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黄冈师范学院 |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
---|---|---|
软科(综合) | 340 | 357 |
校友会(综合) | 256 | 437 |
武书连 | 485 | 671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4 | 65544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9 | 73136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9 | 73136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5 | 75165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487 | 74182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7 | 21008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地理(2选1)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6 | 21348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4 | 22133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4 | 22133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2 | 22914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31 | 23354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8 | 58097 | 39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9 | 16711 | 463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平行录取一段 | 507 | 147181 | 495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平行录取一段 | 530 | 121565 | 495 |
黄冈师范学院地处楚头吴尾、通江达海、和省会武汉同城化的人文重镇与全国宜居城市——湖北省黄冈市,是一所学科门类和专业设置均较齐全的湖北省省属多科性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是拥有750万人口的黄冈市第一高等学府。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05年的“黄州府师范学堂”,历经“省立黄冈乡村师范学校”、“湖北省立黄冈师范学校”、“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变迁;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黄冈师范学院”;201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独立开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7年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组织的教育硕士试点项目验收评估和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历经百余年耕耘,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涉及理、工、农、经、文、史、法、教、管、艺等十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形成硕士研究生、本科、专科三种办学层次。学校由南校区、北校区、西校区三个校区组成(东校区正在筹建中),现有校园面积1650亩。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招生,共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9580人。
奖学金: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明珠学子奖助学金等。根据学生在校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进行评定,获得奖学金的人数可达学生总人数的50%以上。其中,最高奖学金额度可达8000元/年/生。
浙江水利水电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的工科类普通高等院校,前身可追溯到1953年的杭州水力发电学校,1984年成立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2013年升格更名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14年12月成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水利部共建高校。2015年2月被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同年被列入浙江省首批应用型建设试点本科院校。2017年以优异成绩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
学校实习、实训条件优越,现有校内实验(实训)室44个,校外实习基地292个。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和“先进制造实训基地”为中央财政资助的实训基地;“水利工程综合技能实训基地”和“电力工程实训基地”等4个为省级示范性实践教学基地;共同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河口试验基地。
为鼓励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学校设立了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忠义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完善的奖学金制度。为帮助和关心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更加健康成长,学校形成了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贴息贷款、圆梦爱心基金、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助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