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建筑工程技术 | 2021 | 理科 | -/354(专科批) | -/327(专科批) |
建筑工程技术(中外合作)(中外合作办学) | 2021 | 理科 | -/334(专科批) | -/327(专科批) |
建筑工程技术 | 2021 | 文科 | -/374(专科批) | -/372(专科批) |
建筑工程技术(中外合作)(中外合作办学) | 2021 | 文科 | -/347(专科批) | -/372(专科批) |
建筑工程技术 | 2019 | 理科 | -/217(专科批) | -/124(专科批) |
建筑工程技术 | 2019 | 文科 | -/341(专科批) | -/187(专科批) |
建筑工程技术 | 2017 | 理科 | -/283(专科批) | -/224(专科批) |
专业优势:央财支持专业对接产业项目重点建设专业、校省级骨干专业建设立项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面向建筑行业建设,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知识,从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的紧缺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能力结构:能完成BIM的建模、基于BIM的施工管理,建筑工程设计与技术管理的能力;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能力,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能力,工程测量、工程监理、工程预决算,及装配式工程施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专业师资条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有专任教师8人,实验室专职教师2人,有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学历9人。90%以上是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注册一级建造师4人,注册监理工程师2人,注册房地产估价师2人,注册二级建造师4人,注册二级结构工程师1人,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
主干课程:建筑材料,建筑绘图与识图,房屋构造,建筑力学与结构分析,建筑工程测量,地基与基础,建筑施工技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管理软件、建筑BIM技术与应用等。
专业实习实训条件: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现建有建筑施工技术实训室(十里校区)、建筑工程测量实训室、建筑BIM实训室、建筑材料性能检测实训室、建筑沙盘实训等多个实训室,建筑施工技术工种实训中心规划建设中(濂溪校区)。
比赛获奖情况:2015年至2016年间,参加江西省教育厅主办的“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工程测量”项目,获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
2015年至2016年间,参加江西省教育厅主办的“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施工沙盘大赛”项目,获得三等奖3项。
2015年至2017年间,参加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主办的“广联达杯BIM施工管理沙盘及软件应用大赛”项目,获得三等奖6项。
2016年,参加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主办的“第七届全国中、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技能大赛”项目,获得一等1项、三等2项。
2017年,参加江西省教育厅主办的“2017“飞尚杯”第二届江西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项目,获得三等1项。
可考证书:施工员证、材料员证、质检员证、资料员证、安全员证、英语、计算机等级证等。
就业方向:施工员、资料员、材料员、质检员、安全员等。
部分就业单位:毕业生主要在建筑施工企业、建材生产加工企业、房地产开发公司、监理公司、甲方基建部门、结构设计事务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项目组织、现场施工管理、质量验收、施工安全、材料检测、技术资料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与管理工作。主要的就业单位有深圳市招商港湾集团有限公司、南昌市瑞贤测绘有限公司、上海中冶建工集团、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七建设公司、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中铁十八局等单位就业。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江西 | 建筑工程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4 |
建筑工程技术(中外合作)(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334 | |||
建筑工程技术 | 文科 | 普通类 | 374 | ||
建筑工程技术(中外合作)(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347 | |||
安徽 | 建筑工程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28 |
浙江 | 建筑工程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428 |
【培养目标】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教育部国家骨干院校建设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群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具有专业识图能力、施工测量能力、施工技术应用能力、工程成本控制和结算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适应建筑施工一线需要的技术、管理等相应职业岗位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工程测量、建筑CAD、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施工、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综合应用实务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主要面向建筑施工企业,可从事工程项目组织、现场施工管理、质量验收、施工安全、材料检测、技术资料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的技术工作,也可在建设单位、建设管理部门、监理、设计和物业管理单位从事技术及管理工作。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地处人文深厚、风景秀丽的江西省九江市,位于庐山之麓、长江之滨、鄱阳湖之畔。学校创办于1960年,前身为九江船舶工业学校,先后隶属第一、第三、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1994年,成为全国首批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10所试点学校之一。1999年,学校由原国防科工委划转至江西省人民政府管理,并升格更名为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西省教育厅直属高职院校。2010年,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成为江西省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4年,成为江西省首批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试点院校。2018年,被省教育厅、财政厅遴选为江西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和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单位。2019年,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被教育部、财政部遴选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成为江西省唯一一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继承船舶军工优良传统,秉承“德行大道、技承天工”校训,树立“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办学理念,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善于抢抓机遇,勇于攻坚克难,全面建成“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江西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强力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走出了一条服务船舶工业和江西经济社会的特色发展之路。
重大建设项目成果丰硕。“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圆满收官,一批重要成果顺利通过教育部验收认定,成为全省获批项目最多的高职院校。国家“双高”院校建设强力推进,已获国家级标志性成果200余项、省级标志性成果700余项。获批“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教育部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
专业教学改革卓有成效。对接船舶行业和江西产业转型升级,健全了专业动态调整和组群建设机制,整合形成10大专业群,专业设置更趋优化。推进国、省、校三级重点专业(群)建设,入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2个,立项省级特色优势专业5个,教育部认定国家骨干专业7个,3个专业获批开展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试点。“三教”改革成果丰硕,主持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参与建设4个,建成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6个,入选国家级“十三五”规划教材5本、工信部“十三五”规划教材5本、省级精品在线课程61门。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16项,教师教学能力竞赛获奖国家级5项、省级35项。开展33个1+X证书试点,牵头省级证书联盟20项,参编证书标准14项。
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招考制度改革不断深入,生源质量稳步提升。校企双元育人持续深化,联合华中数控等知名企业成立3个产业学院,共建订单班234个,高质量完成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3项、省级试点7项。国防教育、劳动教育、健康教育、美育教育和综合素质拓展实践扎实有效,“天工坊”等项目荣获国家级奖项2项,先后涌现“全国自强之星”“全国践行工匠精神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江西大学生年度人物”“江西最美大学生”等一大批先进典型。学生在国际、国家级、省级大赛获奖1108项,其中国际、国家级一类赛特等奖一等奖36项。毕业生职业证书获取率81%以上,就业率连续多年稳居95%以上。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江西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荣誉。
教师队伍建设提档升级。研究制定《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实施细则》等制度22项,推进“人才强校”战略落地见效。建立新入职教师师德宣誓、全体教师师德承诺制度,与白鹿洞书院等单位共建师德教育基地3个,选树校级师德标兵27人,实现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坚持引育结合、校企共育,引进高层次人才237人,选送攻读博士学位10人,培育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89人,“双师型”教师占比增至54.51%。获批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个和“江西省人才工作示范点”,入选首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新增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青年井冈学者,省级技能大师、省级教学名师等14人,教师荣获省级以上各类荣誉45人次。教师队伍建设经验入选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
科技社会服务增值赋能。科研和技术创新水平明显提升,获批教育部“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完成省级以上纵向课题200余项(其中教育部课题5项)、横向课题150余项,累计取得专利208项。“育训并举”职责落地见效,各类社会培训年均1万人次以上,社区教育连续4年荣获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帮扶修水县溪口镇义坑村脱贫攻坚工作经验入选全国教育扶贫典型案例。政行企校联盟建设成效明显,江西国防科技工业职教集团获批“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入驻园区共建的九江产教融合发展基地获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点赞,牵头建立的全国机械行业智能检测技术职教集团影响广泛,牵头成立的江西省职业院校G10联盟已成示范效应。科研和社会服务收入年均到款额1500万元,荣获“省级船舶工业人才培养基地”“省级航空产业产教融合育人示范基地”“省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省级大学科技园”等荣誉称号。
国际合作交流取得突破。“平台构筑”多维立体,深化与加拿大、德国等国家的双边合作,加强与东盟、金砖国家多边合作,加入中外联盟机构16个,建成国际中心3个。“引进提升”多措并举,新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个,引进数字化教育资源1269个,引聘专兼职外籍专家10余人,开展EMI双语教师培训3期。“外延拓展”多元育人,成立泰国“天工学院”、海外员工培训基地7个,培养留学生276人,输出专业标准、课程标准30个,开展国(境)外职业技能培训15870人日,在校学生服务“走出去”企业国(境)外实习4224人日。学生参加国(境)外技能大赛累计获特等奖、一等奖等14项。荣获“教育部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泰国教育部中泰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突出贡献奖”等国际化奖项13项,国际化办学经验多次在世界职业教育大会等大型国际会议(论坛)上交流推广。
办学基础条件全面改善。服务功能更趋完善,育人环境更加优化。建有十里、濂溪两个校区,校园面积近1500亩,建筑面积近50万平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3亿元,总资产已达15亿元。数字校园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建成两个校区36芯光纤互联、有线无线全覆盖的一体化网络,出口带宽超过40Gbps。建成中高端智慧教室55间,完成校本大数据中心建设,新增业务系统20余个、微服务100余个,基本覆盖教学、管理和服务全流程。荣获“教育部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中央电教馆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连续多年获得“江西省高校教育信息化先进工作单位”等称号。
内部治理水平提质增效。以修订和实施学校《章程》为引领,完善依法治校、自主管理、民主监督、学术治理、社会参与等现代大学制度90余项,多元参与的学校理事会、院校两级的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不断凸显,民主管理监督和政务公开持续深化,依法办学治校能力显著增强,荣获全省“七五”普法先进单位。院校两级改革稳步推进,管理重心下移逐步深入,人事分配制度更趋科学,基层部门和教职工干事创业热情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布“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基本建成,首批通过全省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复核,工作经验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优秀案例。和谐平安校园建设成效显著,连续多年荣获“江西省平安校园”“九江市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校园文化建设彰显特色。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发挥船舶军工办学特色优势,制定实施《船舶军工校园文化建设三年规划(2018-2020)》,“二团四队”“一院一品”建设形成品牌,运动会、艺术节、科技周、文化节特色鲜明,“教工之家”“大学生之家”和5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深受师生欢迎,建校60周年纪念活动影响深远,船舶军工特色校园文化基本形成。工业文化研究中心获批“教育部首批职业院校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学校荣获“江西省文明单位”“第一届江西省文明校园”“全国高职院校魅力校园”“江西省文明美丽校园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大学生“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展示特等奖2项等称号。
党建和思政工作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扎实推进,政治生态持续向上向好,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运行体系不断健全,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顶层设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思政课改革创新持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全面铺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深入推进,统战、群团、心理健康教育卓有成效,铸魂育人、立德树人成效更加彰显。连续五年荣获“九江市直机关党建工作优秀单位”荣誉称号。
迈入职业教育的黄金时期,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海洋强国、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江西工业强省、教育强省等重大战略,以江西“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为有利契机,聚焦江西数字经济发展,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现代服务等产业,以在全省“立标杆、作示范”、在全国“勇争先、走前列”为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密切校企合作,推进“三教”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奋力建成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致力升格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学校,实现“登高”“升级”两大目标。到2035年建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整体实力跨入世界先进职业院校行列!
1、办学历史:江西财经职业学院是一所隶属于江西省财政厅的副厅级公办财经类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其前身为1960年创办的江西省财务会计学校;1988年,升格为江西财经学院九江分院;2002年,更名为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2、办学特色:学院坚持走有责任、有爱心、有优质、有深度、有特色为主导内容的“五有”教育内涵跨越式发展道路,大力培养具备德美品质、健全人格、专业素养、实践能力的“四具备”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形成了以财经类为主体的专业特色;以“四具备”为目标的人才素质培养特色;以“理实一体”为特征的教学模式特色;以学习上引导、心理上疏导、生活上助导、就业上指导“四导服务”为主导内容的学生管理服务特色;以爱心文化、行动文化、品位文化、特色文化为主线的校园文化特色。力争用5-10年时间,努力把学院打造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中国一流高职院校的发展典范。
3、办学条件:校园占地1266亩,现有九江院本部、南昌校区、九江八里湖新校区(在建)三个校区,有校内实训室(生产性实训基地)113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420个,拥有中央财政支持的物流实训基地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实训基地。学院是72种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基地和考点,开设了自学考试本科和函授本科学历教育,并与多所国外大学合作办学,为学生搭建双学历教育平台。学院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631万元,馆藏图书143万册,电子图书52万余册。
4、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职员工841人,其中专任教师706人,外聘兼职教师474人,教授、副教授299人,93%以上的专业教师具有双师素质,另有外籍教师4人。教师中先后有多人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财政教育先进工作者”、“省级教学名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 会计、经济数学、税收等3个教学团队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
5、机构设置:学院设有会计学院、数字经济学院、财税金融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旅游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本科部、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中心)、基础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4个教学部门。设有教务处、高教研究所、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教辅、行政部门21个。
6、专业课程:目前共有38个招生专业,其中会计电算化专业和税收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会计、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企业管理、物流管理、金融与证券、报关与国际货运等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成本核算实务”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国际贸易实务”、“纳税会计与纳税申报实务”、“中小企业网络构建与管理实务”、“会计基础与操作”、“人身保险实务”等32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运输作业与组织”、“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等4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小企业实战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物流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岗课证直通,多维立体”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被列为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近三年,学院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16种教材获省级优秀教材一、二等奖;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一、三等奖各一项;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团体一等奖和个人一等奖4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连续三年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在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中获一等奖109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26项。
7、科研及社会服务:近三年以来,学院在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论文521篇,其中20篇论文被世界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收录,编写教材132部;主持完成150余项省部级立项课题研究,其中国家级课题6项。承担横向研究课题161余项。学院连续7年被评为“江西省财政科研工作先进单位”。学院是财政部干部培训基地、工信部中部地区教师ERP培训基地、江西省财政干部培训基地、江西省税务干部培训基地、江西省高职高专经济管理和现代服务业师资培训基地。
8、招生就业:学院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还与英国密德萨斯大学等国外高校合作办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万余人。学院毕业生就业质量处于全国高校领先地位,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年均98%以上,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得到社会广泛认可并获得多位省领导的高度评价。
9、社会声誉:办学以来,学院已培养了10万余名应用型财经管理人才,大多数毕业生已成为经济管理部门的领导和骨干。被誉为“江西财税金融系统的黄埔军校”。先后被财政部授予“全国财政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授予“2011-2012年度全国5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等荣誉称号;学院是“首批江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江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恢复高考30周年全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江西省招生工作先进单位”、“江西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规范管理年活动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创新发展年活动先进单位”、“全省教育系统提升质量年活动先进单位”。2010年9月,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遴选为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3年在两部组织的建设验收中被评为“优秀”等级。2018年被遴选为省财政支持的江西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单位。
地址:九江市青年路96号 邮编:332000
网址:www.jxvc.jx.cn 电话:0792-8224168(办公室)
0792-8183118(招就办)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动漫制作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工程技术和动漫制作技术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动漫制作技术就业前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动漫制作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工程技术和动漫制作技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软件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工程技术和软件技术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软件技术就业前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软件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工程技术和软件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工程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就业前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工程技术和计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工程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就业前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工程技术和计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应用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工程技术和云计算技术应用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云计算技术应用就业前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工程技术和云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工程技术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就业前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信息安全技术应用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工程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工程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工程技术和大数据技术这二个专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建筑经济信息化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工程技术和建筑经济信息化管理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建筑经济信息化管理就业前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建筑经济信息化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工程造价就业前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工程造价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工程技术和工程造价这二个专业,希望本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和建设工程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工程技术和建设工程管理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工程技术就业前景和建设工程管理就业前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介绍和建设工程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工程技术和建设工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