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机械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2 |
| 土木工程 | - | 2 |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 | 2 |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 | 2 | |||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 | 2 | |||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 | 2 | |||
| 地质工程 | - | 2 | |||
| 城乡规划 | - | 2 | |||
| 消防工程 | - | 2 | |||
| 工程管理 | - | 2 | |||
| 工程造价 | - | 2 | |||
| 社会工作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2 |
| 财务管理 | - | 2 | |||
| 公共事业管理 | - | 2 |
本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工程造价计价和管理、经济、法律等基本知识,具备现代工程造价计价和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实际操作能力,在国内外工程领域内从事项目决策和工程造价计价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暖通空调(包括供热、通风、空调、城市热力网、建筑给水排水及消防工程等)的研究、设计、安装、管理和开发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本专业的培养教育,毕业生将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人文科学基础及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并掌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应用技能,具有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的基本能力,具有对各种建筑环境设备系统进行设计、施工调试和运行管理的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遥感科学、空间科学、电子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基本知 识和基本理论,能在测绘、国土、国防、林业、农业、海洋、资源、环境、交通和规划等领域从事传感 器的集成与设计、遥感数据获取与处理、专题信息提取、遥感数据建模与反演、数字化测绘和遥感 信息服务等方面的生产、开发、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并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遥感传感器原理、遥感对地观测机理、遥感数据分析处理和 遥感技术应用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遥感传感器集成、遥感野外数据采集、遥感影像判读 与解译、遥感专题制图、航空航天测绘、数据处理算法设计与实现、遥感应用综合实践等方面的基 本训练,掌握遥感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地形测绘、专题信息提取及应用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涉及的数学、物理、地理、电子、计算机、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学科 的相关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传感器的集成、遥感对地观测数据的获取、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遥感数据的应用等 技术;
3.具有利用遥感数据进行专题信息提取、遥感数据建模与反演、数字化测绘和遥感信息服 务的初步能力;
4.熟悉测绘、遥感、航空航天和计算机等领域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 略等有关政策与法规;
5.了解本学科相关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应用前景,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英文技术文献,具有 一定的英语写作和交流能力;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实际工作和创新能力,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
主干学科:测绘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本专业的知识体系由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3部分构成。通识教育 包含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管理科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体育和实践训练等;专业教育包 含专业基础、专业理论知识、专业实验与实践训练等,涵盖物体几何与辐射特性、电磁波及其大气 传输、卫星轨道与遥感平台、传感器成像机理、影像获取与传输、空间数据处理与分析和地理空间 信息等核心知识领域;综合教育包括思想品德教育、专业实践教育、社情国情教育,通过开展各种 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活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高人文素养和专业素质。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45学时)、遥感物理基础(36学时)、摄影测量基础(72学 时)、数字图像处理(45学时)、遥感原理与应用(54学时)、遥感图像解译(36学时)、地理信息系 统原理(45学时)、GPS原理及其应用(45学时)、航空与航天数据获取(45学时);成像传感器原 理(72学时)、微波遥感(36学时)、遥感应用模型(45学时);数字摄影测量(72学时)、近景摄影 测量(45学时)、激光雷达数据处理与应用(36学时);空间数据库(54学时)、空间分析(45学 时)、网络GIS(54学时)。
示例二:地图学(56学时)、遥感原理及应用(40学时)、摄影测量学(40学时)、地理信息系 统原理(48学时)、遥感解译与制图(32学时)、遥感数字图像处理(40学时)、数字摄影测量(24 学时)、全球定位系统原理及应用(40学时)、微波遥感(40学时)、普通地质学(32学时)、自然地 理与地质学(40学时)、地质遥感(32学时)、国土资源遥感(32学时)、遥感应用模型(48学时)。
示例三:遥感原理与方法(54学时)、微波遥感(36学时)、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36 学时)、数字摄影测量(45学时)、GIS原理(45学时)、气象学与气候学(45学时)、大气物理与大 气探测(45学时)、地学数理方法(45学时)、人文地理(45学时)、自然地理(45学时)、遥感地学 分析(36学时)、大气遥感(45学时)、雷达与卫星气象学(45学时)、3S气象应用(3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测量学综合实习、数字图像处理课程实习、传感器原理课程实习、遥感 影像判读与解译实习、遥感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定量遥感基础实习、地理信息系统原理课程实 习、遥感专题图制作和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践能力:地物光谱及相关数据的野外采集、数据处理算法设计与实现、航空航天 测绘产品生产、遥感应用综合实践设计与实现、生产项目设计与管理。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能够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地质工程专业知识,运用地质工程专业标准、规范、专业技术
方法和现代工具对复杂地质工程问题提出系统的解决方案;具有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坚守职业道德规范
具有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地质工程实践中综合考虑法律、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影响;具有终身学习、自主学习能力,能够
跟踪地质工程领域发展动态,不断提升工程素养与专业应用能力;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神、沟通交流和工程项目管理能力;能够在城
建设、土木工程、能源交通、水利水电等相关领城从事地质工程项目勘察、评价、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能够成为在地质
工程及相关领域担当技术中坚或管理骨干的高级应用技术人オ

吉林大学宁夏机械类录取分数线为514分(理科)。吉林大学宁夏机械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机械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吉林大学宁夏机械类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机械类本科一批普通类-4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宁夏交通运输类录取分数线为499分(理科)。吉林大学宁夏交通运输类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交通运输类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吉林大学宁夏交通运输类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交通运输类本科一

吉林大学宁夏康复治疗学录取分数线为486分(理科)。吉林大学宁夏康复治疗学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康复治疗学理科本科一批普通类吉林大学宁夏康复治疗学招生计划2022专业名称批次类型学制人数康复治疗学本科一

2022年吉林建筑大学在宁夏招生专业有机械工程、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遥感科学与技术、地质工程、城乡规划、消防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社会工作、财务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等14个。以下是各专业

吉林大学在宁夏录取批次:2021年为本科一批,2020年为本科一批,2019年为本科一批,2018年为本科一批,2017年为本科一批。2022年吉林大学在宁夏招生专业有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少数民族预科班(预科)(经济学类)、农业机械化及其自

2022年吉林农业大学在宁夏招生专业有机械类、动物生产类、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计算机类、传播学、植物生产类等6个专业。吉林农业大学宁夏招生计划(2022年)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机械类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2计算机类-2植物生产类

2022年吉林财经大学在宁夏招生专业有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保险学、税收学、财务管理、会计学、经济统计学、审计学、保险学、金融工程、税收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等13个专业。吉林财经大学宁夏招生计划(2022年)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

2022年吉林外国语大学在宁夏招生专业有朝鲜语、阿拉伯语、会计学、汉语言文学、英语、会计学、学前教育、数字媒体技术、阿拉伯语、学前教育、朝鲜语、英语等12个专业。吉林外国语大学宁夏招生计划(2022年)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前教

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宁夏建筑消防技术录取分数线为222分(理科)。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宁夏建筑消防技术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建筑消防技术理科专科批普通类建筑消防技术文科专科批普通类吉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宁

2022年吉林建筑大学在宁夏招生专业有遥感科学与技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社会工作、土木工程、财务管理、地质工程、机械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消防工程、公共事业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工程造价、工程管理等14个专业。吉林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