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江苏科技大学 | 贵州师范大学 |
|---|---|---|
| 软科(综合) | 147 | 260 |
| 校友会(综合) | 211 | 216 |
| 武书连 | 177 | 279 |
| US排名 | 1141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0 | 65895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2 | 74060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1 | 75086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10 | 76138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8 | 78264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67 | 118624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25 | 147158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93 | 93632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5 | 21593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9 | 24591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9 | 24591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04 | 38612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14 | 32763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86 | 100777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472 | 114100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6 | 21087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99 | 26725 | 45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83 | 33846 | 45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66 | 7939 | 556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493 | 29334 | 456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493 | 29038 | 45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438 | 61078 | 367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378 | 117220 | 367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批 | 577 | 6023 | 556 | |
| 2021 | 普通类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577 | 6021 | 556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二批 | 547 | 12222 | 479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 | 483 | 40459 | 479 |
江苏科技大学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是一所以工为主、特色鲜明、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学校始终坚持“育人为本、责任为先、公平为上、学术为魂”的办学理念,秉承“笃学明德、经世致用”的校训,强化“船舶、海洋、蚕桑”三大特色,以服务国家海洋强国、造船强国战略需求和社会进步为己任,努力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
贵州师范大学的前身——“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创建于1941年,是当时全国八所国立师范学院之一。建校之初,以王克仁、齐泮林、曾景、萧文灿、王佩芬、朱厚锟、尹炎武、李独清、李锐夫、杨宪益、姚奠中、夏元瑮、谢六逸、谭戒甫、向义、熊铭青、郝新吾、汤炳正、赵咸云、梁祖荫等为代表的一批知名学者来校任教。他们艰苦办学,传薪继火,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50年10月更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54年10月教育部委托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贵阳师范学院,11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接管学院;1985年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4年原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并入;2006年被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高校计划”,与厦门大学结成对口支援关系;2013年7月正式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2015年成为教育部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等学校;2016年与兰州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启双方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的新局面;2017年成为贵州目前唯一一所进入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的高校。
根据《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春季学期教育精准扶贫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黔教办助〔2018〕27号),我校录取的贵州籍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在开学报到时可享受“本科3830元/生年的标准免除学费,学校只收取超出以上标准的部分”的资助政策。入学后提交申请材料,经教育厅和省扶贫办审核后,确定最终资助名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