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
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电子技术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隶属于河北省教育厅,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文管兼备、门类齐全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现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近90
00人,是国家机电行业的一所骨干院校。学院占地面积762.9亩,规划总面积48万平方米,布局科学合理,分为教学区、生活区、实习实训区、运动区、科技服务区五大功能区。目前13万平方米建筑已于投入使用。根据“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学院即将开工建设教学主楼、学生公寓、科技服务创新中心等。建校以来,共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近3万余名,遍布全国各地,成为管理、生产、经营和技术骨干,为我国机电行业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河北省教育厅授予"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河北省教学改革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院将以大机电行业为支柱,延伸至全行业,面向社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3]
学院建有先进的“国家数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信息网络中心、计算机信息中心、现代教育中心、藏书25余万册的数字化图书馆和27个实验室,拥有同时容纳600名学生进行机械加工、钳工、铸造、热加工、汽车维修、电气控制、电气维修等多工种实习的实习实训中心、轿车修理厂和热加工研究所,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技师培训和考试点,可对23个工种进行技能鉴定,形成了教学、科研、生产、实习和职业技能等级鉴定等完整的办学体系。
截止至2019年3月31日,学院有教职工60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中教授2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15人,双师素质教师245人,硕士学位教师312人;拥有河北省科技成果评审专家5人,全国机械行业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11名,15人次在省部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会中任职,形成了素质优异、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在全国机械行业教育系统、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有较大的影响力。[3]
学院现设有七个系部,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及应用、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维修与营销、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检测技术与应用、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控制、应用电子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外贸英语、物流管理等27个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文管兼备,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并举,长短结合灵活多样的办学格局。
学院完育部重点课题2项,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29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6项,现正在承担的省部级课题6项,教师编著教材170余种。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于1997年率先实行"大类专业进,小专业化出"的教学改革,得到省教育厅的肯定并在全省推广。"课程综合化"改革走在全国机电行业职业院校的前列,"学分制和弹性学习制度"为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创造了条件。
学院十分注重国际间的教育与文化交流。参加了中国与加拿大职业技术教育合作交流项目,与加拿大湖地学院、萨斯喀彻温应用技术学院等进行了教育教学的交流与合作,并互派教师和访问学者。通过借鉴国内外经验,拓展了新形势下办学的思路和空间,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学院现开设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电子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检测技术与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通信技术、软件技术、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市场营销等36个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文管兼备,学历与职业培训并举,长短结合灵活多样的办学格局。
学院建立了与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相适应的专业建设动态调控机制,按照专业对接产业、规格服从岗位、教学融合生产的原则,立足行业,围绕装备制造产业链,开办新专业,改造升级传统专业,着力打造机电品牌专业,形成了以5个机电品牌专业为龙头,15个
相关专业为支撑的特色“机电专业群”。
1956年,河北省承德机电学校创建,隶属于省机械局
1957年,学校迁至石家庄,更名河北省石家庄机电学校
1958年,学校迁至保定,更名河北省保定机电学校
1958年,升格为河北省保定机电专科学校
1962年,改建为河北省保定机电工业学校
1965年,河北省保定机电工业学校更名河北机电学校
1966年3月,学校奉命分迁承德、石家庄、保定、邯郸市马头四处办学;不久,承德、石家庄2处合并于邢台
1972年,河北机电学校总校迁至邢台市
2003年,河北省机电学校升格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先后在承德、石家庄、保定、邯郸等地办学,现位于邢台市区,西临风景秀丽的太行山脉,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邢衡高速、邢汾高速贯穿本市,交通便利,郭沫若曾两次为学校亲笔题写校名。2003年4月,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独立升格为普通高等院校,改名为“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是一所隶属于河北省教育厅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河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河北省高职“双高”计划项目建设单位、国家机电行业骨干院校、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河北省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京津冀现代制造业职教集团”副秘书长单位、高等职业院校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基地。2014年获省教育厅批复,与邢台学院、邢台市装备制造行业协会共建“邢台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填补了邢台市应用型本科机电类专业院校的空白,从此步入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的行列,为专科、本科到研究生的上升通道相互衔接奠定了良好基础。
2019年7月11日,主题为“相约魅力邢襄追逐青春梦想”的河北省第二十届大学生运动会在学院正式启帷,共有88所高校2203名运动员齐聚邢襄。本届大运会是河北省历史上首次在高等职业院校举办的综合性大学生体育赛事,规模大、规格高、涵盖广,既是检验全省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成果的大舞台,更是集中展示全省大学生健康体魄、运动技能、精神风貌的体育盛会。
学院占地面积近800亩,固定资产7.26亿元,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1.2万人,开设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建筑工程技术、软件技术、会计、休闲体育等41个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重点建设专业5个,全国机械行业特色专业3个,河北省示范专业2个,河北省教育行业标准贯标样板学校专业2个,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专业群为龙头,相关专业群协调发展的“工科为主、文管兼备”的办学格局。
学院拥有“国家数控技术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国家示范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实训基地”和“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汽车电子实训基地”等4个国家级实训基地,有全国信息技术职业能力培训网络培训中心和河北省高校金属材料加工与数字化成型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建有同时容纳600名学生实习,可进行机、电、钳、铸、焊、模具等多个工种生产性实训的实习实训中心等83个校内实习实训场所,校外实训和产学合作基地208个;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ATA特许授权考试站、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三维CAD教育培训基地等,可对36个工种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
学院有教职工600余人,其中专职教师中教授21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15人,双师素质教师286人,硕士学位教师356人;
学院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与实践校企互融、学工合一、德技双修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学院注重对外交流与合作,分别与德国、美国、加拿大、荷兰、新西兰、韩国、马来西亚等二十多个国家的多所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出版著作(教材)224本,论文1156篇,立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1项,省级课题58项,市厅级课题257项,取得授权专利123项,获得各级各类成果奖226项。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国际奖项1项,国家级19项,省部级311项,市厅级238项。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建校来,共为社会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6万余名。为企业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累计直接创造经济效益6亿多元。
近几年来,学院被授予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河北省教学改革先进单位、河北省园林式单位、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河北省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河北赛区二等奖、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理论学习先进单位、先进基层党组织、宣传思想工作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省重点高职院校
2011年1月6日,河北省公布第四批省重点建设的示范性高职院校名单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名列其中。省重点建设示范性高职院校从2011年起实施重点建设,建设期为三年。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实行项目管理,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将与学校签订《河北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任务书》,据此进行年度考核、中期检查和验收。考核检查结果作为确定后续建设经费拨付、政策支持的依据。
省职业教育集团
2008年11月,由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的河北省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正式成立。将对河北省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产品升级换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进一步实现教育资源与行业资源的整合,提高集团内成员单位的办学质量和行业效益搭建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坚实平台。
2009年6月,邢台市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职业技术教育,成立9大职业教育集团,其中由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邢台市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组建职教集团,实行集团化办学,不仅能使专业相近的学校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而且能够实现职业教育以城带乡、以强带弱从而促进共同发展。
数控技术、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车身制造方向)
计算机应用、通信技术、电子技术、软件技术、图形图像、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物联网应用技术
专业概况现代装备制造业市场,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工业设计的创新。本专业立足和面向京津冀区域发展,以“中国制造2025”和装备制造业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本专业拥有一支“精设计、懂制造、会管理”的高素质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15人,“河北省技术能手”6人。该专业教师和学生多次在河北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创新大赛和河北省电子信息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并取得发明专利十余项。专业配备设计基础实训室
专业介绍1.专业概况:从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来看,移动电子商务将会在电子商务领域乃至整个经济活动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将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和重要推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几年内,我国移动商务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但与产业增长相适应的移动电子商务人才储备却明显不足,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本身就存在着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移动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领域,其人才缺乏更为严重。本专
联系方式学院地址:河北省邢台市泉北西大街1169号邮政编码:054000联系电话:0319—、、、(兼传真)长途免费电话:QQ:学院招生网址:http://www..cn/zs电子邮箱:hbjd666@学费怎么汇款?答:为避免携带现金麻烦和保证路上安全,也可在入学前到当地银行将款汇入本校。户名:赵立华,账号:农行卡号:;工行卡号:;建行卡号:。到校后
奖助学金学院设有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国家助学金(分为4000元/年、3000元/年、2000元/年三个等次)、特殊奖学金(高5000元/生、次);有20余家企业在我院设立企业奖学金;学院设有勤工俭学岗位,以帮助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专科报名咨询地点联系人联系电话通讯地址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谢老师李老师0319-邢台市泉北西大
如果不去上学报名费是否返还?答:报名费属于手续费和工本费,概不返还。学校简介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河北省教育厅,是河北省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河北省重点建设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机械行业骨干职业院校,河北省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和京津冀现代制造业职教集团牵头单位,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国培项目承担单位,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职业院校,河北省共建邢台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介绍1.专业概况:现代装备制造业市场,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工业设计的创新。本专业立足和面向京津冀区域发展,以“中国制造2025”和装备制造业为导向,服务区域经济。本专业拥有一支“精设计、懂制造、会管理”的高素质教师团队,其中双师型教师15人,“河北省技术能手”6人。该专业教师和学生多次在河北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创新大赛和河北省电子信息职业技能大赛中取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并取得发明专利十余项。专业配
招生对象、院校及计划编制(一)招生对象。2017年普通高等职业教育单独考试招生(以下简称高职单招)对象为取得2017年河北省普通高考报名资格的考生(含对口类考生)。(二)招生院校。依据学校申请情况,2017年实施高职单招的院校共计66所(名单见附件)。(三)招生计划。2017年高职单招计划采取统招计划和对口计划分开编列的方式进行。各单招院校单列单独考试招生计划,原则上不得突破本校2017年专科招
材料工程系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检测技术及应用机械工程系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电子技术办学条件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隶属于河北省教育厅,是一所以工科为主、文管兼备、门类齐全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现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面向全国招生,在校生近9000人,是国家机电行业的一所
联系方式学院地址:河北省邢台市泉北西大街1169号邮政编码:054000联系电话:0319—、、、(兼传真)长途免费电话:学院招生网址:http://www..cn/zs电子邮箱:hbjd666@助学金是怎样发放的?答:学生入学注册学籍以后,由财政局统一发放,每月以生活费的方式存入学生的银行卡或存折里。专业介绍1.专业概况:现代装备制造业市场,起到决定
学费标准各专业学费均为5000元/年/人(符合国家政策的按照现行规定享受资助政策)。招生范围及报考条件1.已通过2020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的考生。2.思想政治品德和身体健康状况均符合教育部《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专业介绍1.专业概况:从移动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来看,移动电子商务将会在电子商务领域乃至整个经济活动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将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