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淮南联合大学 |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139 | - |
校友会(公办三类) | - | 46 |
高职排名 | 493 | 561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43 | 221868 | 200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58 | 148035 | 200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55 | 193255 | 200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83 | 76985 | 200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74 | 98125 | 180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337 | 95419 | 180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85 | 60035 | 180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401 | 55855 | 180 |
校训:正德至善 笃学行知
校风:文明 和谐 爱教 好学
联大精神:艰苦奋斗 严谨治学 求实创新 励志图强
淮南联合大学成立于1984年8月,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专升本”联合培养院校。学校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占地800余亩,南依郁郁葱葱的舜耕山,北眺曲折蜿蜒的淮河,紧临城区交通主干道,环境优美,交通便利。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普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优秀单位”和“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30多项荣誉称号。
淮南联合大学国家助学金申请及发放办法(修订)
为进一步做好我校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工作,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并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根据《安徽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实施办法》(皖财教〔2019〕914号)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一、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
国家助学金的资助对象为经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在籍在校的全日制学生,含五年一贯制专业高职阶段(2015级和2016级)学生。
二、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基本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二)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模范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品行端正。
三、国家助学金资助金额
国家助学金的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分档具体标准为2000元、3000元、4000元。应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等级合理确定档次,做到精准资助,但不得超出分配的金额指标和人数指标。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最高档资助。
四、国家助学金的申请和评审
(一)国家助学金按年度进行申请和评审;
(二)学生根据本办法规定的基本申请条件及其他有关规定向所在系部提出申请,并提交《国家助学金申请审批表》。
(三)各系(学院)根据申请学生情况,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基础上,认真评审,并公示;
(四)系部将公示后的结果报学生处,由学生处审定,将推荐名单及有关材料报学校批准后公示,公示无异议并报省教育厅审核。
五、国家助学金的发放、管理与监督
(一)国家助学金通过学生银行卡按学期分两次发放。
(二)国家助学金实行公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向省教育厅报送评审名单及有关推荐材料之前,将评审名单向全校师生公示,接受监督
(三)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对国家助学金专款专用,及时发给获资助学生,不得截流、挪用和侵占。
六、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由学生处负责解释。
我校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执行《安徽省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关于印发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中文件要求。
重庆商务职业学院始建于1962年,是由重庆市政府举办、市商务委与市教委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院校,是重庆市优质高职院校、重庆市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区域优势明显。学校地处重庆大学城中路,占地面积790余亩。目前,在校学生16000余名。
标志成果丰硕。学校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世界技能大赛烘焙和西餐项目国家集训基地。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中科重庆大数据技术应用研究院,建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与重庆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阿里巴巴、京东、苏宁、重庆商社集团、重庆外贸集团等企业共建开放性技能实训平台80余个。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余所境外高校建立合作关系,承担南非政府公派留学生项目、重庆市长奖学金丝路项目等。
贫困家庭学生可向学院申请困难补助和勤工助学岗位。学院与银行合作可为特困学生提供国家助学贷款4000—6000元/年。
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状况,补助额从200-500元/年/人不等,临时补助的标准为每人100-200元/次,突发事件困难补助为每人200-500元/次。
对贫困家庭学生学院可提供部分勤工助学岗位, 学院每月初对校内勤工俭学的学生根据其工作岗位以及工作考核发放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