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华东政法大学 | 东北电力大学 |
|---|---|---|
| 软科(综合) | - | 236 |
| 校友会(综合) | 138 | 140 |
| 武书连 | 142 | 299 |
| 软科(体育) | 2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6 | 4556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9 | 7531 | 400 | 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9 | 9496 | 400 | 物理必选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6 | 10117 | 400 | 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28 | 31038 | 400 | 物理必选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A段 | 556 | 6263 | 482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A段 | 588 | 575 | 51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A段 | 498 | 15047 | 482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446 | 26043 | 305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26 | 54343 | 150 | |
| 2021 | 艺术类专业 | 本科二批A段 | 411 | 34610 | 305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A段 | 361 | 46711 | 30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472 | 7816 | 335 | |
| 2021 | 艺术类专业 | 本科二批A段 | 440 | 11365 | 335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A段 | 428 | 12906 | 335 |
多年来,华政人遵循“笃行致知,明德崇法”的校训,发扬“逆境中崛起,忧患中奋进,辉煌中卓越”的精神,已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法学学科为主,兼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学科的办学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被誉为“法学教育的东方明珠”。
学校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门国家精品课程,4门教育部第一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 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国家一流本科“双万计划”课程,2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首批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上海高等学校市级教学团队,40门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4门上海市高校优质在线课程,18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建设项目,4门上海市优质在线课程,92门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5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建设项目,1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法学综合实验教学中心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开放型国际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在2002年、2008年两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均为优秀。学校自1981年起创办研究生教育,1995年获批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全国首批试点单位之一,2018年公布的全国首次专业学位水平评估结果中,法律硕士专业获评A档。研究生教育基本形成了以法学为核心,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共同发展,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协调共进的“一体两翼”格局。
提前批专业均在重点本科资格线以上录取,其他专业除在北京是二批外,都参加第一批本科招生。
宗旨:学校承诺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关注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为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提供优质、多样的学习资源;积极搭建成长成才平台,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多元化体系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困难认定是申请各类资助(部分奖助学金、各类补助、学费减免、助学贷款等)的前置条件。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所能筹集到的资金,难以支付其在校学习期间的学习、生活费用的,可以向学校提出困难认定申请。学校根据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结果,对申请资助的学生予以相应资助。
奖、助学金:学校积极拓展校内外资源,扩大奖、助学金覆盖面,激励表彰优秀学生,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特色发展。我校现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等各类政府、社会和学校奖助学金40余项,类型涵盖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同时,为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学校还积极拓展助学项目,设立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出国留学。
国家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本科生可申请贷款金额上限为每生每年8000元,在校期间贷款利息全部由国家支付,毕业后由学生自行承担。贷款学生毕业有特殊困难的可以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救助,符合国家、学校相关政策的可以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全部或部分代偿。
“绿色通道”:新生入学时,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缴纳学费的同学,可以先办理入学手续。学校核实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后,分别采取不同方式对其予以资助。
学费减免:孤儿、烈士子女、单亲家庭子女、父母一方丧失获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一方为残疾人的以及因家庭发生意外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困难,难以支付全额学费的学生,同时符合学校减免办法相关规定的,可以申请并获得全部或部分学费减免。服义务兵役复学后的学生学费全部减免。
学费补偿、代偿:学生在校期间服义务兵役,或毕业后自愿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上海市农村基层涉农单位工作及取得教师资格并到上海市农村学校任教满一定服务期限的,符合申请条件,可以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申请相应的学费补偿、贷款代偿。
补助(贴):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生活补贴”、“突发事件补助”、“春节返乡路费补助”、“冬令补助”、“就业补助”、“医保个人缴费补助”“献血补助”以及节日慰问等补助(贴),覆盖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各方面。
勤工助学: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通过专业培训、在岗锻炼,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成长”,提升学生的专业实务技能和综合素养。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走访项目: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实地走访,了解其家庭经济实际情况并给予相应补助,推进精准资助。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项目:对取得相应证书、资质或成绩等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团队给予资助,提升学生学习、实践、创新和就业能力。
东北电力大学坐落在风景秀美的吉林省吉林市。学校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建的第一所电力工科学校,1958年定名为吉林电力学院,1978年更名为东北电力学院。原隶属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模式,2005年学校更名为东北电力大学。2012年学校入选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为己任,主动适应国家电力工业和吉林省的经济建设需求,形成了以电力特色为主,多学科交叉融合,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学校共有14个学院,51个本科专业,涵盖了工、理、管、文、法、经、教育、艺术8个学科门类。学校是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电气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能源动力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现有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6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有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9个,其中一流学科4个、优势特色学科4个、新兴交叉学科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000余人。
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的有关规定:
1、报名条件:凡符合国家高考报名有关规定,无色盲、色弱,所学外语语种为英语的考生,参加我校术科加试或面试取得《加试合格证》者(吉林省美术类考生参加省美术类统一测试,报考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表演方向的考生须单独参加我校组织的面试)均可报考我校艺术类本科各专业。
2、报考办法:考生须先参加我校组织的术科加试(面试)。术科加试(面试)合格者,由我校发给《加试合格证》,考生持《加试合格证》在当地招生办公室报名,填报我校艺术类专业志愿(学校及专业代码详见本省招办印发的《招生专业目录》),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
3、报考本科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的考生须参加我校组织的面试,无术科加试。报考我校其它艺术类本科专业的考生须参加术科加试,加试内容:素描、色彩,考生自备画具。
艺术类专业录取原则:
我校将依据各省招办提供的考生文化课成绩及文化课最低录取分数线,按加试所报专业考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录取。在录取过程中,如考生的专业考试成绩相同,以报考第一志愿优先录取、以文化课成绩高者优先;如考生的专业考试成绩相同、文化课成绩也相同,以素描成绩高者优先(服装设计与表演方向以身高优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