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三类) | 196 | - |
| 高职排名 | 820 | 838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19 | 190140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65 | 113324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30 | 0 | 13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30 | 0 | 130 |
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公办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主管,教育业务由省教育厅管理。学院前身为湖南省医药中等专业学校,创办于1979年,曾获得“全国医药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医药教育先进集体”“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先进单位”“湖南省教学工作优秀单位”“湖南省招生就业先进单位”、“长沙市文明单位”“湖南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南省直单位模范职工之家”“湖南省文明校园”等荣誉。
学校概况湖南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公办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主管,教育业务由省教育厅管理。学院拥有GMP模拟制药车间、GSP模拟药房、食品加工实训室、针灸推拿实验室等实验实训室93间,校外实习基地150余个,是中央财政支持的生物技术与应用(生物制药方向)实训基地。学院办学特色鲜明、专业设置科学、行业优势明显。学院面向全国10余个省(市、区)招生,现有在校学生近10000人。开设有药学、中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医疗器械经营与服务等17个专业,其中药学、中药学为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的专业。全省唯一一所食品医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所设在我院,承担全省食品、医药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是我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和食品医药行业高技能型人才定点培训基地,为全省食品医药行业各领域培养和鉴定了大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学院坚持面向产业,建立了多种办学形式。目前与沈阳药科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院校及优秀的行业企业建立了稳定的联合办学和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形成了以高职专科为主,本科并存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本位的办学理念,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我院学生多次在全国中药传统技能竞赛、全国医药行业特有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坚持服务学生实习和就业需要,目前与湖南怀仁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千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健耳听力助听器有限公司、湖南振兴中药有限公司、长沙市仟吉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构建了深度校企合作模式,与1000多家食品医药企业建立了人才供求关系,毕业生遍布湖南、广东、上海等地食品医药卫生行业,就业率近90%。经过40余年的积累,学院已建成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大健康类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现正致力于将我院建设成为湖南乃至中部地区同层次院校中有较大影响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食品医药行业从业人员重点培训基地和生物医药产业技术服务中心。
潞安职业技术学院座落在环境优美、风光旖旎、古迹众多的山西省长治市,全国煤炭工业著名企业——潞安矿业集团公司机关所在地。长太高速直贯南北,北接太旧高速,南连晋焦高速;长邯高速横穿东西,铁路交通四通八达,离长治飞机场仅 三十公里 ,交通十分便利。
学院的前身为潞安矿务局职工大学,创建于1975年。学院以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以培养中高等技术应用人才为目标,在潞安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发展成集潞安职业技术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函授站、山西省委党校、东北财经大学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在职研究生培训点为一体的综合性高职院校。
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思想
为进一步做好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时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及教育部、山西省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服务。
一、基本原则:
实行在国家就业方针、政策指导下,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空、学院推荐、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原则。
二、指导思想
遵照“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空、学校推荐、学生本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原则。积极开展学生就业指导与咨询,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掌握求职技能,提高主动适诮社会的能力;要求毕业生认真分析就业形式、了解自己,端正态度、摆正位置,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求职就业。
三、就业途径:
(1)、“订单式培养”
即学院与用人单位签定的供需协议。学生在入学时就已经确定了毕业后的就业去向。
(2)、推荐招聘
学生通过参加学院组织的不同形式的招聘活动寻求就业去向
(3)、自谋就业
学生将自己简历公布在网络上寻求就业去向,学生通过个人渠道解决就业去向。
(4)、自主创业
学生创办自己的经济实体谋求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