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河南工程学院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
---|---|---|
软科(综合) | 396 | 564 |
校友会(综合) | 437 | 512 |
武书连 | 468 | 768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86 | 164055 | 400 | |
2021 | 软件类 | 本科二批 | 459 | 206643 | 40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37 | 36000 | 466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75 | 181262 | 40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22 | 46841 | 466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33 | 75318 | 348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76 | 24940 | 413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09 | 90715 | 348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49 | 133796 | 180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418 | 84661 | 348 | |
2021 | 精准专项 | 本科二批 | 396 | 99704 | 348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73 | 25932 | 413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15 | 49979 | 180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471 | 26669 | 413 | |
2021 | 精准专项 | 本科二批 | 456 | 32292 | 413 |
河南工程学院有百余年的办学历史,著名抗日将领杨靖宇将军即为学校的知名校友。薪火相传,茁壮成长,学校历经时光流转,心血沉淀,已经发展成为一所办学理念清晰、特色鲜明、开放创新、朝气蓬勃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位于河南省会郑州市,分为龙湖校区和桐柏路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2668亩,建筑面积90多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8亿余元,图书馆藏书180万册,电子图书1900GB;共有140个校内实验室,20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演示室、计算中心、实习车间、体育馆、室内游泳馆、体育场和学生活动中心等。
1、优秀学生奖学金:设有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生、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生,另设有学院奖学金等。
2、助困措施:①家庭困难的学生,到校后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金,同时,学院根据本人申请,发放一定的困难补助。②学院设有勤工助学岗位,学生可申请参加劳动服务,以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③设有国家助学金,20%的学生可以享受人均2000元/年的困难资助。
名称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安全工程 | 国家特色专业 | 本科 | 四年 | 安全科学与工程类 |
名称 | 省特色专业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本科 | 四年 | 材料类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 | 四年 | 电气类 | ||
纺织工程 | 本科 | 四年 | 纺织类 | ||
轻化工程 | 本科 | 四年 | 轻工类 | ||
环境工程 | 本科 | 四年 |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
学校的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宜山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与柳州市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后改名为柳州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从宜山搬迁到柳州办学。1962年学校在全国高校调整中停办。1971年在柳州民族农业技术学校基础上组建柳州地区师范学校,1982年在校内设柳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4年升格为柳州地区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柳州财经学校并入。2012年开始在来宾办学,2015年升格为本科层次的广西科技师范学院。2019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经过长期积淀,凝练形成了“启智育人、博识敦行”校训,“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特色荣校”办学理念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办学精神,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科师人奋发进取的“科师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