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问题

华中师范大学朝鲜语(韩语)录取分数多少分

技校网 更新时间:2022-08-09 08:27:45 解决时间:2022-08-08 13:36

满意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朝鲜语(韩语)录取分数为河北物理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02,最低位次是12631、辽宁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14,最低位次是1393、吉林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495,最低位次是15646、浙江综合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41,最低位次是11205、安徽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30,最低位次是1474、江西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17,最低位次是1547、河南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26,最低位次是2133、广西文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03,最低位次是1204、重庆历史类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01,最低位次是2368、四川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是613,最低位次是14297。
一、华中师范大学朝鲜语(韩语)录取分数线
1.2021年朝鲜语(韩语)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物理类朝鲜语(韩语)河北本科批-60212631
历史类朝鲜语(韩语)辽宁本科批-6141393
理科朝鲜语(韩语)(英语,外语)吉林本科一批A段49549515646
综合朝鲜语(韩语)浙江平行录取一段-64111205
文科朝鲜语(韩语)安徽本科一批-6301474
文科朝鲜语(韩语)江西本科一批-6171547
文科朝鲜语(韩语)(英语,外语)河南本科一批6266262133
文科朝鲜语(韩语)广西本科一批6036031204
历史类朝鲜语(韩语)重庆本科批-6012368
理科朝鲜语(韩语)四川本科一批61861314297
2.2020年朝鲜语(韩语)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理科朝鲜语(韩语)(英语语种考生)河北本科批6436429708
理科朝鲜语(韩语)安徽本科一批62862710425
理科朝鲜语(韩语)江西本科一批-6118512
文科朝鲜语(韩语)江西本科一批-5951485
文科朝鲜语(韩语)(英语语种考生)河南本科一批-6191981
理科朝鲜语(韩语)(外语英语)湖北本科一批-60812922
文科朝鲜语(韩语)(外语:英语)湖北本科一批-5852703
理科朝鲜语(韩语)广西本科一批-5948013
文科朝鲜语(韩语)重庆本科提前批-6091261
3.2019年朝鲜语(韩语)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理科朝鲜语(韩语)湖北本科一批59459212626
文科朝鲜语(韩语)湖北本科一批5925912375
理科朝鲜语(韩语)四川本科提前批63763613894
理科朝鲜语(韩语)河北本科一批61861610336
文科朝鲜语(韩语)江苏本科一批3683683724
理科朝鲜语(韩语)安徽本科一批60060010406
理科朝鲜语(韩语)江西本科一批5945929481
文科朝鲜语(韩语)江西本科一批6036021420
文科朝鲜语(韩语)河南本科一批6016001980
理科朝鲜语(韩语)广西本科一批6125997961
4.2018年朝鲜语(韩语)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文科朝鲜语江苏本科一批-3643894
理科朝鲜语安徽本科一批-61010163
理科朝鲜语江西本科一批-6028452
文科朝鲜语江西本科一批-6191225
文科朝鲜语河南本科一批-6222011
理科朝鲜语湖北本科一批-60112850
文科朝鲜语湖北本科一批-6172426
理科朝鲜语广西本科一批-6026451
文科朝鲜语(韩语)重庆本科提前批5895861063
理科朝鲜语(韩语)四川本科提前批62462313700
5.2017年朝鲜语(韩语)录取分数线
类型专业名称地区批次最高分最低分最低位次
文科朝鲜语江苏本科一批-3593537
文科朝鲜语江西本科一批-5881266
文科朝鲜语河南本科一批-5941819
文科朝鲜语湖北本科一批-5882314
文科朝鲜语广西本科一批-5911334
二、朝鲜语(韩语)专业介绍
外国语言文学类 朝鲜语(韩语)
华中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朝鲜语(韩语)专业从2009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2年开始招收朝鲜语(韩语)文学硕士研究生,2015年开始挂靠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培养朝鲜语(韩语)文学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三、华中师范大学
50
软科(综合)
37
校友会(综合)
58
武书连
484
US排名
学校简介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国家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优秀”高校

学校在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又汲取了外来文化教育的养分,形成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恪守“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为国家培养了近30万优秀人才。

◆校园环境优美  学校位于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占地2000多亩,校园依山傍水,景色宜人。中秋时节,丹桂飘香,堪称人间胜境、治学佳园。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优良,10余栋现代化教学楼,两座图书馆,馆藏面积近4万平方米,藏书290余万册,学生宿舍、学生食堂等生活设施完善。此外,大学生活动中心、多功能体育馆、游泳池、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网球馆等各类现代化设施也较好地满足了学生的文化生活需要。

收费项目

奖学金设置

 

华中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

经济资助措施介绍

我校的奖助学金包括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奖、贷学金四类。

以下为主要的奖学金种类:

名称 设立者 金额(元/人)
国家奖学金 教育部、财政部 8000
国家励志奖学金 教育部、财政部 5000
国家助学金 教育部、财政部 1000-2000
集体奖学金 华中师范大学 150-600
博雅奖学金 华中师范大学 1800-2600
树人奖学金 华中师范大学 500-700
优胜奖学金 华中师范大学 400-10000
新生奖学金 华中师范大学 800-10000
毕业生服务西部和基层奖学金 华中师范大学 1000-3000
师范专业助学金 华中师范大学 4000
非师范专业助学金 华中师范大学 400
诚信贷学金 华中师范大学 200-1000
临时生活困难补贴助学金 华中师范大学 100-500
“桂苑之歌”励志奖学金 华中师范大学团委 1000
“桂苑书香”励志奖学金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000
“化苑校友”励志奖学金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 800
“立育”励志奖学金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1000
“良师益友”奖学金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1000
“创达”励志奖学金 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1000
“华外”励志奖学金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1000
“博文”励志奖学金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100-1000
“华信”励志奖学金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系 1000
“星光”励志奖学金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 50-1000
“政法爱心基金”励志奖学金 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200-1000
“弘毅”奖学金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00-2000
“李玲瑶”励志奖学金 爱国人士李玲瑶女士 2000
“曙光”励志奖学金 百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20000
“诺基亚”励志奖学金 诺基亚(中国)公司 7000
“宋瑞临”励志奖学金 台湾知名人士宋瑞临先生 2000
“韩晓利”励志奖学金 校友韩晓利先生 1000-2000
“逸华”励志奖学金 逸华教育基金会 1000-2000
“新长城”助学金 中国扶贫基金会 1840
“星巴克”助学金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星巴克公司 3000
“淑蕙”助学金 淑蕙基金会 1000
“传神翻译”奖学金 武汉传神信息公司 500-1000
“鼎利通信”奖学金 珠海世纪鼎利通信科技公司 2000
“博时”助学金 深圳博时慈善基金会 5000
“天文”奖学金 国家天文台 1000-3000
“华夏千秋”励志助学金 华夏千秋教育基金 2000


加分政策

 

    凡符合所在省加分或降分投档条件的考生,我校按考生的投档成绩择优录取。


毕业生就业

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近年来本科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 2010年就业率为95.72%。

就业单位流向:以教育系统和企事业单位为主

每年25%以上的毕业生考取研究生或出国继续深造。签约就业的毕业生中,55%以上在教育系统就业(其中到重点基础教育单位的占50%以上,到高校工作的约占5%),35%到企业工作(其中被世界500强和国内知名企业录用的毕业生约占10%),6%被党政机关或事业单位录用(见图一)。

 

就业地区分布:中部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向比例大

我校每年签约就业的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其中45%在中部地区工作,20%流向珠江三角洲地区,10%流向长江三角洲地区,6%分布在环渤海经济区,8%到京、沪、津、渝等直辖市就业。每年在中部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的学生占80%以上(见图二)。

 

就业新招:提升就业服务水平,积极促进毕业生优质就业

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强就业指导服务改革,充分发挥就业指导中心作为“三个中心”(学校信息反馈中心、人才营销中心、学生职业发展中心)的作用,以提升就业服务水平为手段,促进毕业生“好就业”、“就好业”。《教育部简报》2009年、2010年分别以《华中师范大学多管齐下全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华中师范大学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推进毕业生优质就业》为题全文刊发了我校做好就业工作的经验和做法。

——促培养。学校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建立了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联动机制,每年定期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白皮书,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定期修订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闯市场。学校构建了以“周五双选会”为主的校园招聘市场体系和以本校就业网、中南高师院校就业网为依托的无形市场体系。2010年,来校招聘的单位较上年增长10%;提供的岗位需求与毕业生人数之比达10:1以上。历年来,60%以上的毕业生通过校园招聘会成功求职。

——建基地。学校在全国200多个重点企事业单位建立了就业实习、实训和见习基地,形成了“立足湖北,辐射中南,面向全国”的基地体系。其中,以“师范生实习促就业计划”和“非师范生就业能力提升计划”建成的基地,60%以上的实习生被直接录用。

——强指导。学校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系列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公共课,构建了“2+1+X”全校公共课程体系,实现生涯辅导和就业指导“前移”。此外,还成立了职业发展研究中心,为学生开展团体辅导与个性化指导,形成了有组织、有阵地、有制度的职业咨询辅导与研究体系。

 

 

社会评价:毕业生综合素质高,多个行业涌现先进典型

我校毕业生广受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多个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扎实,工作踏实勤奋,适应性强”。

我校素有“中南地区教师培养的摇篮”的美誉。湖北省60%以上的特级教师,毕业于我校。从我校出去的一大批国际奥赛金牌教练、省级名师、市级名师,活跃在全国各地教育战线,此外,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很多校友成为业界精英和高层管理者。


  中专 2022-08-08 13:36

相关问答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