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 | 名称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1 | 中医学(非定向)(中医,本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630 | 8314 |
| 2 | 中医学(非定向)(本科,中医中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606 | 19988 |
| 3 | 中医学(非定向)(本科,中医儿科学)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603 | 21902 |
| 4 | 中医学(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83 | 36774 |
| 5 | 中西医临床医学(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81 | 38462 |
| 6 | 临床医学(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81 | 38462 |
| 7 | 医学影像学(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78 | 41082 |
| 8 | 针灸推拿学(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72 | 46809 |
| 9 | 中医养生学(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71 | 47741 |
| 10 | 生物技术(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71 | 47741 |
| 11 | 中医学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67 | 51723 |
| 12 | 应用心理学(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62 | 57014 |
| 13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62 | 57014 |
| 14 | 生物医学工程(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58 | 61298 |
| 15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56 | 63443 |
| 16 | 眼视光学(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56 | 63443 |
| 17 | 公共事业管理(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53 | 66764 |
| 18 | 医学检验技术(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52 | 67840 |
| 19 | 健康服务与管理(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51 | 68995 |
| 20 | 医学信息工程(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50 | 70134 |
| 21 | 康复治疗学(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47 | 73582 |
| 22 | 药学类(非定向)(药学,药物制剂)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47 | 73582 |
| 23 | 中药学类(非定向)(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47 | 73582 |
| 24 | 护理学(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46 | 74715 |
| 25 | 中药学类(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42 | 79405 |
| 26 | 药学类(药学,药物制剂)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41 | 80614 |
| 27 | 护理学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28 | 96912 |
| 编号 | 名称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1 | 中医学(非定向)(中医,本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616 | 1376 |
| 2 | 中医学(非定向)(本科,中医中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98 | 3560 |
| 3 | 中医学(非定向)(本科,中医儿科学)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97 | 3741 |
| 4 | 中医学(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76 | 8578 |
| 5 | 中西医临床医学(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74 | 9234 |
| 6 | 针灸推拿学(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72 | 9875 |
| 7 | 中医养生学(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71 | 10224 |
| 8 | 应用心理学(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55 | 16530 |
| 9 | 公共事业管理(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52 | 17985 |
| 10 | 健康服务与管理(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51 | 18419 |
| 11 | 中医学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46 | 20874 |
| 12 | 护理学(非定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45 | 21384 |
| 13 | 中西医临床医学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41 | 23464 |
| 14 | 针灸推拿学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35 | 26885 |
| 15 | 护理学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23 | 34197 |
国家级特色专业、广东省名牌专业
招收理科
授予本科毕业证书、工学学士学位
制药工程是一个化学、药学(中药学)和工程学交叉的工科类专业,以培养从事药品制造,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开发、放大和设计人才为目标。主要解决药品生产过程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问题。能在医药、精细化工和生物化工等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设计与工艺研究、医药产品开发、应用研究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素质研究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中药学、方剂学、药理学、机械制图、中药化学、制药工程基础、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分析学、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计等。
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 国家特色专业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广东省名牌专业 招收理科
获本科毕业证书、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授予医学学士学位、医学博士学位
以“厚基础,重传承,强临床,善创新,尽己任”为培养原则,实行“九年分阶段,本博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及全程导师制,中医学基础教育、研究生学位教育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融合,着力培养科学基础宽厚、专业技能扎实、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综合素质高、社会责任感强的高级中医人才,毕业时达到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中医学博士学位培养双重要求,主要从事中医临床和科研工作。
前5年为本科培养阶段,合格者获本科毕业证书,授予医学学士学位。之后直接进入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4年博士培养阶段,享受研究生标准的奖助学金、科研经费等待遇。合格者可获得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证书、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医学博士学位证书。
主要课程(本科阶段):高等数学、普通化学、医用物理学、生物学、中国古代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内经选读、中药学、方剂学、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原生物与医学免疫学、药理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眼科学、中医耳鼻喉科学、针灸推拿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诊断学基础等课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症进行中医临床诊疗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 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 本知识,接受人文、科学、职业素养教育以及临床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中医药进行诊 疗、预防、康复和人群健康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与中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
2.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中医思维方法以及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 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3.熟悉国家医疗卫生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熟悉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人文关怀的有关知识;
5.熟悉全科医学思想和中医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方式以及必要的预防医学知识与常见传 染病的防治原则;
6.了解中医学术思想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学术观点;
7.了解中医学科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8.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
9.具有对常见病症进行辨证论治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常见危急重症进行判断和初步处理的 能力;
10.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以及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11.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和医学相关文献以及利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
12.具有初步的中医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13.具有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卓越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14.具有依法行医和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患者以及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
主干学科:中医学。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 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临床技能训练、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科学创新活动、社会实 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实训):正常人体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病理学实验、药理学实验、体格检 查训练、中医四诊技能训练、中医内科临床技能训练、中医外科临床技能训练、针灸技能训练、急 症临床技能训练、医患沟通技能训练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科学和职业素养,系统的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基本技能和对常见病症进行中医临床诊疗的能力,能在医疗卫生领域从事医疗、预防、保健、 康复等方面工作的中医学应用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基 本知识,接受人文、科学、职业素养教育以及临床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运用中医药进行诊 疗、预防、康复和人群健康服务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与中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
2.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中医思维方法以及必要的基础医学、临床医 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3.熟悉国家医疗卫生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4.熟悉心理学、医学伦理学和人文关怀的有关知识;
5.熟悉全科医学思想和中医全科医生的工作任务、方式以及必要的预防医学知识与常见传 染病的防治原则;
6.了解中医学术思想的发展历史和主要学术观点;
7.了解中医学科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8.具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协作能力;
9.具有对常见病症进行辨证论治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常见危急重症进行判断和初步处理的 能力;
10.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有效沟通以及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11.具有阅读中医古典医籍和医学相关文献以及利用现代技术获取信息的能力;
12.具有初步的中医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13.具有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卓越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14.具有依法行医和在执业活动中保护患者以及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与能力。
主干学科:中医学。
核心课程: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针灸学、中医内科学、中医 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临床技能训练、临床见习、毕业实习、科学创新活动、社会实 践等。
主要专业实验(实训):正常人体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病理学实验、药理学实验、体格检 查训练、中医四诊技能训练、中医内科临床技能训练、中医外科临床技能训练、针灸技能训练、急 症临床技能训练、医患沟通技能训练等。
修业年限:五年。
授予学位:医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 、广东省名牌专业、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
招收理科
授予本科毕业证书、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具有中药学与中医学基础知识背景,具备良好人文和自然科学素养,系统掌握中医药的基本理论,掌握中药研制的基本技能及现代医药学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中药生产、管理、销售、和研究开发能力的中药学专门人才。毕业后能在各级医院及医疗机构、制药及药品经营企业、药品检验部门、药品管理部门、科研单位及医药院校等从事研究开发、中药检验、质量控制、生产管理、药品营销等方面的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选拔优秀学生组成中药学(康美创新班)和中药学专业(药品经营与管理方向)特色班,由企业提供定向奖学金和更多的实践教学机会。
主要专业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药用植物学、药理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中药分析学和药事管理学等。
文理兼招
授予本科毕业证书、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旨在培养系统掌握现代护理和中医护理的基本理论和临床技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应用,具备一定的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能够从事护理临床、管理、教学和科研的高素质护理人才。目前,国际医疗市场对护理的需求激增,成绩优秀者也可以申请到英国、澳大利亚、泰国、印度尼西亚、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换学习、学术交流、实习和就业。
主要专业课程:健康评估、护理学基础、成人护理学、母婴护理学、儿童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临床护理技能、中医护理学基础、中医临床护理学、中医饮食调护学、护理人文学等。
(一)招生规模
2021年我校预计招收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23人,实际招生人数以当年国家下达招生计划为准。
(二)招考方式
1.硕博连读:
2019年录取为我校“1+4”创新班硕博连读研究生,参加学校组织的转段考核且通过者,按学校有关规定,同意其于2021年进入博士生阶段,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其所属院所、专业、导师不变,并均按学术型培养类型进行培养。
2.中医学九年制:
我校2016级中医学九年制转段攻读博士学位学生,其所属院所不变,均按专业学位培养类型进行培养。
3.“申请—审核”制:
具体申请条件及实施办法可查看《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年“申请—审核”制招收博士生报考公告》。
4.普通招考:
包括两阶段考核,相关要求如下。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热爱医药卫生事业。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体检要求。
(四)有两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推荐。
(五)在职人员须经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后报考,未在报名表中明确写明报考类别和无单位盖章者均视为报考材料不齐全,不予报考。
(六)考生必须具有硕士学位:
1.已获得医药学类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人员(我校不接收以本科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2.国家承认学历的医药学类专业或相关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迟须在录取当年的9月1日前获得硕士学位);
3.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考生(同等学力硕士,即单证硕士,只有学位证而无毕业证,下同)须在报名前已获硕士学位。该类前置学位为同等学力硕士的考生若报考中医博士专业学位,要求获得硕士学位后必须工作3年以上(含3年,时间计算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且获得硕士学位后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的学科范围一致或相关的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
4.在境外获得的学位者,相关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登录网址http://zwfw.cscse.edu.cn/查询,并获取书面认证报告。
(七)报考中医博士专业学位
报考招生专业代码为1057**的考生,除符合上述报考条件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考生报考前须取得《医师资格证书》。
2.已获得医学硕士学位(学术型或专业学位),或医学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学术型或专业学位),且硕士期间所学专业与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
(八)报考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生
在职人员报考攻读全日制定向就业博士研究生,在上述报考条件基础上,同时须全部具备以下条件:
1.报考前须征得所在工作单位人事部门签章同意,录取前按“定向就业”类别要求签署三方协议;
2.要求申请人必须获得硕士学位后工作3年以上(含3年,时间计算截止到2020年12月31日)
3.在研主持省级以上课题;或获得硕士学位后,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或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三大索引论文1篇(课题、论文有效期时间计算截止到2020年12月1日)。
我校暂不招收非全日制博士研究生。
(八)学籍学历验证合格
根据国家教育部对报考资格审查的要求,所有考生,包括硕博连读转段生,必须提供本科(无本科学历,请提供专科学历)、硕士研究生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等材料,并确保电子注册备案表或在线验证报告在2021年9月前有效,否则不准报考。具体情况如下:
1.往届全日制硕士毕业生(双证硕士)须提供本科(或专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和研究生《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2.应届硕士毕业生须提供研究生《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及本科(或专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3.同等学力硕士人员(单证硕士)须提供《学位授予信息认证报告》及本科(或专科)《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4.持境外学历、学位报考的考生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报告(认证方法见上)。
注:?《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及《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申请办法详见:http://www.***.cn/xlcx/bgcx.jsp(学信网)。如学信网无法做出相关学历在线验证,请提供省级教育相关机构(本省如广东省教育厅学历学位认证中心)出具的学历认证书,此类方法认证周期较长,请考生务必提前准备。?《学位授予信息认证报告》申请办法详见:http://www.***.cn/(学位网)。
| 考生类别 | 本科阶段证明(无本科,提供“专科”) | 硕士生阶段证明 |
| 往届硕士 | 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 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
| 应届硕士生 | 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 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
| 同等学力硕士 | 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 学位授予信息认证报告 |
| 境外硕士学历学位获得者 | 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报告 | 境外学历学位认证报告 |
(一)导师确认
申请者向报考导师提出申请、经导师面谈,同意报考后,填写《广州中医药大学“申请-考核”制博士研究生报名导师确认表》(附件1)。
2.提交材料:申请材料包括《导师确认表》、《报考登记表》、学籍学历证明、成绩单、英语水平证明材料、研究论文或科研进展、专家推荐信及其它附加材料(清单见附件4)。
(1)电子版要求:
①考生按要求准备材料并加盖公章后,将全部待审核材料原件按顺序扫描打包发送至各招生院所负责老师邮箱(见“联系方式”)。
②邮件名称及扫描件压缩包命名方式为:报考院系代码-报考院系名称-报考专业代码-报考专业名称-考生姓名,如201-基础医学院-100501-中医基础理论-张三,要求10月25日前完成。
(2)纸质版要求:材料均用70克以上A4纸打印或复印,并按附件4的材料清单顺序排列封装入牛皮纸档案袋,并须在档案袋正面张贴填好的“广州中医药大学2021年招收攻读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材料自查表”(在网报系统自行下载)邮寄各招生院所(地址见“联系方式”),要求10月25日前寄出(以邮戳时间为准)。
(二)报名缴费
1.网上报名:经导师面谈同意,并已签署《导师确认表》的考生,请于2020年10月15日--10月23日自行登陆我校研究生院官网的“博士生网报系统”,查阅网报说明,申请网报编号并按照流程要求进行网上报名。逾期报名系统将自动关闭,本年度申请审核网报结束。
3.缴费:
我校实行网络缴费(250元/人),逾期未缴纳报名费的考生,网报信息视为无效,其报名数据不予保留。如因考生报名资格审核不合格或其他个人原因造成不能参加考核的,报名考试费不予退还。
缴费方法:手机微信关注进入“广州中医药大学”公众号—>点击右下角“财务服务”进入—>校园缴费—>本校学生用户名为学号,校外考生用户名为报考号或身份证号码;初始密码为身份证号码后六位—>输入验证码登录—>选择研究生院缴费项目—>生成订单—>确认微信支付—>完成费用缴交。
(三)资格审查
各招生院所与导师根据申请者所提交的电子版材料,对其报考资格进行审查,确定入围学科综合考核的申请者名单,经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批准后在学院网站主页公布。
(四)综合考核
1.组织领导:由校内各研究生招生工作实施小组制定相应人才选拔的评价标准,并按一级学科成立5-7人的考核专家组,专家组内需有本学科以外的专家参加。考核专家组全程负责考核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各院所招生工作实施小组负责对考核专家组全程工作进行监督。
2.考核形式: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面试考核可采用学术报告、专家提问等考核方法。
3.考核内容:根据学科特点和培养要求,重点考核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新研究动态掌握情况和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综合素质。具体考核内容由各院所招生工作实施小组、考核专家组自行决定。
4.复试名单:专家组考核按一定比例与择优推荐原则,确定进入学科复试的考生名单。若申请人数在3人以上的导师,则按照不小于1:3的比例确定该导师的复试考生名单;若申请人数不足3人的导师,则综合考核合格的申请人应全部进入复试考生名单。复试考生名单确定后,报学校研招办备案,并由学校统一对外公示。
(五)学科复试
通过综合考核的考生进行学科复试,学科复试由学校按照一级学科统一组织,学科复试小组成员均由校外专家组成,人数不少于5名,主要考察考生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和科研能力。
(六)录取工作
学科择优确定拟录取名单后,经研招办上报学校招生领导小组审议,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在网上公示拟录取博士生名单,经体检、政审、调档等流程后,向拟录取新生发录取通知书。考生对公示情况有异议可向研招办提出申诉。

根据软科排名(广州市高校)、校友会排名(广州市高校)、高职排名(广州市高校)等排行榜的数据综合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校友会综合类排名第153位,武书连排名第152位,US排名排名第1452位,软科医药类排名第18位,排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前面的

根据软科排名(广东高校)、校友会排名(广东高校)、高职排名(广东高校)等排行榜的数据综合分析,广州中医药大学在校友会综合类排名第153位,武书连排名第152位,US排名排名第1452位,软科医药类排名第18位,排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前面的广东大

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专业组:(03),(01),(02),(1),(4),(3),(5),(2),(3),(2),(1),(4),(5),(04),(03),(02),(01),2529(W506),2529(W999),2529(W500),

广州南方开设中药制药、汉语国际教育、市场营销、审计学、电子商务、智能科学与技术、国际商务、金融工程、文化产业管理、通信工程、艺术设计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行政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健康服务与管理、公共艺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广州美术学院开设美术教育、环境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摄影(摄影与数码艺术)、服装与服饰设计、书法学、产品设计、绘画(材料与油画修复)、数字媒体艺术、风景园林、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中国画(壁画)、绘画(油画)、纤维艺术、绘画(版画)、艺术与

广州体育学院开设体育教育、体育教育(足球)、体育经济与管理、学前教育(幼儿体育与健康方向)、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康复治疗学、运动训练、运动人体科学、经济学、运动训练(足球)等专业。广州体育学院物理类专业排名一览表。广州体育学院历史类专业排名

广州中医药大学王牌专业有制药工程、中医学(九年制)、针灸推拿学、中医学(“5+3”一体化)、中医学、中医学(本硕儿科一体化)、中医学(定向)、中药学、护理学等国家特色专业介绍。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特色专业化工与制药类制药工程广州中医药大学层次

广州医科大学开设预防医学、基础医学、药学、麻醉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护理学、儿科学、应用心理学、精神医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康复物理治疗、医学检验技术、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临床医学、临床药学、康复作业治疗、康复治疗学

广州大学开设信息安全、物理学(师范)、日语、电子信息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网络空间安全、商务英语、环境科学、产品设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城乡规划、舞蹈编导、网络与新媒体、地理科学、风景园

广州中医药大学开设针灸推拿学、中药资源与开发、药学、护理学、助产学、医学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技术、临床医学、英语、中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体育教育、中医骨伤科学、应用心理学、健康服务与管理、临床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