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17 | 复合材料与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3 | 16309 |
| 2017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5 | 15799 |
| 2017 | 冶金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5 | 15799 |
| 2017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6 | 15562 |
| 2017 | 交通运输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6 | 15562 |
| 2017 |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6 | 15562 |
| 2017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8 | 15101 |
| 2017 | 车辆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9 | 14876 |
| 2017 | 法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0 | 14620 |
| 2017 | 金融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1 | 14392 |
| 2017 | 通信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2 | 14168 |
| 2017 | 人力资源管理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2 | 14168 |
| 2017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3 | 13936 |
| 2017 | 物联网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3 | 13936 |
| 2017 | 日语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3 | 13936 |
| 2017 | 电子信息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4 | 13715 |
| 2017 | 信息安全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5 | 13463 |
| 2017 | 软件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8 | 12766 |
Q1:信息安全专业的学习对象是什么?
信息安全专业属于计算机专业类。本专业侧重于对信息及网络信息系统在整个生命期内的采集、传输、储存、处理、运用过程中,研究如何利用数字计算机通信等其他各种技术、工具、手段来防御及对抗网络攻击,以保障网络空间的安全性。
由于网络信息安全是关乎国家安全和主权、社会稳定、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也是涉及国家基础设施安全、商业机密保护、个人隐私保护的重要问题。2014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成立,统筹协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及军事等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研究制定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推动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法治建设,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国家相当重视信息安全专业的发展,于2015年增设网络空间安全为一级学科,其学科与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广阔。
Q2:信息安全专业主要有哪些核心、特色课程?
江苏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开设网络安全协业、软件系统安全、信息内容安全、入侵防御技术及应用四门专业核心课程和Web应用安全、渗透测试、信息隐藏、无线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云安全等一批特色课程。
Q3:江苏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的办学水平如何?
办学10余年来,江苏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已在省内有地位、国内有名声。在全国及省内诸多会议上,宣传介绍了江苏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的情况,引起了较好的反响与共鸣,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度。
中国信息安全博士网“高端访谈”栏目报道了江苏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的办学情况,从在校生和毕业生的情况来看,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对本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专业知识普遍掌握较好,实践能力较强,出现了一批以张翼、任飞、胡向涛、邓渊浩、周智等为代表的毕业生。近5年,信息安全专业学生获中国网络技术对抗赛一等奖1项,中国网络安全攻防大赛一等奖1项,江苏省信息安全技能竞赛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并获得优秀选手奖2项。中国教育新闻网、光明网、中国IT综合门户网站、搜狐网、中国江苏网、扬子晚报等一大批网络媒体报道了江苏大学信息安全专业学生培养的做法及效果。
Q4:信息安全专业有哪些价值和功用?
信息安全专业在保障国家安全、社会安定、政府安全、企业安全、个人隐私安全等诸多层面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信息安全专业研究所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包括:① 信息人员的安全性;② 信息管理的安全性;③ 信息设施的安全性;④ 信息自身的保密性——保证信息不泄漏给未经授权的人;⑤ 信息传输的完整性——保证信息不被未经授权的篡改、插入、删除或重传;⑥ 信息的不可否认性——保证发送和接受信息的双方不能事后否认他们自己所做的操作行为;⑦ 信息的可控性——对信息和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管理, 防止非法用户利用信息和信息系统;⑧ 信息的可用性——保证信息和信息系统确实能为授权者所用, 防止由于计算机病毒或其他入侵行为造成系统的拒绝服务等。总的来说,信息安全主要是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保证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确保网络服务不中断等。
Q5:信息安全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信息安全的前提就是要喜爱信息安全技术,对相关知识和技术怀有强烈的好奇心。
作为走在科学时代前沿的新兴学科,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潮流也促使信息安全技术具有独特的创新性,渗透于社会、工作、生活各个方面的新兴安全创新技术喷涌而出。为适应充满挑战的创新,就需要学生具备快速学习和吸收知识的能力。因此要求学生既有创新思维,又脚踏实地,以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投身于专业领域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之中,同时还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Q6:信息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江苏大学信息安全专业旨在培养遵守信息安全政策法规,拥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具备自然科学、人文社会、信息科学和经济管理的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系统分析与开发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信息安全相关领域专门人才。毕业后可以从事网络安全与应用安全的工程技术开发或管理等工作。经过3-5年的实践锻炼,能够成为信息安全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或管理骨干。
Q7:在信息安全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首先,许多同学最初对计算机思维的理解感到困惑,难以想象仅靠“0”和“1”两个数字就能完成诸多复杂庞大的处理。但在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后,便能逐渐理解并体会计算机思维而感受到计算机世界的奇妙。
然后,由于信息安全相关知识纷繁复杂,例如在以下几个方面:① 如何处理系统基本功能与信息安全功能之间的关系;② 如何协调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设施和信息内容等方方面面的安全性;③ 如何实现信息自身的保密性、信息传输的完整性、信息的不可否认性、信息的可控性和信息的可用性等,有些同学会感到无所适从。但如果理解了“皮”与“毛”的关系、系统安全性的“木桶理论”和系统崩溃的“气球原则”,抓住无论遭到偶然或恶意原因的攻击,系统仍能保证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这一信息安全的根本,学生便能克服遇到的困难。
另外,本专业设立了多门全英文或双语课程,对刚进入信息安全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大量的英语阅读可能会感到有些吃力。但是,信息安全技术发展迅速,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技术进展,良好的英文基础是把握当代科技发展前沿的重要条件。
Q8: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信息安全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信息安全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即需保证信息的保密性、真实性、完整性、未授权拷贝和所寄生系统的安全性。信息安全本身包括的范围很大,其中包括如何防范商业企业机密泄露、防范青少年对不良信息的浏览、防范个人信息的泄露等。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安全体系是保证信息安全的关键,包括计算机安全操作系统、各种安全协议、安全机制(数字签名、消息认证、数据加密等),直至安全系统,只要存在安全漏洞就会威胁全局安全。所有这些都需要有信息安全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Q9:信息安全专业的毕业生,大致工作区域是哪里?
江苏大学信息安全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就业区域有长江三角洲、京津冀及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就业城市有沪宁线沿线城市、北京、杭州等城市。
Q10:信息安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哪些行业?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信息安全的专业研发公司、国家公安/安全部门、计算机软件及系统应用开发公司、电子信息类相关企业等就业,就业单位包括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大中型国有企业/外企、中等规模民营/私营企业等,也可继续攻读研究生进一步深造。
Q1: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内容是什么?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教育部将原属于电子信息科学类的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与原属于电气信息类的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光电信息工程、光电子材料与器件5个专业有机整合而成。本专业的主要学习(研究)内容包括:① 光学/光电仪器——作为视觉功能的延伸(图像视觉的延伸)的工具。它包括光学/光电仪器的结构设计、光学镜头与系统设计及其工艺,以及各种专用光学仪器设计,如军用光学仪器、测量光学仪器、天文光学仪器、物理光学仪器等。② 光子学技术——利用光子原理或光电相互转换原理的器件和技术。它包括各种激光器、光电器件及红外探测器、光电成像器件等,红外与夜视技术、超高速摄影、发光光源、短波及X射线光学等。③ 信息光学技术——主要研究光信息的产生、传输、处理及图像显示技术。它包括光信息及图像处理术、图像及模式自动识别、全息术、自适应光学技术、光传输及通信技术、光学遥感技术等。④ 光应用技术及工程——主要研究光能应用、光加工及有关工程。它包括激光加工(工业)、激光核聚变、光武器工程、照明工程、光伏与光能源工程、光学材料、薄膜工艺、特殊光器件、光刻技术(用于微电子技术)、微机械中的微光学技术等。通俗地讲,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就是研究如何将光造福于人类的专业。
Q2:为什么要选择本专业?
光电信息技术是21世纪信息技术的支柱,在技术发达国家,与光电信息技术相关产业的产值已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一半以上。在中国,近年来光电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突飞猛进,光电产品也已广泛应用于制造、通信、信息、生物医疗、能源、国防等领域。随着国家技术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光电产品总量、光电产品性能的要求也随之迅猛增加。这就需要高校科研院所,为社会和国家提供更多的基础知识扎实、光学专业知识全面、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强的光电高级专门人才。
因此,选择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有很好的就业前景和发展前景。
Q3:本专业主要有哪些核心、特色课程?
江苏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着“将江苏大学优势研究方向和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专业课程设置。本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光学、傅里叶光学、信息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子学、光电测试技术、光纤通信、激光器件设计、光学系统设计、光通信器件设计、强激光加工技术与应用等。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发展,本专业围绕光学系统设计和激光器件的设计应用等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课程群,其中围绕光学系统设计的课程群包括光学、光学系统设计、CodeV应用、Lightools应用等;围绕激光器件设计应用的课程群包括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激光器件设计、强激光加工技术与应用等。
Q4:本专业的办学水平如何?
江苏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经过十余年的建设,本专业已经拥有了一支良好的专业师资队伍,相关教学软硬件设施齐全。现有教职工近20人,其中江苏省“333”工程人才1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人才1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4人,教授、副教授13人,博导、硕导14人。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比例达到100%,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8人。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光子制造科学与技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激光冲击波加工技术”机械工业重点实验室、“江苏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工业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充分满足了专业实践要求。江苏大学工程学科拥有光学工程学术型硕士点1个,专业型硕士点1个。此外,与光学工程关联的学位授予点还有电子与通信工程、物理电子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机械电子工程等多个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
Q5:哪些同学特别适合学习本专业?
对光电仪器、激光技术、光电信息处理、光电检测及光能利用等感兴趣的同学,适合学习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
Q6:本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要求学生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喜爱学习与光学、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相关的课程,喜欢科学实验和实践动手,具有深入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
Q7: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旨在通过四年的大学学习,让学生成为一名与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相关的工程师。具体来说,毕业后学生能够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科研部门、高等院校从事光学系统与光电子器件设计、光电检测、光电信息工程、激光技术与应用等领域的生产制造、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
Q8:在本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光电专业具有较强的理科特征,专业课程中设置有“光学”“傅里叶光学”“电磁场与波”“光电子学”等重要专业基础课程,这些课程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本专业的设计、实践类课程,均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光线踪迹和一些光学现象很微妙,只有在理论指导下的动手实践才会取得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光学系统设计,需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反复仿真、计算各种像差及分析像差产生原因等,如果不够细心就很难实现光学系统的优化设计。
不过,只要同学们拥有强烈的求知欲、不服输的决心和持久的恒心,所谓的“困难”都可以克服。
Q9:社会上对本专业存在的认识误区是什么?
对于光学,人们可能会想到磨玻璃透镜、照相机镜头这些“传统”光学部件。其实,光电专业研究的领域非常广阔,既高端又接地气。太多的世界之最由光电技术实现,如看得最远的望远镜、看得最小的显微镜、能量密度最大的激光器、测量精度最高和检测最灵敏的光电传感器等;光电产品又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如相机镜头、手机镜头、DVD、3D电影、液晶电视等。
Q10: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本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可以说最尖端的研究、最炫酷的展示、最新的生活方式都离不开光电技术。理、工、农、医各专业的先进实验室都离不开尖端的光学仪器。嫦娥、神舟飞船、各类尖端武器需要由光电设备作为它们的眼睛来观测、瞄准、导航。奥运会、春晚的舞台应用大量的光电技术实现艺术家的创作思想。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发送一条微信就涉及手机摄像头、液晶显示屏、手机屏背后的LED照明器件,信号从手机发出后要经过光纤传输、传输过程中需要光信息存储等。利用工业机器人实现金属、非金属材料的激光切割、焊接和加工。人们用光电技术测量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PM2.5),用光谱技术测试各种有毒、有害物质。用光电摄像头和激光雷达作为“眼睛”实现汽车的自动驾驶。更多、更酷的各种新的光电技术与应用正在等待着你们未来去发明、创造与实现。
Q11:本专业毕业生大致工作区域是哪里?
光电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因此,本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区域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及以中国的“光谷”——武汉为中心的华中地区。
本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相关行业欢迎,在薪酬待遇等方面优势明显。
Q12: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就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能在光学系统与光电子器件设计、光电测试、平板显示、激光加工和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以及各类光电信息企业从事科学研究,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和科技管理等工作。
Q13:本专业的深造途径有哪些?
本学科及相近学科设有光学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物理电子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机械电子工程等多个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一支全部由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导师、教授、副教授、讲师组成的师资队伍,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成绩优秀者可以提前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同时,江苏大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与加拿大罗里尔大学(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加拿大滑铁卢大学(University of Waterloo)和美国新英格兰视光学院(The New England College of Optometry)建立了学生联合培养合作,条件合格的学生可于大四后出国学习及进一步深造,相关学生可同时获得江苏大学和相应外国高校的硕士或博士学位。
此外,本专业第四年均有30%以上的学生考上浙江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等学校的研究生。
Q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信息的获取、存贮、变换、传输及应用均与电子技术密切相关,电子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研究电能的变换处理、信息的处理及支撑信息处理的物理器件——大规模集成电路,主要学习电路及电子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信息电子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江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偏弱电方向。
信号与信息处理是本专业的一大方向,如雷达信号的合成、图像的各种变换、CT扫描、车牌、人脸、指纹识别等,这些都是本专业所研究的对象。另外,在各种电子产品中广泛应用的集成电路技术、通信技术也都是本专业的研究对象。
Q2:本专业主要有哪些核心、特色课程?
本专业的特色核心课程有电路理论系列课程、电子技术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通信原理及应用、信息理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程序设计等。
Q3:本专业的办学水平如何?
本专业是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拥有教授6名,副教授15名,师资队伍教学水平高、学术能力强,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门。
Q4:本专业有哪些价值与功用?
从工程应用角度来看,本专业适用的领域有:① 数字电子线路:从事单片机、数字逻辑电路、微机接口的开发;② 通信:一个分支是工程设计、施工、调试(基站、机房等),另一个分支是开发,开发平台从ARM、DSP到Linux、Unix;③ 多媒体:包括各种音频、视频编码、解码,开发平台主要是ARM、DSP等;④ 电源:包括线性电源、开关电源、变压器等,电源是任何电路中必不可少的部分;⑤ 信号处理:包括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如雷达信号的合成、图像的各种变换、CT扫描、车牌、人脸、指纹识别等。这些行业都是当前比较热门的行业,所以本专业的学习具有极高的价值功用。
Q5:哪些同学特别适合学习本专业?
本专业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特别适合有创新精神、逻辑能力较强,对计算机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信号检测技术等感兴趣的学生,尤其是数学、物理基础较好的学生特别适合学习本专业。
Q6:本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由于电子行业发展很快,为了跟踪本专业领域国内外的最新发展本专业的学生必须有良好的英语水平。同时,学生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数学、物理基础。
另外,学会自己动手设计对本专业的学习十分有益。我们希望学生喜欢动手,有自己的想法,有创新思维。电气学院也开设了相关的创新课程和培养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大学生科研立项活动与参与国家、省级电子设计大赛,学生可以在这些环节中尝试电子产品的研发。
Q7: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是电子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宽口径专业,以计算机科学技术、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为主干学科。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外语水平,具备科学、创造性思维方法及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掌握电子、通信、计算机方面的学科基础知识,能从事信息的获取、处理、传输、变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微电子产品与设备、计算机应用系统、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Q8:在本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涉及的知识领域较广,数学、物理是最重要的基础课程,所以数学、物理基础薄弱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可能会感到困难。
Q9:社会上对本专业存在的认识误区是什么?
社会上有人可能会认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是学习电子信息纯偏软的专业,其实不同的学校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是不一样的。有些学校偏重电子技术或者嵌入式系统,也有些学校偏于通信工程。江苏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既培养学生的硬件电子技能,又培育学生的软件通信技术,这也顺应了当前人才市场需求。
Q10: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本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知识应用面很广,例如,变频家电、节能灯等产品就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在电器设计、电能运用领域的突破。电源的应用与开发,如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计算机和手机等IT设备供电,以及各种信号处理及电子产品设计等,都需要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Q11:本专业毕业生的大致工作区域是哪里?
由于电子产业在我国的广州、上海、江苏等发达地区比较集中,本专业的学生大致工作区域分布在广州、深圳、上海、苏州、无锡、常州等大中型城市,以及其它国内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Q12: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就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目前国内外发展最迅速的领域,在制订面向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战略计划中,我国把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发展列于首位。毕业生就业范围广,不受行业限制,近3年毕业生在全国各类人才需求中一直稳居前列,就业率超过90%。毕业生可以在IT行业、邮电、通信、金融、电力部门及电子信息与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科研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还可以在政府机关和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从事电子信息系统的维护管理工作。另外,毕业生可报考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Q1: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仪器仪表领域的一个大类专业,主要利用现代物理学和电子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验手段,研究对各种物理量进行检测、计量、监测和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探求新的测量方法,设计新的测控仪器与系统。
Q2:为什么要选择本专业?
随着以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仪器仪表生产大国,但大部分仪器仪表属于中低档产品,高端大型仪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科学研究、国防建设及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我国正处在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战略转型阶段,对高端仪器仪表的需求与日俱增。《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指出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开展重大科研仪器设备自主研制。我国仪器仪表产业将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社会急需大量的具有创新研发、制造、使用和管理现代高端仪器能力的测控技术与仪器学科专业人才。选择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大有作为。
Q3:本专业主要有哪些核心、特色课程?
本专业的核心、特色课程主要包括模拟/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微机系统与接口、软件开发技术、控制工程基础、精密机械设计基础、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传感器技术、测控电路、微机测控系统设计、智能仪器设计等。
Q4:本专业的办学水平如何?
江苏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2017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经过近20年的建设,本专业已经拥有了一支良好的专业师资队伍,相关教学软硬件设施齐全。
本专业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78.6%,具有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近50%,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达85.7%,其中正高职称39.3%。担任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协助委员、江苏省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等相关学术职务6人次。有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各1人,校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教师6人,拥有省校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党员、优秀教师、十佳青年教职工和新长征突击手等个人荣誉10余人次,聘请了20余位高水平学者、企业专家为兼职或产业教授。
本专业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含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实验室)和中央与地方共建优势学科实验室(含仪器学科实验室),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建立了大学生创新基地和智能车创新社团。与美国NI等公司合作建立了4个校企联合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建立了10余家校企产学研合作工程技术中心,30余个省级企业研究生工作站与实践基地,为培养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条件。
本专业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并依托优势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在现代测试系统与仪器、系统监测与智能控制、新型传感与无损检测等方面形成优势与特色,完成和正在承担各类项目130余项,科研总经费达400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课题50余项;申请授权发明专利150余件,国际PCT专利10余件;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三大检索2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科技发明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奖20余项。
Q5:本专业有哪些价值与功用?
“没有测量就没有科学”,测控技术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器仪表是国民经济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国防军事的“战斗力”、日常生活及法制法规中的“物化法官”,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军事技术、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富含高新技术的测量仪器作为信息技术的源头是信息流中的重要一环,现代仪器仪表的发展水平是国家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人才变得越来越重要,其价值与功用不可估量。
Q6:哪些同学特别适合学习本专业?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同学特别适合学习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① 对电学、测控技术、系统设计、微机应用等理工科感兴趣的同学;② 具有管理协调能力,综合素质较高的同学;③ 数学、物理基础好,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及责任感强的同学。
Q7:本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学生需要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及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要求学生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和吃苦耐劳的高尚品德。
Q8: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宽厚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基本理论及工程知识,具有测量控制与仪器领域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综合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工程技术人才。
学生在毕业5年后能在仪器仪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行业或领域从事与测控技术与仪器相关的系统设计、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产品检验、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胜任工程师岗位,成为生产技术管理骨干。
Q9:在本专业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以培养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为特色,所学课程多,知识面广,涉及机械、电子、光学、计算机、控制和仪器仪表等学科领域,部分同学可能会感到学习困难。但只要在大学期间按照先后衔接关系循序渐进的课程安排,刻苦学习,踏实前行,就能克服任何困难,成为本专业合格的毕业生。
Q10:社会上对本专业存在的认识误区是什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源于天津大学、浙江大学1952年开办的精密机械仪器专业和光学仪器专业。在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只设立“测控技术与仪器”一个本科专业,它覆盖了原来的精密仪器、光学技术与光电仪器、检测技术及仪器、电子仪器及测量技术、几何量计量测试、热工计量测试、力学计量测试、光学计量测试、无线电计量测试、检测技术与精密仪器、分析仪器11个专业。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由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的重要里程碑。由此,社会上对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新名称了解不够,在其内涵认识上存在误区。
Q11: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本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仪器仪表作为对信息进行采集、测量、处理和控制的重要手段和设备,已成为推动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目前大部分国产仪器仪表在产品的可靠性、功能、智能化程度等方面都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对仪器仪表的需求量的50%是由进口产品满足的,大型高精度的仪器仪表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因此,必须大力提升我国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研制、开发、制造能力。结合测控技术的深化研究,大力推进新技术、新工艺在仪器仪表中的应用研究,掌握各类仪器仪表的设计、生产工艺等关键技术,满足国民经济、人民健康和国防安全等方面对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的需求,减少进口,扩大出口,缩短我国的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产业总体水平与国际水平的差距。面对这些问题,必须依赖大力加快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人才的培养来解决。
Q12:本专业毕业生大致工作区域是哪里?
华东、华南等工业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是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区域。本专业近3届毕业生选择在上海、浙江、江苏等经济发达省份就业的约占30%;在京津地区、重庆、济南、大连、沈阳、武汉、哈尔滨等中心城市、工业发达城市就业的约占30%。本专业毕业生具备江苏大学“肯干、能干、实干”的优秀品格,社会声誉高,广泛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达100%。
Q13: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就业?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是仪器仪表、电子信息、机电装备、汽车等行业,在这些行业中从事与测量控制及仪器领域相关的系统设计、技术开发、工程应用、产品质量检验、生产工艺及组织管理等工作,成为技术或生产管理骨干。
Q14:本专业的深造途径有哪些?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是光、机、电、仪等学科相结合的专业,江苏大学本专业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予权(含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仪器及机械学术型硕士点;仪器仪表工程专业型硕士点),同时本校拥有机械电子工程、检测技术及自动化装置等与本专业相近的学科,为学生进一步考研深造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成绩优秀者可以提前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 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 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 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 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5.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6.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
8.了解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 精神;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 微波技术、通信原理、通信网理论基础、现代通信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分析基础(32学时)、电子电路基础(48学时)、通信电子电路(32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48学时)、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微处理器与 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随机信号分析(3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64学时)、 通信原理(64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48学时)、通信网理论基础(32学时)、现代通信技术(64 学时)。
示例二:电路分析基础(72学时)、电子线路基础(72学时)、高频电子线路(64学时)、数字 逻辑电路(64学时)、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64学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32学时)、微型计算机 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信号与系统(7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学时)、通信原理(72学 时)、电磁场与电磁波(64学时)、通信网(32学时)、通信概论(32学时)、移动通信(32学时)、光 纤通信(32学时)、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通信电子电路(48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64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56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C++(32学时)、 数据结构(40学时)、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 学时)、通信原理(80学时)、电磁场与传输理论(64学时)、通信网基础(56学时)、无线通信原理 (32学时)、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现代通信技术实验、专业综 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2019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旅游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9分,英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2分,船舶与海洋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3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4分,物流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5分。江苏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2020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船舶与海洋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398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6分,旅游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8分,物流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38分,英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39分。江苏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2021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船舶与海洋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02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5分,旅游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8分,物流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9分,英语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38分。江苏

2021年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上海市招生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语种不限)、船舶与海洋工程(语种不限)、物流管理(语种不限)、英语(语种不限)、旅游管理(语种不限)等5个专业。2021年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上海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

2021年江苏科技大学上海市招生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语种不限)、海洋工程类(含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语种不限)、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语种不限)、旅游管理(语种不限)、生物工程(语种不限)、应用统计学(语种不限)、轮机工

江苏科技大学2018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焊接技术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47分,轮机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49分,信息与计算科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50分,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50分,应用统计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51分,计

江苏科技大学2019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1分,轮机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48分,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49分,船舶与海洋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50分,焊接技术与工程综

江苏科技大学2020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轮机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2分,海洋工程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4分,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8分,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9分,材料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2

江苏科技大学2021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02分,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与技术)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30分,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32分,轮机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

江苏科技大学2017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复合材料与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93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95分,冶金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95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96分,交通运输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96分,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