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应用化学方向)-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将化学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进行应用性研究、科技开发和科技管理的适应21世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迫切需求的理工复合型应用化学中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化工、冶金、环保和医疗等行业从事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化学、材料化学、生物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精细化工、化工工艺学、化工过程设计CAD等课程以及相关的实验课程。
化学专业(实验班)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学生系统掌握化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通过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突出的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化学学科拔尖创新型人才。毕业后主要进入国内知名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接受研究生学习,也可从事中等学校化学教学及到化工、冶金、环保和医疗等行业从事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基础、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有机合成、高等有机化学、中级无机化学、专业英语、文献检索和科研论文写作等课程。
应用化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本科,理工,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测试、化学产品合成、资源开发等相关学科的实践能力,熟悉本学科的现状和前沿,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优势与特色::本专业突出化学与生态环境、材料科学、药学、生命科学等学科互相交叉渗透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以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核心,多学科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年来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多名学生考取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省内外“双一流”大学的硕士研究生,10余名学生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主要专业课程::无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仪器分析及实验、化工原理及实验、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工艺、精细化学品实验、有机合成化学、现代仪器联用技术、农药残留分析原理与方法。
毕业生就业领域::在化工、冶金、资源、能源、医药、环保、材料等相关领域的企业、科研单位从事产品研发、过程管理、质量监控、分析测试、环境监测、技术咨询等方面工作。
应用化学专业-武汉纺织大学
专业简介:
经过多年的发展,本专业已逐渐形成了“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应用化学专业设有现代分析技术、精细化学品合成二个专业方向,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扎实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掌握分析化学理论、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精细化学品研发和有机合成技能,具有较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品质管理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毕业生可在化工、炼油、材料、制药、能源、环保、质检、学校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产品开发、质量检验、生产技术与管理、教育等工作。
应用化学专业具有一支职称、学历、学缘结构较合理的学科梯队。现有专任教师15人,其中湖北省“楚天学者”4名、“阳光学者”2名、青年百人1名;教授7名、副教授5名,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80%以上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教师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基金、湖北省科技厅重点项目、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等近50项科研项目,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280余篇。应化系有独立的仪器室,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红外、荧光、ICP等大型教学仪器近30台,另外还有虚拟仿真实验室。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因具有扎实的化学、化工、材料基础和良好的仪器分析等实践能力而受到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就业率和考研率达98%以上。
学制与学位::
本科,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应用化学-湖北民族学院
应用化学学科是湖北民族学院重点学科,化学专业已建成为湖北省品牌专业。该学科现有师资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含在读博士)12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75%;教授7人,副教授19人;武汉理工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华中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5人,本校聘硕士生导师12人;校级学科带头人2人,学术带头人7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人选1人,留学回国人员1人,享受省政府专家津贴1人,被聘为核心期刊、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会刊及中国精细化工协会会刊《精细化工》杂志编委1人,在大连化物所、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外聘客座教授4人。自1999年以来本学科研究人员已在《中国科学( 辑)》、《ChemistryofMaterials》、《Nanotechnology》、《AppliedphysicsA》、《ChemicalPhysicsLetters》、《Talanta》、《FoodChemistry》、《化学学报》、《分析化学》、《应用化学》、《精细化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其中60余篇被SCI、EI、ISTP收录。出版专著(教材)3部,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壹等奖1项,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贰等奖2项,武汉市科技进步贰等奖1项,湖北省政府“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三等奖各1项,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10余项,获恩施州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受理发明专利16项,已授权3项。主持和完成科研项目8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1项,意大利-中国大学国际合作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省科技厅攻关项目2项,武汉市科技攻关1项,国家民委重点项目1项,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项目1项,省教育厅重大项目2项,现有研究经费200余万元。另外,本学科拥有教学和科研实验室面积2000余 M2,万元以上仪器设备44台(件),万元以上仪器设备值600余万元,本学科现有美国NICOLET公司AVATAR370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6890N气相色谱仪、美国AGILENT公司6890N/5975i气-质联用仪、日本岛津UV-255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美珀金埃尔默AA800原子吸收光谱仪、日本岛津LC-10AVP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等教学科研设备,完全满足培养硕士研究生条件。应用化学学科目前有4个研究方向。
材料化学及应用:该研究方向立足于学校所在地武陵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学科优势,主要进行天然产物的改性和功能材料的合成、应用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用溶剂热法、气—液—固催化技术等方法设计和制备具有特殊结构的纳米功能材料;(2)利用武陵地区极为丰富的魔芋资源,采用化学与物理改性的方法对魔芋葡甘聚糖进行改性制备增稠剂和水处理絮凝剂;(3)利用武陵地区极为丰富的生漆资源,采用化学与物理改性的方法对漆酚改性制备高分子催化剂、阻燃剂、吸附树脂及新型装饰涂料。
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应用:该研究方向主要内容有:(1)武陵地区特色天然香料植物和食品香气成分研究及新型天然香料香精的研发;(2)新型香料的合成及新催化剂在合成香料中的应用;(3)多羟基化合物在食品风味物质产生过程中的化学行为研究;(4)其它精细化工产品的研究开发。
资源与环境化学:该研究方向主要内容有:(1)生物活性成分的筛选与分离鉴定;(2)丰产天然产物的化学改性及改性产品的应用研究;(3)天然产物的化学全合成研究;(4)环境分析化学。
有机及生物电分析:主要研究药物、水体有机污染物的电化学性质、食品中有机物的电化学分析等方面开展研究。
应用化学专业:分为化学生物学、材料化学2个专业方向,-华中科技大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强调化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培养对其他学科具有支撑作用的交叉和复合型人才,其中部分成为科学家。
化学生物学方向:主要是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生命过程,通过探索、干预和调整疾病发生发展的途径和机理,为新药的研制提供理论和方法。
材料化学方向:主要是根据材料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材料的化学结构、制备、性能、应用与环境行为等化学问题进行应用基础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实验开发研究。
课程设置::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仪器分析、生物化学、环境化学、能源化学等。
毕业去向::该专业方向的毕业生能在化学、药学、材料学、光电子化学、环境科学、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及其交叉领域继续深造或从事教育、科研、开发和管理方面的工作。
应用化学专业-武汉理工大学
本专业自2002年开始推行“精品教育”策略,每年招收3个班本科生(约105人)。培养具有良好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良好专业英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并较好地掌握现代化学基本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高级应用化学专门人才。应用化学是省级重点学科和校级品牌专业,2012年进入汤姆森数据库ESI排名全球前1%。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教学基地,湖北省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国内多个著名大学、研究院所的人才培养基地。学生就业也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性,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精细化工以及其它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从事应用化学研究、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
应用化学(本科,理工,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武汉生物工程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够系统扎实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分析测试、化学产品合成、资源开发等相关学科的实践能力,熟悉本学科的现状和前沿,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优势与特色::本专业突出化学与生态环境、材料科学、药学、生命科学等学科互相交叉渗透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以化学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核心,多学科融合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年来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多名学生考取武汉大学、四川大学等省内外“双一流”大学的硕士研究生,10余名学生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主要专业课程::无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仪器分析及实验、化工原理及实验、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工艺、精细化学品实验、有机合成化学、现代仪器联用技术、农药残留分析原理与方法。
毕业生就业领域::在化工、冶金、资源、能源、医药、环保、材料等相关领域的企业、科研单位从事产品研发、过程管理、质量监控、分析测试、环境监测、技术咨询等方面工作。
应用化学-湖北民族学院
本学科研究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功能材料及器件等的制备原理和工艺技术。其应用范围涵盖了整个化学领域,融化学理论和实践于一体,并与多门学科相互渗透。本学科是我院“楚天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5人,博士4人,硕士生导师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湖北省政府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各1人。2008年以来共承担了包括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项目在内的科研项目近20项,在研项目经费85万元。先后在AppliedPhysicsA、ChemistryofMaterials、Nanotechnology、MaterialsChemistryandPhysics、FoodChemistry、AnalyticalandBioanalyticalChemistry、Electroanalysi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有23篇被SCI、EI收录。“痕量物质的电分析新方法研究”获2008年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
化学及生物识别与检测技术方向:本方向主要包括应用电化学、手性药物分离分析和原子光/质谱应用研究。应用电化学重点开展电分析方法在环境分析和监测、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与分析中的应用研究。手性药物分离分析针对人们对单一对映体手性药物这一“绿色药品”的广泛需求,主要开展临床手性药物、手性药物中间体的色谱法和酶法分离分析与制备以及待上市手性新药的对映体质量控制研究。原子光/质谱应用研究主要开展色谱、原子光/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在生命和环境科学领域中元素的形态分析研究。
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应用方向:本方向以精细化学品的研究和开发为前提,围绕精细有机合成研究中的热点,主要以武陵地区的动植物资源为依托,研究开发具有武陵地区特色的精细有机化学品;利用精细有机合成技术开展香精香料、农药、医药中间体等精细有机化学品的分子设计与合成,不仅提供结构新颖的先导化合物,同时为后期的工艺研究提供优化的合成路线和反应条件,为精细有机化学品在现代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奠定重要基础。
材料化学及应用方向:本方向主要开展无机纳米材料的制备技术与功能应用、稀土及过渡金属功能化合物的制备与性能研究、微纳米粉体的改性及产业化研究。
(四)林学一级学科
学科简介:1.
本学科是湖北省省属高校林学学科中唯一的办学历史悠久、规模大、具有独特资源与区位优势,教学科研实力强的学科,也是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本学科1998年起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006年二级学科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同年被确定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湖北省重点学科,并与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被确定为湖北省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第四批)和校级重点学科。2008年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优势学科,林学一级学科2011年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学科。
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71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及相当职称29人,博士(含在读)25人,硕士生导师16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德国“洪堡学者”1人,“楚天学者”1人,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2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
本学科现有省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平台4个(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药用植物资源利用技术创新基地1个,湖北省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特色生物资源研发利用推广中心1个),有环境保护、植物学、普通生物学、生理生化、林木遗传育种、测量与规划设计、土壤学、农产品加工、植物栽培学、组织培养等10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及中心面积4200m2,仪器设备总值4080万元;有面积2500m2的全智能联栋温室大棚1个。有星斗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七姊妹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木林子国家自然保护区等3个野外研究基地。
本学科近五年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14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1项,省部级项目36项。发表学术论文980余篇,其中SCI收录54篇,出版学术专著9部。获省部级奖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鉴定成果21项。
下设二级学科:2.
应用化学-武汉科技大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精细化学品及材料化学相关领域,培养社会责任感强、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和一定的国际视野,掌握坚实的化学知识和理论、化学实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团队合作和管理协调能力及终身学习能力,具备较强的分析测试、科研开发和技术管理能力,并能解决生产过程中复杂问题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精细化学品方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合成化学、仪器分析、应用催化、化工原理、精细化学品合成化学与应用、精细化工工艺学等。
材料化学方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合成化学、无机合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仪器分析、材料化学、材料分析等。
应用化学(本科,师范)-汉江师范学院
主修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料、精细化学品化学、精细化工工艺学、化工设备基础、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设计。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化工、医保、医药、食品、材料和能源等企事业单位从事产品及工艺的研发、产品检测、生产管理与技术服务等工作。又可在中学及科研院所从事相关科研等工作
应用化学专业-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与就业方向::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将化学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进行应用性研究、科技开发和科技管理的适应21世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迫切需求的理工复合型应用化学中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化工、冶金、环保和医疗等行业从事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化学、材料化学、生物化学、结构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精细化工、化工工艺学、化工过程设计CAD等课程以及相关的实验课程。
化学专业(含应用化学方向)(本科,学制四年,授予理学学士学位),-湖北工程学院
专业课程::无机化学及实验、分析化学及实验、有机化学及实验、物理化学及实验、结构化学、化工基础及实验、中级无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学、化工制图、专业英语、仪器分析、有机波谱、综合化学实验、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涂料化学、药物化学、功能复合材料、课程论文(设计)、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化学化工、材料、医药、食品、环境、能源和分析检验等领域和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和行政部门从事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化学与应用化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注:国家级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近四年考研录取率一直保持在40%以上,2011、2012、2014届录取率超过50%。
应用化学-湖北师范大学
学制::4年
专业特色:
培养目标:
就业去向:
毕业生适合在轻工:、化工、医药、能源、环保等领域的企业、研究单位从事专业化学品、功能材料、器件等开发、研制、生产、应用与营销工作。
应用化学-武汉轻工大学
◆工业催化
应用化学专业-长江大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化学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有机合成、胶体化学与表面活性剂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应用化学方面的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工作。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应用化学本科-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2009年被学校确定为重点建设学科,学生通过学习现代应用化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教育及教学研究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本专业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立足化学一级学科,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培养能够从事化学、化工、材料、环境、生物、制药等领域的教学、科研、开发及管理工作以及相关领域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普通物理、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工艺学、化工制图、化工过程设计CAD、结构化学、高分子化学、精细化工、有机合成、现代分离技术及相关课程的实验。
应用化学专业-湖北民族大学
培养目标::业务: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相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丁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
毕业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②掌握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及化工制图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③了解相近专业的-般原理和知识;④了解国家关于科学技术、化学相关产品、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法规;⑤了解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新发展动态,以及化学相关产业发展状况;⑥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课程:: 化学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学工程基础及化工制图。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五、医学院(Tel:0718-8437553)
SchoolofMedical
(设有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中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学专业)
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工学学士学位,学制四年)-湖北科技学院
培养目标::培养政治思想好、科学文化素质高、服务意识浓,具有较好的数理基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良好的创新和知识拓展能力,能在化工及相关领域进行应用性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适应国家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理工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工原理、化工设备机械基础。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应用化学专业-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化学、生物和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和宽广的专业知识面,能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医药、化学、化工、食品、生物、轻工、环境和材料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新产品开发、质量控制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工制图、生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制药工艺学、生物制药工艺学、制药反应工程、药厂车间工艺设计。
??三、就业前景
??本专业属于应用性理科专业。社会需求量大,就业面广,就业形势良好。毕业后可在科研院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制药、化学化工及相关企业从事创业、产品开发、工艺设计、教学研究、科学管理及技术服务等工作,也可在与化学、生物和制药技术相关联的食品、轻工、材料和农业等领域从事食品、保健食品、日用化学品、农药和兽药的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和科学研究。还可在应用化学、药学及其它相关专业方向继续深造。
应用化学(武汉药明康德定向班,本科)-武汉东湖学院
专业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技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掌握化学、化工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药物合成、研发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在化工、资源、能源、环保、材料以及生物、医药、食品等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运行与技术管理、技术开发、应用研究等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专业优势与特色::本专业为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专业,与行业领先的知名企业武汉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办学,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实行订单式培养,及双导师教学,校企联合进行从基础操作到综合设计多层次训练和药物合成与分析专项技能培训的实验实训。培养的人才专业能力强、适应性好,充分满足现代制药行业需求。
毕业生就业方向::经企业考核合格后优先在武汉药明康德公司及药明康德集团其他公司就业,从事药物研发等研究性工作,也可在化学与相关制药行业、药品检测检验与流通等领域的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新药研发、销售、生产管理、应用研究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应用化学(四年制本科)-武汉轻工大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全面掌握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科技管理的专门人才。适宜在化工、医药、环境、材料等相关行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者攻读应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学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能阅读外文专业文献,了解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与法规。学生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化学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界面与胶体化学、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工原理、仪器分析、材料化学、化学综合实验。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化工、医药、环境、材料、食品、生物、轻工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
应用化学(081704)-湖北民族学院
研究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功能材料及器件等的制备原理和工艺技术的一门技术科学。其应用范围涵盖了整个化学领域,融化学理论和实践于一体,并与多门学科相互渗透。
研究方向一:化学及生物识别与检测技术
研究方向二:精细化学品化学与应用
研究方向三:材料化学及应用
林学一级学科:
学科简介::林学一级学科湖北省重点(特色)学科,是湖北省“十二五”重点投资建设学科。本学科2006年被确定为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湖北省重点学科,并与北京林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被确定为湖北省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第四批)和校级重点学科。2008年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被确定为湖北省首批优势学科。
本学科现有教学科研人员:98人,其中教授24人,副教授用相当职称42人,具有博士28人,硕士生导师17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享受省政府津贴专家4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
本学科现有省级及以上教学科研平台5个(湖北恩施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1个,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北省生物医药产业药用植物资源利用技术创新基地1个,湖北省生物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湖北省中小企业共性技术特色生物资源研发利用推广中心1个),有环境保护、植物学、普通生物学、生理生化、林木遗传育种、测量与规划设计、土壤学、农产品加工、植物栽培学、组织培养等10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及中心面积4200 m2,仪器设备总值4200万元;有面积2500m2的全智能联栋温室大棚1个。
本学科近五年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国家863计划专题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题1项,省部级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980余篇,其中SCI收录8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9部。获省部级奖9项,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鉴定成果21项。
下设二级学科:应用化学(新能源材料化学方向) 本科-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应用化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熟悉本学科的现状、前沿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掌握新能源材料的组成、结构、制备、合成、工艺、性能及分析与检测能力,具备从事研究新能源材料工艺、改善材料性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学、化工机械设备、仪器分析、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材料化学、应用电化学、高分子化学、环境化学、应用化学实验等。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在化工、材料、能源、电池、环境、制药、生物等领域从事产品开发、合成制备、分析检测、质量监督、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应用化学专业(非师范类,四年制本科)-湖北师范学院文理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及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及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含仪器分析)、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含结构化学)、化工原理、基础化学实验、技术化学实验、精细有机合成、化工制图等。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学位
就业去向::毕业生适合在轻工、化工、医药、能源、环保等领域的工厂企业、研究单位从事专用化学品、功能材料与器件等的开发、研制、生产、应用与营销等工作。
应用化学专业-武汉理工大学
本专业自2002年开始推行“精品教育”策略,每年招收3个班本科生(约105人)。培养具有良好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良好专业英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并较好地掌握现代化学基本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的高级应用化学专门人才。应用化学是省级重点学科和校级品牌专业,2012年进入汤姆森数据库ESI排名全球前1%。拥有化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国家工科化学基础课教学基地,湖北省高等学校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国内多个著名大学、研究院所的人才培养基地。学生就业也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性,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精细化工以及其它一些高新技术企业从事应用化学研究、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和管理工作。
应用化学(新能源材料方向) 本科-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应用化学基本知识和理论,熟悉本学科的现状、前沿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掌握新能源材料的组成、结构、制备、合成、工艺、性能及分析与检测能力,具备从事研究新能源材料工艺、改善材料性能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化工原理、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学、化工机械设备、仪器分析、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材料化学、应用电化学、高分子化学、环境化学、应用化学实验等。
就业领域::毕业生可在化工、材料、能源、电池、环境、制药、生物等领域从事产品开发、合成制备、分析检测、质量监督、生产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应用化学专业-中国地质大学
专业概况:应用化学专业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有一批实践教学基地,为本科生提供完整系统的学习和科研条件。
培养目标::坚持以本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立德树人的指导思想,以学科视野开阔、行业适应面宽、实际工作能力强为导向,通过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培养能掌握系统扎实的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具有优秀的实验动手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研究素养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能够将化学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应用于实际研究开发,在化学化工、能源科学、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等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领域开展工作。
办学特色::应用化学专业根据自身的优势,充分与能源、生命等国际前沿领域交叉以及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身的特色融合,形成了物理化学、化学生物学、分析化学、资源与环境化学等四个特色鲜明的学科方向。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兴趣、优势和就业目标进行选择学习,构筑合理和多样化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拓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就业领域:毕业生可通过推荐免试或统考在985高校、中科院等攻读硕士学位或硕博连读,也可以在化学、化工、材料、能源、生命、资源、环境、冶金、地质、药物及食品等行业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事业单位从事研究开发、分析检测、生产、科技管理等工作。
应用化学(本科)-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化学、生物和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和宽广的专业知识面,能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医药、化学、化工、食品、生物、轻工、环境和材料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新产品开发、质量控制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化工原理、化工制图、生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制药工艺学、生物制药工艺学、制药反应工程、药厂车间工艺设计。
就业前景:
本专业属于应用性理科专业,社会需求量大,就业面广,就业形势良好。毕业后可在科研院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制药、化学化工及相关企业从事创业、产品开发、工艺设计、教学研究、科学管理及技术服务等工作,也可在与化学、生物和制药技术相关联的食品、轻工、材料和农业等领域从事食品、保健食品、日用化学品、农药和兽药的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和科学研究。
专业名称:应用化学(本科)-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化学:、生物和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验技能和宽广的专业知识面,能在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医药、化学、化工、食品、生物、轻工、环境和材料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新产品开发、质量控制以及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二)主要课程
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化学、制药工艺学、生物制药工艺学、制药反应工程、药厂车间工艺设计。
(三)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在科研院所:、设计院、高等院校、制药、化学化工及相关企业从事创业、产品开发、工艺设计、教学研究、科学管理及技术服务等工作,也可在与化学、生物和制药技术相关联的食品、轻工、材料和农业等领域从事食品、保健食品、日用化学品、农药和兽药的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市场营销和科学研究。还可在应用化学、药学及其它相关专业方向继续深造。本学院与湖北省多家中外合资药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包括中美华世通、赛康药业、隆中药业等等,同时开设“马应龙”、“人福”订单班,就业有保障。
武汉轻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武汉轻工大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训练,全面掌握应用研究、科技开发、科技管理的专门人才。适宜在化工、医药、环境、材料等相关行业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或者攻读应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学位。
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能阅读外文专业文献,了解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政策与法规。学生毕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
主干学科::化学。
主要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结构化学、界面与胶体化学、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学与物理、化工原理、仪器分析、材料化学、化学综合实验。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化工、医药、环境、材料、食品、生物、轻工等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
应用化学(地质分析方向)-中国地质大学
-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概况: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材料与化学学院应用化学专业依托专业积累和学校的学科特色,于2011年7月开始实施“地质分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工作(简称“地质分析卓越计划”),2013年纳入国家第三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该培养计划采用“3+1”模式,立足地质分析特色行业,依托地矿行业国家和各省市地质分析实验中心及相关企事业单位开发建设的实践教学基地,采用“双导师制”,学校与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本科人才。该培养模式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能力培养:(1)专业基础更扎实:保留应用化学专业基础课,第二学年开始进入地质分析专业方向的认知阶段,第三学年深化学习具体地质分析专业知识与专门知识,专业课程以讨论、设计课为主,为学生第四学年进入企事业单位学习做准备;(2)面向市场更灵活:从学生第三学年开始,针对地质分析行业的基本情况,开展专业课程学习,部分专业选修课程放在第四学年开始的为期一年的企事业单位工作实践环节进行,理论结合实际进行学习,并针对实际问题完成毕业论文;(3)培养模式更新颖:采取主动学习模式和研讨课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强化自我能动性以及独立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目标::以着力培养“业务素质高、动手能力强、专业技术精、创新思维活跃”的地质分析优秀人才为核心目标,以基础理论学习、专业技术训练、综合素质培养、国际视野开拓为主体内容,为国家地质找矿、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环境和能源可持续高效利用等领域培养造就适应地质分析行业发展与相关企事业单位需要的卓越工程师人才。
就业领域::适宜到化学、化工、地质、资源、环境、冶金、药物及食品等行业以及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事业单位从事研究开发、分析检测、生产、科技管理等工作。
应用化学专业-武汉工程大学
所属院系: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学制::4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学费标准:5850
专业特色:
应用化学专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鄂部属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省级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项目。目前,应用化学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为湖北省优势学科。应用化学专业汇聚了一批包括“楚天学者”特聘教授等师德高尚、治学严谨、学术水平高、年富力强的教师。本专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紧密结合湖北化工、材料、制药、环境等产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理念贯穿于专业综合改革的全过程中,形成了“精品专业课课程-系统的科研训练-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教学特色。
工业分析方向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光分析化学、电分析化学、色谱分析、有机波谱分析、化工原理、化工制图、专业英语、食品分析、药物分析、环境监测、生物分析、生物化学及相关实验课程。
理科基地班的学科基础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及相关实验课程;本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有:仪器分析、化学工程基础、有机合成、高等有机化学、结构化学、有机波谱分析、高分子化学、专业英语及相关实验课程;本专业的专业方向课有:现代化学前沿讲座、化学创新设计实验、精细化学品化学、环境化学、工业催化、生命化学、杂环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药品分析、食品分析等选修课。
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我校五个国家级特色专业之一,也是湖北省品牌专业、省级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项目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具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体系,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国家级“环境与化工清洁生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本专业师资队伍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现有教授(含特聘)21人,副教授1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35人、湖北省楚天学者特聘教授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人、湖北省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3人,9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本专业设有应用化学有机合成方向、应用化学工业分析方向两个专业方向和应用化学理科基地班创新培养模式。本专业毕业生依据专业方向和培养模式的不同,能胜任化学化工、制药、能源、材料、环保、食品等生产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或者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具有宽口径、适应性强的特点。每年的就业率和考研率稳居全校各专业前列。
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化学化工及相关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分析化学理论与现代测试技术专长、具有选择、拟定、改进分析方法的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市场开拓能力和良好的外语及信息获取能力。(工业分析方向)
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尤其是掌握高等有机合成及现代分析测试技术,掌握先进的科学研究方法,受到系统的科研训练,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及应用开发能力,以及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理科基地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