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性别(近期照片)考生号名族身份证号所在中学联系电话手机申请文化联测免试条件(请打勾)学业水平测试有一门达到 或及以上等级高中阶段获得县(区)级以上比赛获奖或二级以上(含二级)运动员级别高中阶段获得县(区)级以上“优秀团员”、“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或奖励高中阶段获得由县(区)级及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的科技、发明、创新等大赛三等奖及以上考生承诺以上信息本人已审核无误,并郑重承诺所有信息真实有效,否则责任自负。学生签名: 家长签名: 2017年 月 日所在中学审核意见 (盖章): 2017年 月 日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审核意见 (盖章): 2017年 月 日 招生范围及对象 已参加2017年普通高考报名的学生,其中,报考文理类专业的,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成绩须达到4C1合格,报考艺术类专业考生必须通过艺术类省统考,且7门必修科目测试等级中D级不能超过3门(技术科目测试不合格视为D级)。未参加普通高考报名或学业水平必修科目测试成绩不符合报考要求的考生,须在1月15日前,到户籍所在地县(市、区)招办办理高考补报名或相关必修科目测试补报名手续。 学校简介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由原连云港教育学院、海州师范学校与连云港师范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后连云港市经济管理干部学校于2002年并入。2011年与江苏师范大学合作建办江苏师范大学连云港校区。学校前身为1914年建校的“江苏省立第八师范”,至今已有百年办学历史,培养了近10万名致力于苏北乃至全国基础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和各方面杰出人才。毕业生中涌现出一大批教育专家和知名学者,如著名心理学家朱智贤教授,著名教育家刘百川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口海岸专家陈吉余教授等。学校是海属地区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其创建者李超时在师生中发展了许多党员,连云港市第一位女共产党员吕继英、原江苏省省长惠浴宇、原中纪委副书记陈伟达等都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学校占地近千亩,规划建设面积40万平方米,已建成面积23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8925人,其中本科生2617人。图书馆藏纸质图书82万册,开通学术资源电子数据库15个。现有教职工526人(专任教师403人),其中正高职称52人,副高职称205人,高级职称占比为63.8%;现有博士15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65.3%。教师先后有5人获曾宪梓教师奖,1人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市“十大社科名家”2人,市级教学名师5人,1人获连云港市青年科技奖;21人入选省“333”人才培养工程,24人入选省高校“青蓝工程”,2人成为省“六大人才高峰”项目资助对象;4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贴,81人次入选连云港市“521”人才培养工程。学校现有10个二级学院,共设37个专科专业,与江苏师范大学合办13个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以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为主要特色,以文化艺术、旅游管理等为区域性优势专业的专业格局。学前教育专业被列入江苏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项目,美术教育专业为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小学教育、美术教育等6个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儿童教育与发展”等3个专业群被确立为省重点专业群,“应用电子技术”等2个专业被确立为国家财政重点扶持专业,“语文教学论”等5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拥有以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专业为主体的省高等职业院校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建有“生化制药”“旅游管理”2个省级实训基地;拥有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项省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学校现有校内实验实训中心27个,实验实训室147个,其中省级实验实训基地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基地1个,另有校外实训基地116个。2012-2016年,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市厅级科研项目158项;获省教学成果奖4项,省部级科研奖励8项,市厅级科研奖励94项。教师公开出版论著及教材52部;在省级及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46篇,其中中文核心219篇,SCI、EI、CSSCI收录77篇。近年来,学生在江苏省师范生基本功大赛、职业技能比赛和大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评比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优秀学生被评为2012年度江苏省大学生年度十大人物,2015年、2016年,有5名学生获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连续几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和社会美誉度不断提高。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外多所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与加拿大、韩国、俄罗斯、美国等国高校开展多个合作办学和交换生项目,选派优秀师生赴国外进行学习交流和深造。近几年,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力开展合作办学,招收韩国、美国、俄罗斯、阿富汗、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蒙古等国学生来我校学习汉语。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诗教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高校创先争优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先进集体、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优秀基地、连云港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连云港市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等荣誉称号。全体师生正以敬业乐群的工作热情,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富有特色的应用型本科师范院校而努力奋斗! |

学院简介外语与商务学院是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与对外需求,2015年由原外语与经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合并建立。现有英语教育(本科)、商务英语、报关与国际货运、旅游英语、应用韩语、旅游管理(本/专科)、酒店管理、旅游管理3+2、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本/专科)、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公共外语13个专业。学院拥有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专任教师63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9人;省“333

报名流程1、网上报名:时间为2019年10月1日-14日,报名网址为http://szbm.。考生使用手机号码注册,在填写必要的个人信息后,可自主选择一所院校报名,并且选择该校的第一志愿专业和服从志愿专业各一个。2、现场确认:(1)学前教育专业考生持身份证原件、复印件,户口簿原件、复印件;相关学历证书原件、复印件;省内公办幼儿园和有办学许可的民办幼儿园在职专任教师证明(截止到20

报名方式1.网上报名:考生可登陆我校招生网(http://zs./)或江苏省教育考试院网站(http://www.),按照流程填报信息,使用网银支付文化联合测试费,支付成功即报名完成。申请文化联测免试的考生可对照免试条件自主决定是否支付文化联合测试费。2.现场报名:考生可以自己或委托他人于1月18日前到我校办理现场报名手续,委托他人报名须提供考生本人身份证及委托人

学院简介初等教育学院成立于2012年,前身为初等教育系,是在连云港市中等师范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迄今已有百年的小学教师教育历史。学院现有小学教育、青少年工作与管理、营养与食品卫生3个专业。其中,小学教育专业为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拥有省优秀教学团队、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各1个,在校生1500余人。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9人;硕士

联系方式学校地址: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圣湖路28号邮政编码:222000招生热线:0518-0518-学校网址:http://www./招生网址:http://zs./招办邮箱:lygszzs@来校路线:1.连云港火车东站:乘坐B12(BRT)路到达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站点下,向西步行450米即到达学校大门。2.汽车总站:乘坐15路公交车到连云港

学费序号专业名称本、专科学费标准(元/生、年)学院简介国际教育学院是学校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依托外语学科和相关优势专业而建立的二级学院,负责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开展各类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负责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海外本科直通车”项目、国际交换生项目、留学生项目和港澳台学生项目的招生宣传和外方教学管理等工作。学院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落实教育国际化的战略,扎实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建

专业介绍1.小学教育(专业代码:040107)培养目标:本专业是我校与江苏师范大学联合办学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现代教育理论基础扎实,教育技能熟练,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的小学教师。素质要求:系统掌握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具备从事小学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审美素养,有较强的分析问

学费序号专业名称本、专科学费标准(元/生、年)学院简介经过近四十年的砥砺前行,外语与商务学院秉承“语言沟通世界,学习创造未来”的院训,致力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对外需求的紧缺人才。学院在外语、经济管理等传统优势专业的基础上,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设置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新专业,设有商务英语、应用英语、应用韩语、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电子

学费序号专业名称本、专科学费标准(元/生、年)专业介绍学前教育(师范)(专业代码:040106)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身心健康,现代教育理论基础扎实,学前教育技能熟练,能够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幼儿教师、学前教育管理工作者、学前教育研究者以及相关部门的专业人才。专业资格证书: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建有省内一流的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拥有多间电钢琴教

招生范围及对象已参加2019年普通高考报名,且符合院校报名条件的高中教育阶段毕业生均可报考。其中,报考文科类和理科类专业的考生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成绩均须达到合格(或C级及以上等级);报考体育类和艺术类专业的考生七门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成绩中不合格科目不超过三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不符合要求的考生,可于高职院校提前招生报名开始前,到户籍所在县(市、区)招办办理相关必测科目考试补报名手续,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