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专业代码专 业 名 称学制招生对象招生数量160100化学工艺3年初中以上化工机械与设备3年初中以上化工仪表及自动化3年初中以上50460200工业分析与检验3年初中以上50551300机电技术应用3年初中以上电气运行与控制3年初中以上火电厂热力设备运行与检修3年初中以上学前教育3年初中以上护理3年初中以上汽车运用与维修3年初中以上工程机械运用与维修3年初中以上50 总 计 10002、中高职专业对接表
|

公办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占地面积51795亩345300平方米总投资47亿元分为教学行政区114008平方米实验实训区117364平方米学生生活区65150平方米体育运动区48778

学校简介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占地面积517.95亩(345300平方米),总投资4.7亿元。分为教学行政区114008平方米、实验实训区117364平方米、学生生活区65150平方米、体育运动区48778平方米四个功能区;其中,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180亩),占总面积的34%。学校在建设过程中,多次深入省内外职业院校调研,并邀请设计院专家实地考察,并经反复论证后,实施科学规划和建设,整个校园布局

报名事宜1、报名时间:2015年6月20日至9月7日。2、招生条件:思想品德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年龄16—25岁的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社会青年、复转军人等。3、报名办法:携带毕业证、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小二寸免冠同版近照8张。4、报名地点: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5、招生热线:0977-(办)祝老师李老师杜老师免费、资助及就业待遇1、凡到我校就读的学生免收学费、书本费、

免费、资助及就业待遇1、凡到我校就读的学生免收学费、书本费、住宿费(学费2000元/年,书本费400元/年、住宿费600元/年);2、享受国家助学金3000元,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获得不同等次的校内奖学金及政府、行业、企业助学金2000元左右;3、学生入学后与订单企业、学校签订《就业安置三方协议》,未定向学生与用人单位实行双向选择,由学校提供三次就业机会;学生毕业后,根据就业单位工作岗位不同,

免费、资助及就业待遇1、凡到我校就读的学生免收学费、书本费、住宿费(学费2000元/年,书本费400元/年、住宿费600元/年);2、享受国家助学金3000元,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获得不同等次的校内奖学金及政府、行业、企业助学金2000元左右;3、学生入学后与订单企业、学校签订《就业安置三方协议》,未定向学生与用人单位实行双向选择,由学校提供三次就业机会;学生毕业后,根据就业单位工作岗位不同,

招生专业及学制序号专业名称学制招生对象招生数量就业去向备注1化学工艺3年初中以上150①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就业;②3+2高职学习;③5年制高职直通车5年制高职直通车前3年全部免费,毕业后更受企业欢迎,更好就业,且待遇优厚。2化工机械与设备3年初中以上1003化工仪表及自动化3年初中以上504工业分析与检验3年初中以上505电气技术应用3

免费、资助及就业待遇1、凡到我校就读的学生免收学费、书本费、住宿费(学费2000元/年,书本费400元/年、住宿费600元/年);2、享受国家助学金3000元,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获得不同等次的校内奖学金及政府、行业、企业助学金2000元左右;3、学生入学后与订单企业、学校签订《就业安置三方协议》,未定向学生与用人单位实行双向选择,由学校提供三次就业机会;学生毕业后,根据就业单位工作岗位不同,

报名事宜1、报名时间:2014年5月15日至8月30日。2、招生条件:思想品德好,遵纪守法,身体健康,年龄16—25岁的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及同等学历社会青年、复转军人等。3、报名办法:携带毕业证、身份证或户口本复印件、小二寸免冠同版近照8张。4、报名地点:海西州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5、招生热线:0977-(办)祝老师李老师杜老师招生专业及学制序号专业名称学制招生对象招生

免费、资助及就业待遇1、凡到我校就读的学生免收学费、书本费、住宿费(学费2000元/年,书本费400元/年、住宿费600元/年);2、享受国家助学金4000元,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获得不同等次的校内奖学金及政府、行业、企业助学金2000元左右;3、学生入学后与订单企业、学校签订《就业安置三方协议》,未定向学生与用人单位实行双向选择,由学校提供三次就业机会;学生毕业后,根据就业单位工作岗位不同,

免费、资助及就业待遇1、凡到我校就读的学生免收学费、书本费、住宿费(学费2000元/年,书本费400元/年、住宿费600元/年);2、享受国家助学金4000元,同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可获得不同等次的校内奖学金及政府、行业、企业助学金2000元左右;3、学生入学后与订单企业、学校签订《就业安置三方协议》,未定向学生与用人单位实行双向选择,由学校提供三次就业机会;学生毕业后,根据就业单位工作岗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