视野,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努力建立以东盟为中心,辐射全球的中医药教育新格局。先后与法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为英国、巴西、厄瓜多尔等国家的学术团体及机构开展中医药培训;与英国高校合作举办药物制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海外实践基地、中德心脏康复基地等项目顺利开展;连续举办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及民族医药学术论坛,为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迈向新时代,中医药振兴发展正当时!贵州中医药大学紧紧抓住贵州医疗卫生事业、高等教育事业和中医药民族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宝贵机遇,立足贵州、面向全国,将中医药特色优势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五大职能中,凝心聚力谋发展、守正创新谱新篇,为将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医药大学而努力奋斗!
我校始终坚持“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服务宗旨,以多种形式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目前,已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及贵州省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为资助主体,以勤工助学为重要支撑,以学校奖学金、学费减免、临时困难补助、社会资助等为必要辅助的学生资助体系。其中,重点资助项目包括:
1.国家奖学金。奖励全日制本专科(含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中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特别优秀的学生,标准为8000元/生·年。
2.国家励志奖学金。奖励资助全日制本专科(含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中二年级以上(含二年级)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标准为5000元/生·年。
3.国家助学金。资助全日制本专科(含第二学士学位、预科)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标准为一档3800元/生·年、二档3300元/生·年、三档2800元/生·年。
4.贵州省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向就读本专科(高职)的贵州省户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提供扶贫专项助学金,标准为1000元/生·年;免(补助)学费,标准为本科3830元/生·年、专科(高职)3500元/生·年。
5.新生入学时,我校对贫困生专门开设有“绿色通道”,对学费予以减免。
此外,还有师生捐资助学和社会各界对我校困难学生给予帮助,如“身边希望工程”助学金、爱德基金会e万行动等。
总之,一系列资助措施,足以为贫困生在校学习提供保障。
学院地址:贵阳市市东路50号
邮政编码:550002
联系电话:0851—88233004(学校办公室)
0851—88308474(学生处招生办)
传 真:0851—88308474(学生处)
网 址:www.gzy.edu.com
邮 箱:gzy_zs@sina.com
收费标准按照贵州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核准的收费标准进行收费,详见当年各省、市、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专刊。
层次 |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收费标准(元/生·年) | 备注 |
本科 |
中医学(“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 | 100501 | 4500 | |
中医学(卓越中医师班) | 100501 | 4500 | ||
中医学(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 | 100501 | 0 |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100601 | 4500 | ||
中医学 | 100501 | 4500 | ||
针灸推拿学 | 100502 | 4500 | ||
中医康复学 | 100510 | 4500 | ||
中医骨伤科学 | 100510 | 4500 | ||
中医儿科学 | 100512 | 4500 | ||
中医养生学 | 100511 | 4500 | ||
中药制药 | 100805 | 4200 | ||
护理学 | 101101 | 4200 | ||
法学 | 030101 | 4200 | ||
劳动与社会保障 | 120403 | 4100 | ||
应用心理学 | 071102 | 4200 | ||
药学 | 100701 | 4200 | ||
中药学 | 100801 | 4200 | ||
中药制药 | 100805 | 4200 | ||
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 100806 | 4200 | ||
中药资源与开发 | 100802 | 4200 | ||
生物制药 | 083002 | 4200 | ||
公共事业管理 | 120401 | 4100 |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120410 | 4100 | ||
药物制剂 | 100702 | 4200 | ||
制药工程 | 081302 | 4200 | ||
医学检验技术 | 101001 | 4200 | ||
医学实验技术 | 101002 | 4200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082702 | 4200 | ||
医学信息工程 | 080711 | 4200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080910 | 4200 | ||
预科 | 少数民族预科 | 3830 |
贵州大学/招生网址:http://rso..cn/招生电话:0851-,0851-,0851-学校网址:http://www..cn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普通本科招生办公室贵州大学是一所公办综合类普
贵州财经大学/招生网址:http://sw..cn/zhaosheng/index.zs招生电话:0851-,0851-学校网址:http://www..cn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大学城贵州财经大学是一所
贵州民族大学/招生网址:http://zjc..cn/zsxxw.htm招生电话:0851-学校网址:http://www..cn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民族大学大学城校区贵州民族大学是一所公办民族类
贵州医科大学/招生网址:http://zkb..cn/招生电话:0851-,0851-学校网址:http://www..cn通信地址:贵州省贵安新区大学城贵州医科大学贵州医科大学是一所公办医药类普通本科院校。贵州
贵州师范大学/招生网址:http://zjc..cn/sdzs/招生电话:0851-学校网址:https://www..cn/通信地址:宝山校区: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宝山北路116号,花溪校区:贵州省贵阳市贵安
贵州大学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招生网址:招生电话:0851-学校网址: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贵州大学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是一所中外合作办学理工类普通本科院校。贵州大学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学校简介2021年11月,教育
贵州财经大学西密歇根学院/招生网址:http://wmi..cn/zsxx.htm招生电话:0851-,0851-,0851-,0851-学校网址:http://wmi..cn/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鹿冲关路
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招生网址:https://zsw..cn/招生电话:0851-,0851-学校网址:https://www..cn/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云关坡笋子林3号贵州医科大
贵州中医药大学/招生网址:http://zs..cn/招生电话:0851-学校网址:http://www..cn通信地址:甲秀校区:贵州省贵阳市市东路50号,花溪校区:贵州省贵阳市贵安新区大学城栋青南路贵州中医药
贵州中医药大学时珍学院/招生网址:http://www./szxy/zsxxw/index.jhtml招生电话:0851-,0851-学校网址:http://www./通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富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