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59 | 100 |
高职排名 | 315 | 372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88 | 0 | 160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80 | 0 | 160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61 | 108043 | 180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18 | 170070 | 180 | |
2021 | 民族班 | 专科批 | 307 | 177263 | 180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29 | 73717 | 180 | |
2021 | 民族班 | 专科批 | 389 | 95693 | 180 |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是一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的老校,其源头可追溯到前清末季“废科举,兴学堂”的年代,即1907年的归绥师范学堂,是为呼和浩特地区师范教育之始。1922年改为绥远师范学校,其后几经辗转、几次更名,直到1945年迁回原址,进入蓬勃发展时期。1954年更名为呼和浩特师范学校,1977年恢复高考后就开始招收普通师范大专生。2000年9月,呼和浩特师范学校并入呼和浩特教育学院,组建新的呼和浩特教育学院。2002年,由呼和浩特教育学院、呼和浩特管理干部学院、呼和浩特职工大学、呼和浩特广播电视大学四所院校合并组建呼和浩特职业学院。2004年至2006年,又先后接收了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呼和浩特铁路局分校、呼和浩特铁路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内蒙古广播电视学校、内蒙古技师培训学院,2020年又接收了呼和浩特市卫生学校,至此完成了十校合并。学院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与时代、民族、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不渝培养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为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学院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专门为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及推荐工作。目前,一个覆盖全区、面向全国的就业网络已基本形成,就业势头良好。学院与区内外多家用人单位签订了合作意向,开展“定单式”培养。学院积极推行“双证制”,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为便利的条件。
学院始终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依托教育、科研、培训平台,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拓展办学空间,增强主动服务社会的功能,提升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服务社会的质量,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学院为自治区、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服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院毕业的大批优秀人才分布在呼和浩特及周边地区乃至自治区和外省市的各行各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高职高专批次
文化课、专业课成绩达到自治区专科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文化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采取专业志愿清方式录取;
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市。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6年3月创办的黔东南农业合作干部学校,2001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黔东南民族农业学校、黔东南州卫生学校、黔东南州财贸学校、黔东南州民族林业学校合并组建为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2012年8月从凯里市区整体搬迁至凯里经济开发区。2017年9月丹寨万达校区开始招生。学院是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旅游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基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基地、省优质高职院校、省示范性高职院校、省级文明单位等。
我院实行双向选择就业,学校负责推荐就业,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其中省内就业75%左右,省外就业25%左右;毕业生对用人单位满意度、用人单位对学生满意度均达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