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华东交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哪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北师港浸大和华东交大谁更牛 )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3-03-11 05:15:37 解决时间:2022-12-16 15:16

满意答案

华东交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哪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好?这个问题经常被提问,其实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小编也能通过华东交通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各排行榜,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简介等几个维度给大家做分析,供大家参考。
华东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广东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7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9260623
华东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江西录取分数线
专业名称年份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排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017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2821366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成立于2005年,旨在培养信息技术、大数据、多媒体等计算机领域的专业人才。专业在锻炼学生计算机基础及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及国际视野的培养。本专业专职教授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均具有世界一流大学博士学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验室由计算机数据与软件实验室、硬件与系统实验室等系列实验室组成。计算机数据与软件实验室配备了近百台最新款电脑、MAC机、图形工作站和服务器,安装了各种最新正版软件,用于完成数据库、人工智能与机器识别、软件工程和大数据软件研发和各类数据计算。硬件与系统实验室拥有多台国际先进的智慧型教学机器人、3D打印机、AR/VR头盔、单反相机及相关配件、扫描仪及相关软件,为机器人、计算机视觉、虚拟现实和多媒体等教学与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计算机专业毕业生不但具有坚实的专业背景,而且具有优秀的软件设计、协作开发、数据分析及项目管理能力。本专业学生不仅可于计算机、互联网企业从事研究、开发工作,在其他行业亦具有广泛的就业前景:大型企业的信息管理与技术支持,投资银行及基金、证券公司的数据与决策分析,均属于本专业学生的常见就业方向。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广东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非定向)(080901H.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080910H.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接受无专业志愿考生调剂录取)(办学地点:校本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周前最后确认专业分流,英文教学,请非英语语种的考生慎重报考;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本科批中外合作办学557
新疆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英语成绩≥100分,英文教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29
甘肃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按大类招生,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周前最后确认专业分流)(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本科一批I段中外合作办学442
陕西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按大类招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周前最后确认专业分流.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英文教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480
云南计算机类(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大类招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周前最后确认专业分流。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英文教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30
四川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5
海南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按大类招生,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周前最后确认专业分流;英语单科原始分不低于100分(150分制);英文教学(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综合本科批中外合作办学556
广西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90000元/年,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按大类招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周前最后确认专业分流.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英文教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13
河南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按大类招生,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周前最后确认专业分流。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英文教学。)(校本部)(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本科一批中外合作办学537
江西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按大类招生,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分流.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英文教学)(中外合作办学)理科本科一批中外合作办学541
福建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按大类招生,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周前最后确认专业分流。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英文教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本科批中外合作办学529
江苏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本科批中外合作办学518
吉林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按大类招生,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周前最后确认专业分流。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英文教学)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493
辽宁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物理类本科批中外合作办学517
天津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按大类招生,包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周前最后确认专业分流;英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0分,英文教学)(校本部)(中外合作办学)综合本科批A段中外合作办学563
北京计算机类(中外合作办学)(90000元,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大类招生。第一学年第一学期第十周前最后确认专业分流。外语单科成绩成绩不低于100分。英文教学)(中外合作办学)综合本科批中外合作办学555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华东交通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系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理论与技能,具有应用软件、嵌入式系统、移动互联、数据库管理等的应用与开发能力,适合在各类IT企业、铁路交通行业、政府及相应企事业单位等从事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MIS、嵌入式、移动APP等领域的科学研究、规划管理、应用开发等工作,成为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能跟踪技术发展趋势、创新务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华东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录取分数线(2021全国各地)
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
江西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0
甘肃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理科本科二批K段普通类450
陕西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08
云南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理科本科二批及预科普通类531
贵州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474
四川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57
海南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综合本科批普通类596
广东计算机类(非定向)(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5.物联网工程)(办学地点:校本部)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56
福建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65
安徽计算机类(5220元/年;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564
黑龙江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448
辽宁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物理类本科批普通类564
山西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理科本科二批A段普通类501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
6
软科(中外)
学校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中文简称“北师港浸大”,英文简称“UIC”)是首家中国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大学,也是内地第一所新型博雅大学,位于中国宜居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的珠海市。

获国家教育部特批,以及广东省教育厅、珠海市政府和各界大力支持,北师港浸大于2005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许嘉璐教授、创校校长吴清辉教授建立,采用校董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现由许嘉璐教授任校董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汤涛教授任校长。秉承博雅教育办学理念,北师港浸大创新地推行全人教育、四维教育及国际化办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学子。

国际化高等教育

北师港浸大实施英文教学,学术标准接轨国际。学校有工商管理、文化与创意、人文与社会科学和理工科技共四个学部,以及研究生院,设28个本科专业(方向),获批开设9个研究型研究生专业、5个授课型研究生专业,在校生约8000人。本科毕业生获颁北师港浸大毕业证书和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获颁香港浸会大学学位。

博雅大学育全人

与国内多数研究型大学不同,北师港浸大致力于建设一流的博雅型大学,为内地高等教育开辟一条新路。博雅型大学在国际上具有很高威望,其特点是以学生为本,师生互动多,讲求文理兼通,全方位关注学生身心成长。北师港浸大开展融汇中西、贯通古今的特色博雅教育,培养“博文雅志、真知笃行”的人才。

多元发展创未来

北师港浸大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在广东省实行多元化招生,同时招收港澳台及外国学生。2021届本科毕业生选择国内外升学的约74.5%,全球百强名校输送率达81%。就业的学生备受世界500强企业和政府机构的青睐,创业的毕业生中有人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等,也有校友在公益路上发光发热。

海纳名师塑英才

北师港浸大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引进优秀人才,不断优化升级师资队伍。目前的教师团队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讲师及以上级别教师100%具有境外高校留学或工作经历。自2019年至今,多位重量级专家和学者陆续加入UIC,学校跻身中国大学高端人才榜百强。

拓展国际视野

北师港浸大是一所国际化大学,来自世界各地的师生们聚在一起,不同的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学校时常迎来国内外学者前来演讲、交流学术。截至2022年,北师港浸大与国外50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游学、交换、体验外国文化和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机会。

培养家国情怀

北师港浸大十分注重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熟悉国情国学,培养家国情怀。汲取“礼、乐、射、御、书、数”古代六艺的精髓,学校开设古琴、雅乐、中华射道等相关课程。作为课程的延伸,学生社团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展现勃勃生机。

教研协同发展

北师港浸大的博雅教育以教学为主,也推动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学校被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学科建设高校),连年获得广东省“创新强校工程”经费支持。教职员承担国家、省、市等各级教研课题,以及产学研项目。学校还设立校内科研基金,培育科研项目、研究团队和重点实验室等。

教育服务社会

北师港浸大积极整合大学资源,服务社会。例如,学校与珠海市人民政府、市社会福利中心等机构和组织牵手,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食品安全、养老服务、文化创意、体育规划等领域合作。学校也有多位教授在不同机构中担任专家、顾问等角色,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独特区位优势

北师港浸大位于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南方美丽的海滨城市——珠海经济特区。珠海毗邻港澳,以港珠澳大桥相连;生态环境优美,连年被评为中国最宜居城市。珠海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汇最早的地区之一,容闳等一批珠海人曾远渡重洋学习先进科技,为西学东渐和中国近代化作出重要贡献。


奖学金设置

学校设有全国本科新生入学奖学金、广东省综合评价录取批次新生入学奖学金、学科特长本科新生入学奖学金、珠海籍本科新生学费减免政策、在校奖助学金。

新生入学奖学金适用于除广东省以外,全国普通高考报考我校,录取并按时报到注册的2022年优秀新生。新生入学全额、半额奖学金为当年学费全免或减半,符合学校奖学金续得政策的原则上为期四年。要求考生非征集志愿填报我校,且高考英语单科成绩必须达到127分或以上,同时高考成绩或排名符合相关要求。

在广东省,我校设置2022年广东省综合评价录取奖学金,奖励细则详见学校《2022年UIC本科新生入学奖学金实施办法》。另,我校还设有珠海籍本科新生学费减免政策,具体实施办法详见《 2022年UIC珠海籍本科新生学费减免实施办法》。学生在校期间,学校还特别设置了以下奖助学金,嘉奖学业成绩优秀及各方面均表现优异的学生:

1、一等奖学金

2、二等奖学金

3、冯燊均国情国学教育优秀学生奖学金

4、许嘉璐全人教育奖学金

5、广东省政府来粤留学生奖学金(针对国际生)

6、古楚璧伉俪助学金(中国内地生)

7、古楚璧伉俪助学金(中国香港生)

8、国家奖学金

9、国家励志奖学金

10、国家助学金

11、薪传助学金

12、蜜蜂科技Beeplus奖学金

13、清辉蜀华奖学金

14、薪传贷学金

15、极简汇率好奇心奖学金

16、院长推荐奖学金

17、优秀毕业生奖学金

注: 欲了解上述奖助学金的申请及评选方法,请浏览学生事务处网页。评定准则有可能每年进行调整,最终以学校奖助学金委员会评定为准。



毕业生就业

截至2019年10月底, UIC 已拥有十一届一万余名本科毕业生。UIC 毕业生近七成前往欧美、澳洲、亚洲等多个国家及地区深造,其中超过一半毕业生进入全球前100 强高校和香港八大公立高校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2019届毕业生1310人,国内外深造人数984人,其中648人(近七成)学生进入2019年QS排名前百名的世界名校继续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参与就业的毕业生也深受跨国企业、国企以及政府和公共组织等机构青睐。

历届毕业生前往全球前100 强高校及就业的信息详见下表:

全球前100强深造高校(部分)

studyabroad

 注:根据泰晤士报2019-2020年度全球大学排名。

就业单位(部分)

joblist



华东交通大学
206
软科(综合)
192
校友会(综合)
277
武书连
学校简介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国铁集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历史沿革:197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将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和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并入上海铁道学院,更名为华东交通大学,迁往江西。1978年,华东交通大学与上海铁道学院各自继续办学。学校原隶属铁道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

办学条件:学校坐落在“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南昌。学校临江怀湖、依山傍水,校内百鸟齐鸣、百花争艳、百树竞发,是一所宜学、宜教、宜研、宜居的山水学园。占地面积2816亩,各类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8亿元。图书馆收藏纸质图书241万册,电子文献233万册。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余人,正副教授66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青年长江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西省“双千计划”、“井冈学者”特聘教授、“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等省部级以上优秀人才200余人次。1人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人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1个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团队入选首批省级示范研究生导师创新团队(并列全省第二);涌现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省名师工作室、全省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等优秀教师(团队)。

学科专业:学校涵盖工、经、管、文、理、法、教育、艺术等8个学科门类。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3个学科入选江西省一流学科,4个学科成为江西省学科联盟牵头学科,具有19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是硕士研究生推免工作单位。50余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其中19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专业入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4个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评估)。获评国家一流本科课程5门,主持获批教育部新工科和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各1项,1个专业入选教育部新文科建设试点专业。参加全省高校首轮本科专业综合评价,16个获评第一、13个第二、6个第三。

教育教学:学校形成了本硕博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各类学生3万余人。2014年,学校面向基层一线多维互动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先后入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和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学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持续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推动育人理念从“本科教学”转变为“本科教育”,主体地位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方法从“教为主”转变为“学为主”。自2015级学生起实施完全学分制,大力推行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教学质量持续提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立现代产业学院,开设“詹天佑班”“茅以升班”“卓越工程师班”“中铁国际班”等特色班级;不断更新育人理念,实施“天佑学子培育计划”,成立天佑学院,发挥天佑学院作为本科教育改革特区和试验基地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具有领袖、领军潜质的拔尖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近年来,培养了以“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江西首位)、“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小平科技创新团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学生典型和先进集体;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等为代表的国家级奖项1000余项。

科研创新:学校现拥有省部共建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安全保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水果智能光电检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交通基础设施环境与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40个。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级科研项目4000余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重点项目、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NSFC-广东联合基金重点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380余项,省部级项目850余项,获各类科研经费总计7.0亿余元;取得省级以上奖励及重要社会力量奖励90项,其中一等奖14项;拥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470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0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200余项;出版论著教材460余部。学校获得了以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江西省首个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和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为代表的一批重要奖励;2017-2019年连续三年获全国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系江西省唯一获奖单位和连续三年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

招生就业:学校面向全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招生,部分专业实施大类招生。在16个分批次招生的省份中,均参加一本批次招生。近年来录取分数线逐年攀升,生源质量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学校连续20年获全省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并先后获评(批)全国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南昌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招生就业处党支部获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和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就业创业类课程获评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全国就业创业金课(全国仅21门);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事三等奖及江西省赛事一等奖(第一名);入选江西省高水平本科教学团队。近年本科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全省第一,江西省、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主要领导多次来校调研。每年两成以上毕业生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四成以上到国企就业,85%以上毕业生从事与所学专业相关工作。毕业生形成了下得去、吃得苦、留得住、干得好、上得来的“五得”特质,深受用人单位青睐。

开放办学:学校作为国铁集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坚持服务轨道交通国家大行业和江西地方大产业两轮并转,务实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学校先后与中国中铁、中国铁建、中国中车等集团结成战略伙伴,2021年又与中国通号成功签约,实现与原铁道部各行业领域战略合作全覆盖,并且积极与广州地铁、南昌轨道集团、东莞轨道公司、南宁轨道集团等城市轨道交通企业开展合作,全面提升学校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影响力。同时,学校积极与江西省交通运输厅、赣州市人民政府、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崇仁县政府、中国瑞林集团、江铃集团、江西有色建设集团等江西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类合作,不断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以科技创新助力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学校广泛搭建校友合作平台,积极引入校友、社会、企业等资源进行多渠道多方式合作,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三请三回”、“三企入赣”要求,为江西地方经济和学校事业的共同发展注入新鲜动力。累积接收社会捐赠协议总额(含实物)突破2亿元。

党建思政:学校党委坚持将党建思政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打造了以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等为代表的一支工作队伍,培育了以“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项目、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等为代表的一批基层组织,建立了以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示范项目为代表的一系列工作品牌,形成了以“‘交通强国 复兴先锋’党建领航工程”为核心,集“一院”“两季”“三礼”“四耀”“五微”于一体的党建思政工作体系。

社会声誉:学校是江西省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单位,全国绿化300佳单位、江西省文明单位、江西省文明校园。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西)基地、江西省高校心理素质拓展及实训中心、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先后落户学校,是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学校多次获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女团体总分前三、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全国大学生武术锦标赛女子团体总分第一。培养出世界田径锦标赛女子马拉松冠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太极拳冠军,多名学生获奥运会前八、世界举重锦标赛冠军、亚洲田径锦标赛冠军,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连续18年获评江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近5年来,系列改革经验和发展成效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50余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江西日报》、江西卫视等重要媒体广泛报道。

“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50年来,学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强化内涵特色发展,以特色塑优势,聚优势创一流,以一流理念、一流思维、一流眼光,全力建设一流学科专业和有特色高水平交通大学,围绕铁路特色、发挥铁的优势、展现铁的作为、彰显铁的担当,全力服务轨道交通大行业与地方大产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华东交大人将以“作示范、勇争先”的昂扬斗志,铁心铸忠诚、铁血报家国、铁肩担使命、铁手创大业,大力践行新铁军精神,做新时代的铁人铁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加快建设行业领先、区域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交通大学,奋力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江西精彩华章的华交篇章!


困难生资助办法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扶助措施

1.国家助学金: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的生活费用开支,资助标准分每生每年4000元、3000元和2000元三个档次,资助比例分别占在校学生总数的5%、10%、5%。

2.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可通过生源所在地县级教育部门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贷款的总额不高于学生应付的学费,且不高于6000元/学年,学生可以在毕业后六年内还本付息。

3.学校设有勤工助学办公室,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可申请从事勤工助学活动,实行按劳取酬。

4.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或遇突发性事件的学生,学校可提供一次性临时生活困难补助。

 


  中专 2022-12-16 15:16

相关问答

  • 中专学校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主要就业方向

    1楼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主要就业方向

  • 中专学校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社会影响

    2楼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社会影响

  • 中专学校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美国管理会计师方向

    3楼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美国管理会计师方向

  • 中专学校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特许管理会计师方向

    4楼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特许管理会计师方向

  • 中专学校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特许公认会计师方向

    5楼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特许公认会计师方向

  • 中专学校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国际会计方向

    6楼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国际会计方向

  • 中专学校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会计学

    7楼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会计学

  • 中专学校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专业介绍

    8楼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专业介绍

  • 中专学校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概况

    9楼

    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国际学院简介及专业介绍学院概况

  • 中专学校

    华东交通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哪个好?学费多少钱一年?奖学金多少钱?

    10楼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