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吉林工商学院 |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
|---|---|---|
| 软科(综合) | - | 564 |
| 校友会(综合) | 437 | 512 |
| 武书连 | - | 768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382 | 41791 | 30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B段 | 323 | 54908 | 305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42 | 65225 | 15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256 | 64172 | 15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438 | 11597 | 33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B段 | 395 | 16896 | 335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40 | 22658 | 15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335 | 23072 | 15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391 | 39569 | 305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466 | 8422 | 33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396 | 99704 | 348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13 | 158743 | 18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61 | 30427 | 413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72 | 71501 | 18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09 | 90715 | 348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49 | 133796 | 180 |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418 | 84661 | 348 | |
| 2021 | 精准专项 | 本科二批 | 396 | 99704 | 348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73 | 25932 | 413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15 | 49979 | 180 | |
| 2021 | 民族班 | 本科二批 | 471 | 26669 | 413 | |
| 2021 | 精准专项 | 本科二批 | 456 | 32292 | 413 |
吉林工商学院是2007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财税高等专科学校、吉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和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省属公办本科院校。
学校总占地面积1,142,528㎡,产权占地面积为1,142,528㎡,绿化用地面积为236,888.669㎡,学校总建筑面积为464,306.3㎡。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920,600册,电子图书125万余册,数据库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8,859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25万元。各类实验室27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165个,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4个。省级实训中心2个,省级实习基地1个。学校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及台湾地区相关高校开展合作交流,通过专业共建、课程共享、学分互认等形式实施人才联合培养。
学校的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宜山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与柳州市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后改名为柳州师范专科学校,1960年从宜山搬迁到柳州办学。1962年学校在全国高校调整中停办。1971年在柳州民族农业技术学校基础上组建柳州地区师范学校,1982年在校内设柳州地区教师进修学院,1984年升格为柳州地区师范专科学校,1994年更名为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柳州财经学校并入。2012年开始在来宾办学,2015年升格为本科层次的广西科技师范学院。2019年获批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经过长期积淀,凝练形成了“启智育人、博识敦行”校训,“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技兴校、特色荣校”办学理念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办学精神,成为激励一代又一代科师人奋发进取的“科师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