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江苏海洋大学 | 吉林化工学院 |
---|---|---|
软科(综合) | 334 | 442 |
校友会(综合) | 389 | 293 |
武书连 | 446 | 622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5 | 81375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8 | 98727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3 | 103709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59 | 125355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54 | 129302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8 | 25086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9 | 29909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75 | 111348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67 | 118624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66 | 119481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64 | 121252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59 | 125355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7 | 36770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1 | 40434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432 | 29409 | 30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B段 | 353 | 48587 | 30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495 | 5552 | 335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B段 | 419 | 14038 | 335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374 | 43711 | 305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45 | 65022 | 150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A段 | 437 | 11730 | 335 |
江苏海洋大学是一所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学校创建于1985年,原名淮海大学,1989年在筹建淮海大学的基础上正式建立淮海工学院。1998-2002年期间,根据全省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总体部署,均具有50年以上办学历史的江苏盐业学校、连云港水产学校和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先后并入学校,2019年更名为江苏海洋大学。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2013年8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7年7月,我校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见招生章程
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学年5000元;
国家助学金:每生每月200-400元;
助学贷款:学校负责与地方银行联系,并协助学生办理有关贷款手续。
勤工助学:学校提供各种勤工助学岗位,每月报酬150—200元。
困难补助:学校每年给予特困生定期困难补助和临时困难补助,并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减免部分特困学生学费。
坚持以工为主,培育“大化工”专业集群,优化专业结构,促进多学科协调发展,现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级学科5个。2009年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成为全国地方普通高校首个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2015年再次通过认证并获6年有效期;2017年制药工程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并获6年有效期,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了国际实质等效,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的“第一方阵”。全日制在校学生1.65万人,专业设置涵盖理、工、经、管、文、医6个学科门类,开设48个本科专业,5个卓越计划专业、1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13个高职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个,专业硕士授权点1个,形成了硕士、本科和高职多层次办学格局。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在省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