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大学之一。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新中国成立后,暨南大学于1958年在广州重建,“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8年在广州复办。改革后,学校快速发展。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大学。2015年6月,学校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018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莅临暨南大学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暨南大学坚持办学特色,把学校办得更好,为海外侨胞回祖国学习、传承中华文化创造更好条件。
素有“华侨高学府”之称的暨南大学,恪守“忠信笃敬”之校训,注重以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培养造就人才。学校积极贯彻“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方针,建校至今,共培养了来自世界五大洲170多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各类人才30余万人,堪称桃李满天下。
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大学之一,暨南大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校名一直沿用的百年名校之一,全国首批试行学分制的高校,早在综合性大学里开办医学院的大学,早设立华侨华人问题研究机构的大学,早创设商科的大学……
目前,学校学科齐全,文理工医兼备,设有37个学院和研究生院、本科生院,有58个系,20个直属研究院(所);有本科专业9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4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1种;有博士后流动站19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近年来,在师生的努力下,学校学科建设和实力明显提升。目前,学校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广东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21个、广东省二级学科重点学科4个。学校的工程学、化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植物学与动物学9个学科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30个一级学科上榜,数量位列全省高校第三,其中新闻传播学获评A-,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生物学、工商管理获评B+。
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政府创办的华侨学府。“暨南”二字出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文化远播到五洲四海。学校目前是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广东省共建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中央统战部管理。
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简称华软学院)成立于2002年,2006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实施本科层次教育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以IT人才培养为特色的独立学院,是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和广州市“众创空间”(试点单位)、广东省和广州市两级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广州市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信息技术专业协作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专家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校企协同产学研创新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广东省民政厅首批5A级社会组织。学院坐落在享有“北回归线上的明珠”美誉的从化经济开发区高技术产业园,广州地铁14号线太平站就在学院正门,交通便利。华软校园景色秀美、环境怡人,一渠两湖布局雅致,丝木棉花绽放瑰伟,是师生治学读书的理想之所。
学院设有软件工程系、网络技术系、电子系、计算机系、数码媒体系、游戏系、管理系、国际经贸系、财会系、外语系等10个系,开设包括广东省特色专业软件工程、网络工程在内的3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5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15000余人。学院定位科学、理念先进、治学严谨、管理规范,自创办以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定在94%以上,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近4万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华软学院秉承“博学笃行、与时俱进”的校训精神,注重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结合,以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为立足点,重点发展包含软件工程、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电子信息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数字媒体技术、网络与新媒体、电子商务等IT类专业为主干的优势学科群,培养适应国家信息产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同时注重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实践结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下,在省内同类院校中较早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平台,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信息精英人才。自成立以来,华软学子创业团队累计获得融资金额逾亿元人民币,创新创业成功案例引起社会各界和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学IT,到华软”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华软学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面向海内外吸纳优秀人才,拥有一支数量足、结构合理、专业素质精良的师资队伍。既有来自公办高校的专家教授,也有来自海外的留学归国人员,还有来自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人才。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思维和全球视野的高端技术人才,华软学院携手国外大学联盟,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近百所知名大学联合实施“本硕连读”留学计划和交流计划。华软学院与国内国际顶尖的IT企业合作及课程嵌入,与微软合作校园IT计划,与IBM合作课程嵌入,与软件测试巨头Parasoft合建软测实验室,与苹果公司共建iOS开发实训基地,与华为共建“华为创新实验班”,使学院的教学紧贴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前沿。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质量立校、特色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建设,取得了丰硕的办学成果。在省教育厅“创新强校工程”和“民办高校质量工程”引领下,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大力提升内涵建设和育人质量。学院现有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实验教学中心、数字创意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协同育人中心(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协同育人中心),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5个省级特色专业项目,37门精品课程,73个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534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技、文化大赛,获奖数量与层次均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
当前,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将坚持自身办学特色,以服务国家和社会重大需求,以改革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加快推进内涵式发展,着力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致力于把华软学院建成一所在同类院校中具有比较优势和品牌特色的一流民办高校。
周六、日9:00--17:00
9:00--17:00
非招生期间
周一至周五
9:00--17:00
周一至周五
9:00--17:00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软件工程、软件工程(国际班)、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网络工程、网络工程(云计算创新实验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创新实验班)、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动画、网络与新媒体、环境设计、风景园林、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行政管理、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会计学、英语、日语
技校推荐
2020-01-29 12:00

应该在珠海,普高类的计算机应用技术、国际商务、工商企业管理和建筑设计技术四个专业三年均在广州校区就读,其他各科类各专业三年均在珠海校区学习、生活。

管理学院现在都是在珠海读两年,然后回广州本部再读两年了珠海校区管理学院貌似不再分具体的系了分专业

多存点钱,做准备金,然后才去想做什么事业。先为事业打好基础。

●中山大学学校简介中山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中山大学具有人文社科和理医工多学科厚实基础,不断追求学术创新,以国际视野办学,现已形成了“综合性、创新性、

我们暨大在本部和珠海学院都设有工商管理专业,两个专业之间是分开招生的。教师水平和办学质量都有差异。你报之前可要认真了解一下,如果你成绩较好,我建议报本部的工商管理。那才是暨大的名牌专业!

楼上的好像有失偏颇,不过也的确有道理。我本人就是化院的,读的是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院共有如下几个专业:化学,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理化检验),化学生物学。其中,高分子和化工是工科,其他是理科。除了应用化学(理化检验)专业以外,其他5个专业都是在大三回广州南校区(就是特沧桑的那个…)。应用化学(理化检验)专业4年全都在珠海。为什么应用化学(理化检验)专业这么特殊呢?

4年广州本部,土木工程属于理工学院。暨大理工科专业学院:生科院、理工学院和除数学系的信科院4年都在本部。信科院的数学系专业1年在珠海,3年在本部。电信院4年都在珠海,设备资源没有本部的好。

不是,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专业只有一年在珠海的,后三年都是在本部的.4年珠海软件工程的是电气信息学院,原来叫珠海学院.

广东生源全部在遵义医学院珠海校区就读。

●暨南大学学校简介暨南大学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大学之学校的前身是1906年清政府创立于南京的暨南学堂。后迁至上海,1927年更名为国立暨南大学。抗日战争期间,迁址福建建阳。1946年迁回上海,1949年8月合并于复旦大学、交通大学等高校。新中国成立后,暨南大学于1958年在广州重建,“文革”期间一度停办,1978年在广州复办。改革后,学校快速发展。1996年6月,暨南大学成为全国面向21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