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师范大学位于九省通衢的湖北省武汉市,坐落在武昌南湖之滨的桂子山上,占地面积120余万平方米,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师范大学,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国家教师教育“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首批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中、高等学校师资和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是在1903年创办的文华书院大学部(始于1871年创办的文华书院,1924年改名为华中大学)、1912年创办的中华大学、1949年创办的中原大学教育学院的基础上,1951年组建公立华中大学,1952年改制为华中高等师范学校,1953年定名为华中师范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中师范大学,并由中原大学创始人之一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校名。1993年江泽民同志为学校九十周年校庆题词:“发展师范教育事业,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学校在百余年的发展中既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又汲取了外来文化的养分,更弘扬了革命文化教育的传统,形成了“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华师精神,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优秀人才。
学校下设28个教学科研单位,79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具备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及博士后,从全日制到成人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目前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500余人,研究生12000余人,国际学生1100余人。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专任教师1905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97人,博士生导师352人,现有专兼职院士、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海外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教学名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65人。
学校拥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8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湖北省一级重点学科22个。中国语言文学和物理学等18个专业设有博士后流动站,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8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7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学校现有各类科研机构、实验室、研究院(所、中心)67个,其中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其他省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5个。此外,学校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其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重点研究基地15个。定期公开出版专业刊物26种。
学校努力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的现代人才培养思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有机结合。学校现有国家文理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历史学、物理学),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6门,湖北省品牌专业17个,是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建设高校、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高校和教育部信息化试点高校。毕业生以过硬的思想素质、良好的业务素质以及全面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就业率稳定在90%以上,学校入选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2013年,教育部对学校进行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办学方向和办学质量得到充分肯定。2018年,“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探索实践”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多年来,学校形成了“博学、博爱、博雅”的“三博”校园文化,近120个学生社团活跃其中,“创新杯科学文化节”“树人杯艺术文化节”“博雅大讲堂”“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桂苑之歌”等成为我校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武汉乃至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广阔舞台。学校实现了校园无线网络及学生宿舍空调全覆盖,图书馆馆藏面积46857平方米,藏书300余万册,并具有先进的“校园文献网络化管理与服务系统”,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学术、科技和文化交流,先后与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法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联系,大批外籍专家和教师在校任教讲学。出国(境)研修、参加国际会议、开展合作科研的教师人数持续攀升。与国外大学共建四所孔子学院,积极选派汉语教师及志愿者赴国外开展汉语教学,传播中国语言与文化。大力推动学生的国际双向流动,每年选派大批学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在校长短期的国际学生来自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目前,全体华中师大人正以昂扬的斗志,为早日将华中师范大学建成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少数民族预科班只招收少数民族居住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具体录取办法执行教育部、国家民委及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关规定;少数民族的加分政策按照各省(市、区)招办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咨询电话:027-67863404、67863334、
67863374、67862239
监察电话:027-67868009(学校纪委)
67867105(学校招办)
传真电话:027-67861550(传真)
E-mail:zb@mail.ccnu.edu.cn
学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珞喻路152号(市内坐车往关山方向到广埠屯站下即到)
邮政编码:430079
学校设有学生资助中心,建立了完善的奖、助、贷体系。学校设有近40项奖助学金。师范专业的学生免除学费、住宿费,每月还发放400元的生活补贴,同时,每年还有近30%的师范生获得各类奖助学金,最高额度8000元。每年有70%左右的非师范专业学生可获得400-8000元不同标准的奖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无力缴纳学费、住宿费等费用的新生,学校设置了“绿色通道”,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给予不同类型的资助。凡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经本人申请均可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学校还设有150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既可为学生提供生活保障,又可为学生提供锻炼、实践的平台。
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绿色通道”内容如下:
助学贷款基本政策:
助学贷款分为国家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两种。
● 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是指贷款人向借款人发放的、由中央财政或地方政府贴息,用于借款人在就读学校期间所需学费、住宿费的助学贷款。
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我校与中国银行武汉市东湖支行签订了国家助学贷款协议,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开展顺利。自2004年国家助学贷款新机制实施以来,我校累计共有9721人次申请并获得了国家助学贷款,合同金额累计近1.5亿元。目前,凡是家庭经济困难且材料齐全的我校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均可获批国家助学贷款。
贷款额度:限于学费和住宿费贷款,每人每学年不超过6000元。
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最长不超过借款学生毕业后六年,借款学生须在毕业后24个月内开始分期还款,六年内必须还清。
利息支付方式: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100%由财政补贴,毕业后的利息及罚息由其本人全额支付。
办理方式:学生进校后提交个人申请、父母身份证复印件、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县级民政部门对其家庭经济情况的证明材料原件。(注:以上材料需在开学前做好准备)
●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指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全国大部分省份的金融机构已开办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业务。
贷款额度:每个借款人每年申请的总额原则上不超过6000元。
贷款期限:按全日制本专科学制加10年确定,最长不超过14年。
利息支付方式:学生在校期间的利息由财政贴息,毕业后的利息由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共同负担。
办理方式:符合贷款条件的学生与家长一起到户籍所在的县(市、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或其乡镇网点领取填写《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审批表》,并在当地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勤工助学基本情况
学校设有勤工助学办公室,专门负责普通本专科学生的勤工助学工作。目前,我校已有校内勤工助学岗位1500多个,每个岗位学生每月可获100-260元不等的酬金。凡我校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本专科学生,经本人申请,院(系)推荐,考核合格均可获得勤工助学岗位。学校还积极开拓校外市场,每年可提供3000多个有保障的校外家教或兼职岗位。
2007年,学校成立了学生勤工助学委员会,它以“立足校园、回报社会、服务同学”为宗旨,主要是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勤工助学和社会公益活动。该委员会下辖管理部、市场部、家教部、清洁部、报亭部、贷款部、志愿服务部、文印部、宣传部、调研部、爱心超市部、活动中心部等12个部门,为学生在勤工助学活动中搭建了一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全新平台,使我校勤工助学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新生入学报到“绿色通道”
我校为新生报到开辟了“绿色通道”。对被录取入学,家庭经济困难,无力缴纳学费、住宿费和其他经批准收取的代收费(含只能部分缴清者),且持有家庭所在地乡镇(街道)以上政府所开贫困证明的新生,在其报到时我校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然后再根据核实后的情况,分别给予不同类型的资助,确保其均能顺利入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绿色通道”报到入学后,所欠的学费和住宿费将主要通过申请助学贷款解决。
年份省份批次科类专业高分低分平均分备注2020陕西提前批文史思想政治教育(公费师范).52020陕西提前批文史汉语言文学(公费师范)陕西提前批文史英语(公费师范)陕西提前批文史历史学(公费师范)陕西提前批文史地理科学(公费师范)陕西提前批文史学前教育(公费师范)陕西提前批理工英语(公费师范)陕西提前批理工数学与应用数学(公费师范).52020陕西提前批理工物理学(公费师范).52020陕西提前批理工
普通类年份省份批次科类专业高分低分平均分备注2019陕西提前批理工英语(公费师范)陕西提前批理工数学与应用数学(公费师范).52019陕西提前批理工物理学(公费师范)陕西提前批理工化学(公费师范).72019陕西提前批理工生物科学(公费师范).72019陕西提前批理工地理科学(公费师范)陕西提前批文史特殊教育(公费师范)陕西提前批文史思想政治教育(公费师范)陕西提前批文史汉语言文学(公费师范)陕西提
普通类年份省份批次科类专业高分低分平均分备注2018陕西提前批理工特殊教育(公费师范)陕西提前批文史思想政治教育(公费师范)陕西提前批文史汉语言文学(公费师范).52018陕西提前批文史英语(公费师范)陕西提前批理工英语(公费师范)陕西提前批文史历史学(公费师范)陕西提前批理工数学与应用数学(公费师范).672018陕西提前批理工物理学(公费师范).672018陕西提前批理工化学(公费师范).332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浙江省招生专业:化学类(含化学、应用化学、化学(英才直博班)、化学(化学生物交叉班)专业)(含化学、应用化学、化学(英才直博班)、化学(化学生物交叉班)专业)、物理学类(含物理学、核物理专业)、房地产开发与管理、朝鲜语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地理科学类、历史学类、电子信息类、教育学类、电子商务、法语、经济学类、经济学类、俄语、教育学类、化学类、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心理学类、信息资源管理、数字媒体技术、法学类、中国语言文学类、法语、计算机类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类(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言文学(基地班)、历史学类(历史学、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开沅班)、历史学(文遗班)等3个专业。20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电子商务、旅游管理、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新闻传播学类(新闻学、广播电视学、网络与新媒体)、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劳动与社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公共管理类(包含专业: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计算机类、中国语言文学类、少数民族预科班、少数民族预科班等5个专业。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内蒙古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法学类(包含专业:法学、法学(法学经济学交叉班)、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教育学类(包含专业:教育学、学前教育、融合教育)、教育学类(包含专业:教育学、学前教育、融合教育)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日语、社会学类(含社会工作、社会学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含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专业)、朝鲜语、科学教育、历史学类(含历史学、历史学(基地班)、历史学(开沅班)、历史学(文遗班)专业)、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公共管理类(行政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校本部)、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校本部)、信息资源管理(校本部)、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言、汉语言文学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心理学类、社会学类、人工智能、数字媒体技术、教育学类、法学类、化学类等7个专业。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202

2022年华中师范大学陕西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华中师范大学陕西省录取分数线(2022)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排名省控线理科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普通类-56011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