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工程力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2021 | 512(工程力学(在镇江校区学习)) | 527(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
| 年份 | 工程力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 2020 | 355 | 357 |
| 2019 | 350 | 354 |
| 2018 | 340 | 344 |
| 2017 | 332 | 336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 工程力学专业的基础理论以及计算技术与实验技能,能够在有关工程领域中从事与力学问题相 关的工程设计与分析、技术开发及技术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工程力学及相关 专业的高层次研究人才或高校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必要的工程技能训 练,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现代实验技术手段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
2.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3.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
4.具有较系统的工程力学专业基础知识,较扎实的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力学建 模的能力;
5.具有初步的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了解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
6.具有初步的与力学有关的工程计算与分析能力,以及大型工程软件的应用与开发的 能力;
7.具有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发展潜力;
8.具有外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及查阅外文科技文献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
核心知识领域: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实验力学、计算力学、振动力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综合大作业或小论文,金工实习、与应用背景有关的专业认 识实习以及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固体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动力学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0802 机械类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河北 | 工程力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 山西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 江苏 | 工程力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8 | (0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山东 | 工程力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 河南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 广西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 四川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 贵州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7 | ||
| 甘肃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北京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7800元)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0 | 28775 | (02) | 物理必选 |
| 河北 | 工程力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7 | 38272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 574 | 26972 | ||||||
| 山西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23 | 26369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 526 | 25129 | ||||||
| 辽宁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7 | 16622 | ||
| 吉林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23 | 10723 | ||
| 黑龙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19 | 12835 | ||
| 江苏 | 工程力学(在镇江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2 | 74060 | (06)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 527 | 58849 | (06)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安徽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78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0 | 28054 | ||
| 福建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5 | 18242 | 2769(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江西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2 | 22969 | ||
| 山东 | 工程力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56 | 52973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 575 | 34192 | ||||||
| 河南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74 | 47907 | ||
| 广东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江苏省镇江市)(嵌入式培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0 | 59150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广西 | 工程力学(58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4 | 26246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7800元/年) | 542 | 18851 | ||||||
| 四川 | 工程力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5 | 51411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575 | 35954 | ||||||
| 贵州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92 | 29844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嵌入式培养) | 503 | 25062 | ||||||
| 甘肃 | 工程力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485 | 18349 |

江苏科技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工程力学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

江苏科技大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工程力学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和

江苏科技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政治学与行政学和工程力学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政治学与行政学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政治学与行政学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

江苏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工程力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工程力学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工程力学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工程力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工程力学这二个专业,

江苏大学工程力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程力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程力学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工程力学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程力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二个

江苏科技大学工程力学和海洋工程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程力学和海洋工程与技术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程力学就业前景和海洋工程与技术就业前景,工程力学专业介绍和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程力学和海洋工程与技术这二个专业,

江苏科技大学工程力学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程力学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程力学就业前景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工程力学专业介绍和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程力学和电子信息科

江苏科技大学工程力学和焊接技术与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程力学和焊接技术与工程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程力学就业前景和焊接技术与工程就业前景,工程力学专业介绍和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程力学和焊接技术与工程这二个专业,

江苏科技大学工程力学和测控技术与仪器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程力学和测控技术与仪器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程力学就业前景和测控技术与仪器就业前景,工程力学专业介绍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程力学和测控技术与仪器这二个专业,

江苏科技大学工程力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程力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江苏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程力学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工程力学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程力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