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48 | - |
| 高职排名 | 31 | 408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19 | 148880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 | 专科批 | 408 | 155293 | 20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46 | 65134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或国际项目 | 专科批 | 444 | 66374 | 20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46 | 196646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88 | 73815 | 20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43 | 221832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28 | 161677 | 200 |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1年,是一所以工科专业为主,文管经等专业共同发展的公办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2009年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成为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2015年7月立项湖南省首批卓越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7月入选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12月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为国家和湖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校深耕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共开办铁道机车车辆制造与维护、动车组检修技术、城轨车辆等高职专业(方向)35个,形成覆盖高铁、普铁、地铁等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运用、管理与维护产业链的专业体系。拥有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2个,国家示范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国家精品专业1个,国家教改试点专业2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国家示范专业点3个,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一流特色专业群3个。
学生毕业后有就业、升学、创业、入伍等多种选择,每年选择直接就业学生占毕业生人数的93%左右,升学的学生占1%,自主创业的学生占0.5%,应征入伍的学生占1%左右。
近年来,学校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毕业生中订单培养学生达到60%左右,对口就业率达到70%以上。学生主要在全国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29家地铁公司、中国中车集团下属企业以及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华为集团、博众精工等国内知名企业就业,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每年在铁路局就业的学生占毕业生人数的40% ,地铁公司就业学生占25%左右,轨道交通制造企业的占5%左右。
我校坚持以学生为本,构建“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校助学金、校奖学金、企业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学校爱心基金、学生勤工俭学、贫困学生临时生活补贴、学生重大疾病及意外伤害救助管理办法”为一体的学生奖助体系。学生入校后可根据自身情况,按学校相关规定提交资助申请。
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高职榜百强学校
安徽省首批专升本联合培养试点院校
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院校-A档
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
安徽省高校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安徽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管理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位处合肥经济圈核心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六安市区,紧邻市政府,周边中央公园、滨河公园环绕,环境优美。学校距合肥新桥机场仅45分钟车程,至合肥市中心的动车仅需28分钟,市内火车站、各汽车站均有公交直达学校,交通十分便捷。
我院自办学以来,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作为检验学院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院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加强领导,保障有力。就业办与各系通力合作,狠抓落实。近三年来就业率均在99.38%以上,其中2009-2012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99.73%、99.19%、99.20%、99.7%,稳居全省同类学校前列,连续三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2年荣获“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
我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以提高就业率、就业质量为根本,系统开展就业指导与服务,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积极为毕业生到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就业,到基层任职,鼓励毕业生报考公务员、应征入伍、专升本对口考试等搭建就业平台,为每一个毕业生推荐安置就业。形成了就业领域广泛、就业渠道畅通,供不应求的就业格局,取得了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率高、薪水待遇高、毕业生满意度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的特色成效。
就业基地建设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学院建立了100多个稳固的毕业生推荐就业基地,形成了以我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企事业单位为依托、本省大中型企业为基础、“长三角”和“珠三角” 等发达地区为核心的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中央驻皖及我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单位主要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研究所所属各单位等;省内大型企业有:芜湖海螺型材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江淮汽车集团公司、安徽中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格力电器(合肥)公司、长江精工集团公司、马鞍山星马汽车集团公司、铜陵三佳集团公司等等;省外企业有:上海旭恒铁工机械有限公司、上海德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昆山联德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浙江中马机械有限公司、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豪爵铃木摩托车有限公司、浙江新界泵业有限公司、浙江立欧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曙光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等。
中央驻皖及我省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单位主要有: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38研究所、中国一航皖安机械厂、中国一航合肥天鹅制冷有限公司、中国一航安徽江淮航空供氧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以及安徽军工集团所属的安徽神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徽东风机电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红星机械有限公司、安徽方圆机电有限公司等。
省内大型企业有:
芜湖海螺型材科技有限公司芜湖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芜湖双翼机电实业有限公司、江淮汽车集团公司、合肥华林磨具有限公司、安徽合瑞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安徽中建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格力电器(合肥)公司、安徽美芝制冷有限公司、合肥润宏软件科技有限公司、长江精工集团公司、马鞍山星马汽车集团公司、铜陵三佳集团公司、六安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等。
省外发达地区主要企业有:
上海旭恒铁工机械有限公司、上海德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博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福耀集团(上海)汽车玻璃有限公司、上海名古屋刀具有限公司、上海精密制造有限公司、昆山联德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中国联建(苏州)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五龙控股有限公司、浙江中马机械有限公司、钱江摩托股份有限公司、常州豪爵铃木摩托车有限公司、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浙江新界泵业有限公司、浙江立欧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曙光机电制造有限公司、浙江爱仕达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等。
(1):助学贷款:学院积极为经济困难的学生争取并落实国家助学贷款。 (2):国家奖学金与国家助学金:学院积极落实办理国家奖学金与国家助学金,奖励和资助那些学习成绩优秀或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大学生。 (3):勤工助学:学院设立勤工助学基金,组织经济困难学生参加勤工助学,以补贴学生生活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