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专升本读多少年?普通专升本学制:一般二年。个别学校个别专业可能不一样,具体请查看招生计划。汽车服务工程(二年)、电子商务(二年)、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二年)、动画(二年)、物流管理(二年)、财务管理(二年)、酒店管理(二年)、市场营销(二年)、学前教育(二年)、机械电子工程(二年)、日语(二年)、工程管理(二年)、新闻学(二年)、汉语言文学(二年)、英语(二年)、商务英语(二年)、音乐表演(二年)、体育教育(二年)、土木工程(二年)、生物科学(二年)、材料科学与工程(二年)、小学教育(二年)、休闲体育(二年)、国际经济与贸易(二年)等专业。
一、专升本学制
| 专业名称 | 专业代码 | 学制 | 人数 | 建档 | 退役 |
| 汽车服务工程 | 080208 | 二年 | 34 | 6 | 40 |
| 电子商务 | 120801 | 二年 | 77 | 13 | 40 |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080714T | 二年 | 34 | 6 | 40 |
| 动画 | 130310 | 二年 | 26 | 4 | 40 |
| 物流管理 | 120601 | 二年 | 39 | 6 | 40 |
| 财务管理 | 120204 | 二年 | 103 | 17 | 40 |
| 酒店管理 | 120902 | 二年 | 34 | 6 | 40 |
| 市场营销 | 120202 | 二年 | 34 | 6 | 40 |
| 学前教育 | 040106 | 二年 | 43 | 7 | 40 |
| 机械电子工程 | 080204 | 二年 | 34 | 6 | 40 |
| 日语 | 050207 | 二年 | 26 | 4 | 40 |
| 工程管理 | 120103 | 二年 | 69 | 11 | 40 |
| 新闻学 | 050301 | 二年 | 86 | 14 | 40 |
| 汉语言文学 | 050101 | 二年 | 86 | 14 | 40 |
| 英语 | 050201 | 二年 | 43 | 7 | 40 |
| 商务英语 | 050262 | 二年 | 43 | 7 | 40 |
| 音乐表演 | 130201 | 二年 | 34 | 6 | 40 |
| 体育教育 | 040201 | 二年 | 34 | 6 | 40 |
| 土木工程 | 081001 | 二年 | 69 | 11 | 40 |
| 生物科学 | 071001 | 二年 | 34 | 6 | 40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080401 | 二年 | 26 | 4 | 40 |
| 小学教育 | 040107 | 二年 | 47 | 8 | 40 |
| 休闲体育 | 040207T | 二年 | 34 | 6 | 40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020401 | 二年 | 34 | 6 | 40 |
休闲体育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学制
二年
类型
休闲教育学历:本科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专业简介该专业围绕“运动健康指导、健身技能训练、健身运营管理”三大专业职业核心能力,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我校综合发展优势,体现“学科交叉、文理渗透”的教育理念,拓展学生的就业面,适应不断变化的体育人才市场需求,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发展潜力,助力学生考研和出国深造。培养目标立足武汉,面向湖北,辐射全国,培养适应区域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与科学素养,熟练掌握休闲体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能胜任休闲体育指导与服务、休闲体育项目策划与组织、休闲体育经营与管理、体育旅游推广与经营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五年后预期目标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恪守学术道德规范;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具有弘扬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精神的自觉意识;具有强健的体魄、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品质。2.掌握体育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休闲体育专业技能:初步掌握体育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能够运用体育学的理论和技能分析和解决本专业各种实际问题;了解国家有关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获得休闲健身领域的从业资格。3.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知识;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创新创业的知识,熟悉一门外国语,能基本阅读与本专业有关的外文文献;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应用知识;具有健康生活方式的有关知识。4.系统掌握体育学基础知识和各个分支学科的专门知识;理解运动技能的有关原理;了解体育改革与发展动态以及体育科研发展趋势;初步掌握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能够撰写体育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5.具有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能够利用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语言文字表达能力良好。具备较强的专项运动技能,能将专业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具有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初步具有研究和解决休闲体育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适应未来工作所需的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6.富有创新精神,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创新意识,初步掌握创新性思维的方法,基本具备从事体育科学研究的能力。7.具有创业意识,初步具备创业认知能力、专业职业能力、资源获取与整合能力;具备独立能力、沟通能力、合作协调能力。8.具有公共服务意识和公益精神,具备社会服务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能够从事与体育有关的社会服务工作。主干课程休闲体育概论、体育旅游概论、体育俱乐部经营与管理、运动康复学、体育市场营销、私人健身教练理论与实践、户外运动理论与实践、体育经理人理论与实践等。就业前景健身俱乐部、社区会所等;有关体育赛事、策划、服务等公司及企事业单位。
生物科学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学制
二年
类型
生物科学 本科培养目标和就业方向生物科学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的应用型特色专业。本专业勇于改革,在创新中求发展,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突出职业能力训练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2015年获批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生物医药);同年,与光谷生物城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并获批“湖北高校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2018年获批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019年获批 “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教育情怀、扎实的生物学科知识、较好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在各类中等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教育研究和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培养人才也可在生物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生物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等工作。主要课程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动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生态学、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班级管理、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生物学科教学论、生物教学技能综合训练、课程标准及教材研究。
土木工程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学制
二年
类型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础原理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建筑工程等相关领域土木工程设施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基础理论厚实,应用能力过硬,综合素质优良,社会责任感强,具有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能面向未来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5年后能够担任项目的负责人或管理人员,达到土木工程师的任职水平。主要课程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概预算、项目管理、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工程抗震设计原理、预算软件操作、建筑结构专业电算、工程监理、BIM技术基础、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与应用、装配式正向设计等。专业特色为适应国家“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推广智能和装配式建筑”“加强技术研发应用”等要求,本专业积极推广BIM技术及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应用,成立“BIM技术应用工程中心”,与企业联合组建“BIM智慧建造创新创业基地”,获批“湖北省BIM智慧建造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开展BIM相关软件技能实训及资格认证,开展装配式建筑应用技术观摩、交流和推广,加强装配式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的培育。
汉语言文学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学制
二年
类型
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武汉,面向湖北,辐射全国,服务基础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尚师德和教育情怀,掌握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具备较强的文本解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掌握教育基础理论和语文教学实践技能,乐于反思和发展的中学语文教育人才。核心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大学写作。
体育教育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学制
二年
类型
体育教育学历:本科学制: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专业简介面向湖北,辐射全国,培养具有高尚师德和体育学科素养,热爱体育教育事业,掌握体育教育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能胜任中学等教育机构的体育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体育人才。学生毕业五年后预期目标1.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决贯彻党的教育、体育教育工作方针政策,遵守中学体育教师职德规范,理解科学的健康教育育人理念,热爱体育教育事业,具有坚定的中学从教信念,热爱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富有为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事业默默奉献的情怀。2.能及时关注体育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我学习的能力,能不断更新体育与健康教育学科知识、中学育人知识,并能与时俱进地运用于教学实际之中,具有良好的职业发展目标并能很好地进行规划。3.具有较强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能力,能结合中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运用多学科的基本知识及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并开展有效体育教学,能够设计与组织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中学课余训练和竞赛,并熟悉学校体育管理等其他工作,毕业五年左右成为中学的骨干体育教师,具有发展成为中学学校体育学科带头人的潜质。4.熟悉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掌握班级管理与德育工作的规律与基本方法,能胜任班主任工作,具有有效组织和设计班级教育活动对班级学生进行德育和指导的能力。5.熟悉国家、湖北省关于体育基础教育改革文件与政策,能适应新时代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需求,具有开展体育教学研究和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具备运用体育学的理论和技能分析、反思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实际问题并能进行改革创新的能力。主干课程体育社会学、体育概论、体育教学论、学校体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健康教育学、动作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心理学、体育科研方法、田径、体操、武术、篮球、排球、游泳、足球、健美操等。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胜任中学等教育机构的体育教育和管理工作,担任中学体育教师。
小学教育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学制
二年
类型
小学教育(师范类)本科专业立足武汉,面向湖北,培养能准确贯彻执行教育方针、政策,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高尚师德与教育情怀,拥有较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艺术修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小学教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班级管理与自我反思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小学语文或数学教师。2019年通过“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并获湖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 2020年获“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国际经济与贸易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学制
二年
类型
国际经济与贸易学历:本科优势:湖北省一流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和需求的人才为总目标,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和管理学理论基础与良好的英语语言功底,了解国际贸易发展前沿情况,系统掌握国际贸易基本规则,通晓国际贸易业务运作方式与基本操作技能,并能运用较流畅的英语进行国际商务沟通,使学生成为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广博的知识面,具有优良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能满足政府部门、工商企事业单位等实际用人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国际经济学、会计学、金融学、国际市场营销学、国际物流、计量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贸易实务、跨境电子商务、国际金融、国际结算、报关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国际商务谈判、国际商务函电、跨境电商仿真实验等。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学制
二年
类型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本科本专业为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立足光谷、服务湖北、面向全国,培养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基础理论厚实、专业能力过硬、综合素质优良、社会责任感强,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能胜任电子产品与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安装与调试、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在考研、就业、创业、课外科技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科技发明等方面表现尤为突出。至2022年初,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以及“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中共获得省级以上奖励129项,申请获批国家专利43项。与近40家IT企业建立了校企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展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探索与实践,成效显著。19个学生团队获批省级、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9个学生团队成功创业。毕业学生80%以上在电子信息技术相关产业领域就业。本专业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日语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学制
二年
类型
日语专业日语系是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下属五个系部之一。2008年开始日语本科专业招生,至今已向社会输送了多届毕业生,毕业生多就职于日企、高中、日语培训翻译机构、语言教育机构、电子商务及外贸企事业单位等,就业情况良好。现有在校本科班6个,在校人数为156人,另有日语辅修双学位班2个,学生人数为60余人。日语系全系教师13人(外教1人),教师均具有海外留学背景。其中副教授6人,讲师6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硕士7人。此外每年聘请1-2名日籍教师,教师队伍整体教学实力强,年轻有活力,发展势头好。多人次在学校的评教活动中深得学生好评,获得学校青年教师比赛奖项。拥有《基础日语》《日语听力》等校级主干课程,老师们在各类期刊发表多篇优秀论文,并主持完成多项省级、校级教科研课题。日语专业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如赴日社会实践、文化交流等活动,还与日本广岛大学、大和语言教育学院和九州外国语学院等多所院校及语言教育机构合作实现了2+2或是3+1的培养模式,学生每年赴日参加留学等各类交流活动20余人。开展对外交流的同时,外国语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有许多紧扣日语专业学习的社团组织,如:日语角、樱花社、小语种协会等,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全院学生提供了拓展专业技能、提升综合素质的大舞台。专业主干课程《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视听说》《日语会话》《日语语言学概论》《笔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理论与实践》《日本概况》《翻译演习》《日本文学概论》《日语演讲与辩论》教学团队介绍日语系全系教师13人,其中副高职称6人,中级职称6人,博士5人,硕士7人,日本外教1人。团队核心成员简介教师简介:王晓刚,男,副教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2012年4月起任教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留学日本,毕业于日本名古屋大学日本言语文化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日语专业负责人,日语系系主任,全国大学日语教学研究会理事,湖北省日语教学研究会理事。主讲课程:《基础日语》《日语听力》《日本概况》等。主要研究方向:日本语教育、日语语言文化、比较日本文化研究成果及其它:近5年,主持完成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年度专项资助重点课题一项,校级教研课题多项,参与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日语教学研究论文3篇,日本文化研究论文2篇,出版专著2部。获教学业绩年度综合考核优秀4次、教学质量评教优秀5次、2017-2019年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精神文明先进个人。2017年获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20年指导学生参加湖北省翻译大赛湖北省决赛获特等奖,本人获优秀指导老师奖;2020年指导学生参加湖北省日语专业作文大赛获一等奖,本人获优秀指导老师奖;2020年2021年分别指导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各一项。教师简介:崔莉,女,副教授,博士。2008年7月起任教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赴日本东京大学访学。主讲课程:《高级日语》《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学作品赏析》等。主要研究方向:日本文学、日本美学研究成果及其它: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译文近20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集刊论文3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篇;主持完成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项;译著《萧红传》获第八届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优秀学术成果奖一等奖、武汉市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教师简介:唐植君,外国语学院日语系教师,副教授,博士。2005年7月起任教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现任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协助科学研究等工作。主讲课程:《日语听力》《日语听说》《日语文字处理》《第二外语》等。主要研究方向:中日民间故事、中日比较文学、文化研究成果及其他: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日本文化、日语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出版日语教学研究专著1部,编写教参4部;主持、参与教研、科研项目多项,其中主持省部级项目1项(湖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后期资助项目)、省厅级项目1项(湖北省人文社科基金项目)。教师简介:莫文沁,女,副教授,中共党员,博士。2005年7月起任教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19年9月毕业于日本国立广岛大学文学院比较日本文化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主讲课程:《基础日语》《中级日语》《日本概况》《汉日应用翻译》《翻译作品赏析》《论文写作指导》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中日语言文化比较研究成果及其它:近年来,在各级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其中《光明日报》1篇,CSSCI来源集刊2篇,主持了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项目;参与编写了多部教材;2021年指导学生参加“第15届广岛大学日语作文演讲比赛”获得个人奖第三名。教师简介:齐平,女,讲师,硕士。2011年8月起任教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主讲课程《基础日语》《日语报刊选读》《日语听说》等。主要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研究成果及其它:获教学质量评教优秀多次。曾在《日语学习与研究》等杂志上发表论文。2012、2014年指导学生论文获校、院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2016-2017学年度被评为优秀实习指导教师;参加学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获文科组优秀奖;2021年参加第十二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日语专业组比赛获得华南华中赛区二等奖。教师简介:刘步庭,女,讲师,硕士。2009年7月起任教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主讲课程:《日语语言学》《文法与表现》《高级日语》主要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日语教育研究成果及其它: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主持校级课题一项,参与省级、校级教研课题多项。获教学质量评教优秀多次,2015—2016年度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精神文明先进个人。
商务英语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学制
二年
类型
商务英语专业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于2011年创建,本校是全国第六批、湖北省第三所获得教育部批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高校,2012年9月开始招收第一批商务英语本科生。外国语学院于2014年9月成立商务英语系,设有商务英语本科专业和商务英语第二学位本科专业,目前共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三百余人。师资力量商务英语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副教授2人,讲师7人,另有特聘教授1人,外教2人,行业导师4人。专任教师均有海外学习和培训经历,8人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1人博士在读,5人具备双师型教师资格。教师队伍有活力,敢于创新,获得省级、校级教研科研奖项20人次。近年来,教师发表论文20余篇,获批省级以上课题4项,校级教研课题7项,获省级一流课程1门,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竞赛7人次。教师团队获得2021年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复赛一等奖。人才培养目标商务英语专业立足武汉,面向湖北,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相关商务专业知识,熟悉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等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国际商务的基础理论与实务,具有较强的跨文化能力、商务沟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能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外交流和合作需要,能熟练使用英语从事国际商务、国际贸易等涉外领域的要求,拥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课程设置专业核心课由语言技能课程和专业知识课程组成,主要包括综合商务英语、商务英语视听说、商务英语阅读、英语演讲与辩论、商务英语写作、商务翻译、英语文学导论、语言学导论、跨文化商务交际导论、中国文化概要、经济学导论、管理学导论等课程。办学特色商务英语培养学生“英语语言+商务实践综合”能力,每学期设置“商务英语实践周”,一到三年级安排有语言实践、专业认知能力实践、企业职前职后实践活动等。专业注重实践教学,将企业导师引入课堂,安排学生学生深入企事业单位参与实践。近年来先后与福建亿学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传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方舟英才教育有限公司、中语智汇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和实习协议,形成应用性与实践性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此外,本专业与友好院校建立学生交换学习和联合培养的机制,实行海外带薪实习,海外高校交换生等项目,扩大交流途径,增强学生的国际视野。教学平台商务英语系配备专业教学设施及多媒体教学设备。与学院共享外语智慧教学中心实训室、智慧教室等资源,本专业配有商务英语实验室,安装有国际贸易函电、商务实务模拟操作软件、3D仿真商务英语实训系统等软件,为本专业学生实践训练提供了数字化平台,充分满足全息多媒体现代化英语教育需求。办学成果2016年至今,商务英语专业已培养了7届共900多名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广布海内外,遍布国内外外语外贸、教育培训等行业,因其专业素养和实践水平广受业界认可。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5%以上。毕业生平均考研录取率超过13%,其中多名学生考上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大学等知名高校,以及英国爱丁堡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海外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中取得的成绩均超国内同等院校平均水平。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多项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并获得奖项。近几年学生在全国高校外语水平大赛、全国商务英语实践大赛、全国商务英语知识竞赛、POCIB全国外贸从业能力大赛、“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演讲赛、全国口译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海峡两岸口译大赛、全国商务翻译大赛、湖北省翻译大赛等多项专业赛事中获奖百余人次,获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7项。
新闻学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学制
二年
类型
新闻学专业获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立项获批湖北省荆楚卓越新闻人才计划学制:四年(本科)/二年(专升本)授予学位:文学学士专业简介新闻学专业荣获2019年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人才观为统领,服务新时代基层社会新闻传播工作,定位培养“讲政治、懂国情、有本领、接地气”的应用复合型人才。专业教师团队学历高、能力强。现有1个省级优秀实践教学团队(新闻学多维共建实践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区域文化与传播创新课程组),2个校级优秀科研研究所(“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区域文化与传播创新研究中心”)2012年建成大型专业实验室“新闻传播综合实验室”800平方米;2020年增建“融媒体实验中心”600平方米,2014年获批湖北高校大学生实习实训示范基地(湖北广播电视台);2017年获批湖北省荆楚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毕业生主要在新闻网站、宣传机构、信息服务和数字新媒体企业等单位从事新闻策划、采写、编辑、新媒体传播及运营等文字和视觉表达方面工作。本专业坚持以生为本教学理念,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保障教学质量;推进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互聘双挂”千人计划项目,引进业界记者进课堂,博士教师上媒体一线制度。本团队师资年龄、学历结构合理。现有专业教学团队教师11人。教授3人,副教授4人,博士研究生6人,海外留学、访学2人。获批各类课题66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以上课题10项,出版著作、发表论文100余部(篇)。本专业建立优质实习实践基地20余个,学生在湖北省大学生新闻传播教育创新实践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专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影视大赛等获奖近千项。预期毕业五年以上的毕业生应达目标(1)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家国情怀,具备扎实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具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社会的能力。(2)具有团队协作和终身学习能力,及时了解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展前沿和国内外新闻事业的发展动态,具有国际传播视野。(3)具备求真、务实、创新能力,学会观察、分析社会,具备一定的研究能力。(4)具备新闻宣传全媒体制作与传播岗位的工作能力,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人际交往沟通能力,能从事新媒体创意、策划、公关及营销传播工作。(5)具备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创新能力、创业意识和自我提升能力,与时俱进,专业技能和技术水平达到一定水准。主要课程新闻学概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传播学原理、网络与新媒体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评论、新闻编辑、新闻摄影、中外新闻事业史、媒介伦理与法规、数字媒体技术等。就业前景就业面较广,首先,是在各级新闻媒体以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行政等工作;其次,是在各大新媒体、互联网平台从事报道策划、编辑制作、经营管理等工作;再次,是在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教育培训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传播、公关沟通、企业文化、品牌推广、网络营销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