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 | 94 |
| 校友会(公办三类) | 143 | - |
| 高职排名 | 494 | 58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48 | 127999 | 15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50 | 147111 | 15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村医计划 | 专科批 | 317 | 135162 | 15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村医计划 | 专科批 | 294 | 139540 | 15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村医计划 | 专科批 | 272 | 142675 | 15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村医计划 | 专科批 | 257 | 144238 | 15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村医计划 | 专科批 | 233 | 145841 | 15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91 | 95298 | 15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村医计划 | 专科批 | 355 | 115081 | 15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村医计划 | 专科批 | 290 | 140078 | 15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村医计划 | 专科批 | 197 | 148929 | 15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村医计划 | 专科批 | 150 | 149379 | 15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村医计划 | 专科批 | 150 | 149379 | 15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00 | 146811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00 | 148879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26 | 0 | - | 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08 | 0 | - | 不限 |
——全国第一所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全省唯一独立设置的医药卫生类普通专科学校
——中医药保健服务国家标准研发及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湖北省乡村医生培训中心
——湖北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国第一所中医药普通专科学校,开办医类专业教育已有60多年历史。学校实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湖北省卫生厅(卫计委)、荆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管理体制。
资助贫困生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高校贫困家庭学生困难问题的通知》精神,切实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结合我校现阶段学校建设发展的实际,特制定如下具体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全国全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千方百计为贫困家庭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不让任何一位贫困家庭学生因贫困而辍学。
二、组织机构及工作职责
(一)学校成立贫困生资助基金管理委员会
主 任:高 勇
副主任:王立国(常务) 杨仁和
成 员:龚 健 李华琼 王昌平 林 正 唐钟陵 程 卫 何国珍
刘启华 李秋红 学生会主席 学生团委书记
贫困生资助基金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工处,龚健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事务工作。
(二)工作职责
1.负责对全校贫困生的调查摸底及评审,统筹安排全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
2.制定贫困生资助的原则和标准,负责贫困生资助专项基金的管理和使用;
3.负责有关资助贫困生资助工作文件的起草,材料的上报以及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管理工作;
4.负责资助贫困生工作相关政策的宣传、解答和咨询工作。
三、资助对象与条件
(一)资助对象
资助对象为在校在籍的全日制专科学生及五年一贯制学生;
(二)资助条件
1.基本条件
⑴遵守宪法和各项法律法规;
⑵遵守大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规章制度;
⑶学习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勤奋刻苦、学习成绩优良;
⑷道德品质好,生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无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
2.必备条件
(1)父母双亡且无经济来源的孤儿、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少数民族学生、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贫困地区的学生;
(2)确因家庭经济条件所限或出现突然变故,学生生病住院,无力交纳学费、医疗费和无法保证基本生活费者;
3.对已资助的贫困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取消其资助资格并给予纪律处分:
1.弄虚作假、谎报家庭情况而获得资助者;
2.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受到警告以上(含警告)处分者;
3.因学习不刻苦导致学习成绩差,不能完成学业者;
4.生活不俭朴,有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者;经常上网、私自在外租房者。
四、资金管理、来源及资助形式
(一)资金管理
学校设立贫困生资助专项基金,建立专账,专人负责,专款专用,学校审计部门一年审计一次。
(二)资金来源:
1.学校按年度学费总收入的2.5%比例提取;
2.教职工捐款:校领导500元/年,中层干部200元/年,党员100元/年,职工自愿;
3.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捐资;
4.其它渠道。
(三)资助形式
1.助学奖:对获得奖学金的贫困生,除按学校规定享受奖学金外,另按所获奖学金的等级标准的50%比例给予助学奖。
2.特困生生活补助:因学生及其家庭发生突然变故,生活无着落者,经本人申请,按程序核实、审批后,酌情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
3.勤工助学报酬:学校设勤工助学岗位,对贫困学生统筹安排,统一管理,视工作岗位给予一定的勤工助学报酬。
4.医药费用补助:学生因病或意外入院治疗,治疗费用除由保险公司理赔和组织募捐解决外,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给予一定补助。
5.学校积极争取国家助学贷款项目并提倡学生的生源地申请贷款;为暂时无法交清学费的学生建立绿色通道,采取缓交学费的方式不让学生失学。
五、评审办法与程序
1.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同时提交学生家庭所在地乡镇(街)人民政府或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状况证明材料;
2.经班级民主评议,确定人选,填写《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资助贫困生申请表》,班主任签署意见后随同有关证明材料上交系部。
3.学生工作处组织系部全面审核后,报学校贫困生专项基金委员会审批;
4.计财处根据审批结果办理资助手续。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是1993年由同济大学退休教师协会举办、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1年纳入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统一招生计划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目前在校生6700余人。
学校被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上海市特色高等职业院校”、“上海市5A级社会组织”、“上海市教育系统人事人才工作先进集体”,连续五届被评为“上海市文明校园”,是上海市教委确定的“三全育人”示范学校试点之一。
学校已基本形成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包括国家、政府助学奖学金、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绿色通道在内的资助体系。成立了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以奖、贷、勤、助、补为抓手,在努力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同时,也加强了帮困育人工作,以求实求新、人人成才的办学理念从单一的经济资助到全方位的帮困育人。学校助学帮困工作还不断拓宽思路、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为贫困学生顺利成才保驾护航。
奖、助学金(奖、助)
学校目前设有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年)、上海市奖学金8000元/人/年)、学校奖学金、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贷款(贷)
国家助学贷款是高校资助贫困学生工作中的主渠道,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和高校共同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行政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期间所需的学费的银行贷款。学校助学贷款分为国家助学贷款(本市)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均属于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帮困政策,学生申请金额最多不超过12000元/年。
勤工助学(勤)
勤工助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我校在校内设置了部分勤工助学岗位。此外,还积极拓展社会力量开展我院的帮困工作,并联系了雨润公司、联想公司、康佳公司、长虹公司、夏新公司等多个勤工助学岗位,很多困难学生通过学校拓展的社会力量找到了勤工助学机会。学校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来帮困助学,培养我校贫困学生“自食其力、不等不靠、自强自立”的精神,同时让他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
特殊困难补助(补)
助学工作是一项“民心工程”、“暖心工程”,学校全体工作人员将耐心细致、热心对待,满腔热忱地开展工作,确保无一名贫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在新生报到日,开设“绿色通道”,为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支付学费的新生先行办理入学手续。另外,学校给予贫困学生多种人性化的关怀,中秋节组织困难(外地)学生中秋座谈会,与校领导共度中秋,春节为困难学生发慰问品……
资助电话:021-6676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