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华南农业大学 | 燕山大学 |
|---|---|---|
| 软科(综合) | 90 | 93 |
| 校友会(综合) | 54 | 64 |
| 武书连 | 81 | 88 |
| US排名 | 738 | 1358 |
| 泰晤士 | - | 93+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88 | 32655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84 | 35175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84 | 35264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7 | 41942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1 | 47064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0 | 48559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0 | 48602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9 | 49477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5 | 53221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提前批 | 563 | 55902 | -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3 | 55497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3 | 55863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0 | 69125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42 | 78791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41 | 80576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35 | 87292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33 | 90336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2 | 13257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0 | 14254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8 | 30467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68 | 11195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5 | 43403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5 | 43457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3 | 44919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2 | 17835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0 | 18465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3 | 41254 | 412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22 | 66880 | 412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3 | 34024 | 412 |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70 | 29403 | 412 | |
| 2021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本科批 | 543 | 49037 | 412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35 | 55619 | 412 | |
| 2021 | 波兰校区 | 本科批 | 460 | 124911 | 412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8 | 7983 | 454 |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69 | 7740 | 454 | |
| 2021 | 少数民族预科班 | 本科批 | 555 | 11468 | 454 |
华南农业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校园坐落在素有“花城”美誉的广州市,土地总面积8261亩,其中天河五山校部4457亩,增城教学科研基地3804亩。学校建筑总面积142万平方米。自然景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形成了“五湖四海一片林”的优美环境。
学校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学校设有25个学院(部),现有在校生4.8万余人(含留学生),其中本科生3.8万余人,研究生1万余人。有国家级精品(含双语)课程13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含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6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近两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其中主持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学校形成了以丁颖创新班为突破点,以主辅修、双学位、国际联合办学为主线,以平台加模块为基础的点、线、面相结合,分层次、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成效显著,目前学校共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4篇,提名论文6篇,论文学科涵盖了农学、工学和管理学等门类。201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14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我校严格按照广东省物价局文件收费,
学年制专业收费标准(每年):农科类5480元;文史财经管理类6061元;理工外语类6853元;示范性软件学院8000元;艺术类10000元;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合作办学的专业65000元;国际班类专业在国内学习期间学费按该专业收取正常学费外,另加收英语培训费25000元,在国外合作大学就读期间,按国外大学学费标准收费。
学分制专业收费标准:学分制专业收费标准为120元每学分,四年制约160学分。
住宿费标准:泰山区、启林区、华山区宿舍空调4人间(含独立卫生间),1500元/生·学年,6人间(含独立卫生间),1200元/生·学年;小五山片区4人间(不含独立卫生间)、黑山区宿舍6人间(含独立卫生间),分别按700元/生·学年、950元/生·学年预收,最终收费标准以广东省发改委批复为准。
学校从助学金、勤工俭学以及助学贷款三方面帮助经济上特别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
助学金分为几大部分:国家助学金,社会助学金,校级助学金、院级助学金,广东省特色资助项目等
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是为了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由中央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设立的,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
社会奖助学金
我校社会奖助学金分为校级和院级两个层次,主要包括天禾励志奖学金、肯德基曙光基金、仲明助学金、轩辕教育基金助学金和中国扶贫基金会助学金等奖助项目50多项。
校级助学金
1、广东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资助
我校广东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资助是落实省资助政策,充分发挥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资助专项资金效益,为切实帮助我校广东省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而设置的资助。
2、学校困难补助
学校困难补助是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临时性、突发性等困难而给予的临时性补助。
院级奖助学金
为完善学校奖助学体系,发挥学院奖助学工作的主动性和时效性,形成校级和院级奖助学工作的有效互补,院级奖助学金是从学校奖助学专项经费中拨出在各学院层面开展优秀生奖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和勤工助学补贴的专项经费。
广东省南粤扶残助学工程助学金
广东省少数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大学生资助
应征入伍资助
应征入伍资助是为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鼓励高等学校学生积极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提高兵员征集质量,国家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及退役后自愿回校复学的高等学校学生给予资助。
勤工助学基金:学校设立勤工助学管理服务中心,负责管理学校勤工助学专项基金并组织经济困难的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学生通过课余时间勤工俭学可取得相应的劳动报酬,解决部分生活费用。
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政府主导、教育主办、金融支持”的助学贷款模式。按照学生申办地点及工作流程不同,国家助学贷款分为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与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两种模式。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在同一学年不得重复申请获得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只能选择申请办理其中一种贷款。
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基本申请条件
家庭经济困难,或家庭经济收入不足以(或暂时不足以)支付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含学费和生活费)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研究生、本专科生(含高职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及预科生,都可以通过到户籍所在县(市、区)或学校学生资助部门办理助学贷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校学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到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
根据《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我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文件的精神要求,自2017-2018学年度起,省教育厅助学中心正式上线使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由省助学中心对全省高校申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统一线上资格认定及审核,今年是系统启动的第三年。
燕山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四方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北京高科大学联盟成员。
学校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1920年。195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响应国家号召,将重型机械及相关专业迁至工业重镇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组建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富拉尔基分校,分校先是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学院、后改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型机械学院。1960年独立办学,定名为东北重型机械学院,成为原机械工业部直属高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1985年至1997年学校整体南迁秦皇岛市。1997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燕山大学。1998年,由原机械工业部划转到河北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2000年,河北轻工业管理学校并入燕山大学。
1、各专业学费标准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招生计划书。
文科类、管理类专业5060元/人年。
理工类、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5390元/人年。
艺术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8000元/人年;
软件工程专业10000元/人年;
工业工程(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国内17000元/人年。出国按国外院校学费规定及当地生活标准执行。
2、住宿费为800元/人年。
为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校建立了包括奖、贷、勤、助、补、减等多渠道的较为完善的资助体系,确保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克服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
一、校内贷学金
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无力解决在校期间的学习及生活费用的部分学生,由国家向学生提供无息贷学金,学校负责评定发放和偿还等全部管理工作。 发放贷学金的学生人数在学生总数的10%以内,每人每年获贷学金最高额度不得超过1000元。分二等:一等1000元/年/人;二等600元/年/人。
二、绿色通道
学校在新生入学时为暂时无法缴清学费的经济困难学生办理学费缓交手续。
三、国家助学贷款
根据河北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学校与中国工商银行秦皇岛分行签订《国家助学贷款业务合作协议书》,我校学生可以申请每人每学年不超过6000元的贷款。贷款学生须提交以下材料:
(1)学生本人学生证和身份证复印件(未成年人须提供法定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和书面同意申请贷款的说明);
(2)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身份证或户口簿的复印件;
(3)本人对家庭经济困难的情况说明;
(4)乡、镇、街道民政部门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关于家庭经济困难的证明。
四、生源地贷款
根据河北省财政厅、教育厅、省农村信用总社有关文件精神,河北籍的家庭经济困难考生优先在户籍所在地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具体操作规定请与当地农村信用社联系。
五、学费减免
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学校对孤儿、二级甲等以上残疾人、烈士子女的学费视具体情况进行减免。对遭受重大自然灾害地区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根据国家规定给予相应补贴。
六、国家助学金
国家每年拨付700万元用于学校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根据困难学生生活状况给予不同等级资助。
七、特困补助
学生在校期间经济却有特殊困难无法解决影响正常学习者,如:没有经济来源的孤儿、单亲且家庭经济困难者、父母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家庭发生特大灾变等,可认定为特困生。 学校每年为特困生补助金额达150余万元,减免学费50万元。特困补助评定工作每学期评定一次,比例占学生总人数的16%,补助分为三等:一等800元/年/人;二等600元/年/人;三等400元/年/人。
八、勤工助学
学校每年投入资金150万元作为勤工助学基金。校内勤工助学固定岗位800多个,积极为学生开辟校外勤工助学岗位,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家教、社会服务、社会兼职等工作机会,最大限度满足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勤工助学需要,解决大部分困难学生的日常生活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