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湖北工程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师范类) | 2020 | 理科 | -/512(本科二批) | -/477(本科二批) |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师范类) | 2019 | 理科 | -/491(本科二批) | -/465(本科二批) |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师范类) | 2018 | 理科 | -/491(本科二批) | -/463(本科二批) |
化学类(师范类,化学(师范类)、应用化学(非师范类)) | 2017 | 理科 | -/459(本科二批) | -/429(本科二批)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甘肃 | 化学类(化学(师范教育)、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427 |
云南 | 化学类(化学(师范教育)、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516 |
贵州 | 化学类(化学(师范教育)、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51 |
四川 | 化学类(包含专业:化学(师范教育)、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1 |
重庆 | 化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0 |
广西 | 化学类(4000元/年,包含专业:化学(师范教育)、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9 |
江西 | 化学类(化学(师范教育)、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8 |
安徽 | 化学类(4000元/年;含化学ㄑ师范教育〉、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8 |
浙江 | 化学类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45 |
河北 | 化学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3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四川 | 化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9 |
材料类(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91 | ||||
广西 | 材料类(5200元/年,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6 |
化学(4000元/年) | 458 | ||||
广东 | 材料类(非定向)(080401.材料科学与工程+080403.材料化学+080407.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9 |
江西 | 化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6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80 | ||||
福建 | 材料类(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9 |
安徽 | 化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6 |
材料类(5200元/年;含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83 | ||||
黑龙江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92 |
化学 | 387 | ||||
吉林 | 化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0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19 | ||||
辽宁 | 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9 |
内蒙古 | 化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58 |
山西 | 材料类(包含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443 |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以教师教育为主要特色,教育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为支撑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是湖北省教师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为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湖北省首批“优师计划”主培学校和“湖北省2011计划”牵头高校。
学校前身是1931年创立的湖北省立教育学院。湖北省工业学校、湖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先后于2003年和2009年整体并入。2007年,在湖北教育学院基础上建立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开创了省级教育学院改制为普通本科院校的先例。湖北省中小学教师业务指导机构——湖北省普通教育干部培训中心、湖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设在学校,在服务、引领全省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积极响应“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获批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湖北分中心。与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共同创建“光谷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与省体育局深度战略合作,打造体教融合“样板工程”。建校90年来,学校培养培训了30万余名优秀人才,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8年起,学校先后与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专业硕士。
学校地处中国光谷核心区,山清水秀,交通便利。校园面积1723亩,建筑面积49.02万平方米。设有15个二级学院,55个普通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7万多人。现有教职工1246人,专任教师829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99人,99位教师受聘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长江大学、湖北师范大学等高校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省政府津贴以及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42人次。累计外聘高层次人才80人次。
学校19个专业获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其中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物理学和数学与应用数学等4个专业均获有条件通过师范专业第二级认证。现有24个以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代表的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基层教学组织、名师工作室,5个国家级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9个省级人才培养计划项目,15个省级试点学院、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和实习实训基地,59个国家级和省级一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名师课堂。获评“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举办行知实验班、复合型人才实验班、创新人才实验班等教学改革实验班,共建华为云学院、集成电路产业学院,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坚持以教师教育和先进储能材料科学与技术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为龙头,结合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打造教师教育、信息技术、新兴产业与区域经济、生物工程、新材料工程、文化创意六大学科专业集群。现有教育学、应用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省级重点学科,湖北省太赫兹与光电子学院士专家工作站、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植物抗癌活性物质提纯与应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基础教育信息技术服务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教育云服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环境净化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11个省级科研平台。近年来,学校获国家自科基金和社科基金项目52项,获教育部、科技部、文旅部和国家民委及省科技支撑计划、省自科基金、省社科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180余项,获省教育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住建厅等省厅级科研项目600余项,获专利授权和软件著作版权等200余项。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湖北省社会科学成果奖等省部级奖项19项。
学校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等国家2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现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前教育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同时每年选派大学生赴国外参加游学、交换生、社会实践项目或长、短期实习。学校是省教育厅指定的汉语教师海外志愿者派出高校,是国家汉办的优质生源学校,每年选送优秀学生到海外开展国际中文教育。
近年来,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获评“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胜单位”和“湖北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学校将秉承“学高、身正、诚毅、笃行”的校训,坚持“正己达人、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和“百折不挠、追求卓越”的二师精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坚定不移锚定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致力于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设成为一所国家需要、社会认可、人民满意的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师范大学,为基础教育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你院的毕业生就业政策是什么?就业情况如何?
答:按照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和原则,实行学校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办法。近几年,我校顺应市场,实行校企联合,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在全国大部分省市建立了实习、就业基地,就业渠道畅通。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在同类院校中处于前列,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94.66%;专科毕业生就业率97.3 %,部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湖北工程学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中华孝文化名城——孝感市,距武汉市区50公里,乘孝汉城铁至武汉天河国际机场18分钟、至汉口28分钟,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学校办学历史溯源于1943年创办的湖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历经孝感师范学校、孝感大学、武汉师范学院孝感分院、孝感师范专科学校、孝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发展阶段,1986年与湖北职业技术师范专科学校(前身为华中农学院孝感分院)合并,1999年建设部南方城乡建设学校(又名孝感市建筑工程学校)整体并入,2000年3月更名为孝感学院,2011 年12月更名为湖北工程学院。
学校秉承“严以治学、诚以立身”的校训,坚持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发展战略,积极推进“一主两翼多层次开放办学”,已成为涵盖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0大学科门类的应用型大学,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高校)重点建设高校、“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产教融合促进计划试点院校、首批湖北省 2011计划高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 首批“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首届“湖北省文明校园”。
学校校园占地1748亩,建筑面积7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73亿元,馆藏图书252万册。设有18个教学学院,举办1所独立学院,各类在校生200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828人,其中研究生学位677人、高级职务356人;省部级创新团队13个、教学团队3个,楚天学者14人,国家和省级各类荣誉专家26人;聘请100余名著名专家学者为兼职(客座、荣誉)教授。《湖北工程学院学报》“中华孝文化研究”为教育部名栏。
学校不断完善学科专业体系,坚持优先发展工学,打造农学、理学比较优势,实现多学科交叉融合、协调发展。建有新型生物质基材料省属高校优势特色学科群,材料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教育学、植物学等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12个。本科专业66个,其中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3个,入选 “国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 2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6个,入选“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3个。
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荣获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建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重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3个。现有国家级、省部级各类精品课程20门。近5年,我校荣获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6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5项;学生在国家级学科(科技)竞赛中获奖近600项,其中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数学建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广告艺术、智能汽车、数据挖掘、大学英语等重大竞赛中屡获全国最高奖;学生考研上线率18%以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75年来,共为社会培养13万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深受用人单位及社会的好评。
学校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协同推进,取得了丰硕成果。现有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3个、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湖北省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湖北省校企共建研发中心2个、湖北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实习基地1个、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2个,其他湖北省创新基地4个。近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36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9项、市级科技成果奖17项,授权专利415件。学校最新自然指数(Nature Index)排名居全国高校第228位。大力实施服务地方行动计划,与孝感市等地方政府开展校地合作共建,积极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学校开放办学全方位推进,合作育人成效显著。加强校校合作,与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湖北大学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与湖北大学全程联合培养专业硕士研究生。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一大批大型企业开展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共建了260个实习实训和就业创业基地 ,建成国家和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基地5个。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英美等国10余所大学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面向10余个国家招收留学生,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英国胡弗汉顿大学分别联合举办土木工程、金融工程本科国际合作教育办学项目,教师出国培训研修、学生海外游学交流日益频繁。
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双一流”建设要求,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朝着建设高水平、有特色、有影响的新型工程大学的目标阔步前进。
录取时,以考生所在省级招办投档分数为准。对于按照教育部及省级招生委员会规定可增加分数投档的考生,我校认可其加分。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深受社会好评。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教育质量为生命线,积极开展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社会培养了13余万名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深受用人单位及社会的好评。学校学风浓郁,学习蔚然成风。学生在湖北省本科学士学位论文评选和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学英语、数学建模、智能模型车、艺术设计等一些重大比赛中屡获佳绩。
近3年学生考研上线率一直稳定在20%以上。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5%以上,学校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招生期间咨询热线:0712-2345651、2345652、2345653、2345654
学校官网:www.hbeu.edu.cn
学校本科招生网:http://zs.hbeu.cn
湖北工程学院法学和材料化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材料化学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材料化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材料化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材料化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材料化学录取分数线(湖
湖北工程学院法学和化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化学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化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化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化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化学录取分数线(湖北)理科年份法学化学20
湖北工程学院金融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材料化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材料化学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材料化学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材料化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湖北工程学院金融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化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化学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化学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化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中
湖北工程学院金融工程和材料化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材料化学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材料化学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材料化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材料化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工程
湖北工程学院金融工程和化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化学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化学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化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化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工程和化学录取分数线(湖
湖北工程学院经济统计学和材料化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材料化学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材料化学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材料化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统计学和材料化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湖北工程学院经济统计学和化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统计学和化学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统计学就业前景和化学就业前景,经济统计学专业介绍和化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统计学和化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统计学和化学录
湖北工程学院经济学和材料化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材料化学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材料化学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材料化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材料化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材料化学录
湖北工程学院经济学和化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化学在湖北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化学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化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化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化学录取分数线(湖北)理科年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