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1 | 材料化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1 | 114984 |
| 2021 | 涂料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1 | 114984 |
| 2021 | 应用化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4 | 112277 |
| 2021 | 化学(师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7 | 109491 |
| 2021 | 药物制剂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9 | 107627 |
| 2021 | 制药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9 | 107627 |
| 2021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0 | 106626 |
| 2021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4 | 102728 |
| 2021 | 金属材料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5 | 101766 |
| 2021 | 机械电子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5 | 101766 |
| 2021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5 | 101766 |
| 2021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5 | 101766 |
| 202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7 | 99739 |
| 2021 | 建筑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7 | 99739 |
| 2021 | 网络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9 | 97714 |
| 2021 | 电子信息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89 | 97714 |
| 2021 | 物理学(师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0 | 96728 |
| 2021 | 生物科学(师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1 | 95744 |
| 2021 | 财务管理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2 | 94681 |
| 2021 | 虚拟现实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3 | 93632 |
| 2021 | 人工智能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3 | 93632 |
| 202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4 | 92664 |
| 2021 | 法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0 | 86521 |
| 2021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4 | 82413 |
| 2021 | 小学教育(师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0 | 76138 |
| 2021 | 英语(师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7 | 68988 |
| 2021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1 | 28769 |
| 2021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2 | 28249 |
| 2021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0 | 24093 |
| 2021 | 药物制剂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0 | 24093 |
| 2021 | 财务管理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1 | 23578 |
| 2021 | 汉语言文学(师范)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2 | 23046 |
| 2021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2 | 23046 |
| 2021 | 思想政治教育(师范)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3 | 22561 |
| 2021 | 英语(师范)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4 | 22086 |
| 2021 | 小学教育(师范)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5 | 21593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化学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能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及其相关领 域从事科研、教学、开发及相关管理工作的材料学科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与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接受 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运用化学和材料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 行材料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材料学科及相关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材料合成(或制备)和材料结构与性能测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 技能;
3.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专业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设计实验,创造实验 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并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4.熟悉国家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科技开发及相关产业的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 面的法律法规;
5.了解材料化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的发展 状况;
6.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
核心知识领域: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化 学、结构化学、近代分析测试技术、合成技术与方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科技训练、毕业 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化工原理实验、 材料化学专业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扎实的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实践训练基础为支撑,培养具有良好的政 治文化素质,具有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 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 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具有宽广知识面、多领域适应能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 门人才。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 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食品工程实际问题的能 力,能够参与食品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食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食品工程制图基础知识,食品机械工程基础知识,食品加工单元操作的基本 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食品原料与成品中各种成分的化学性质、生理功能、体内代谢机制;食 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微生物变化、物性变化;食品各种危害因素及其检测和 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各类食品加工基本技术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加工机械与 设备、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食品生物化学(60学时)、食品微生物学(70学时)、食品 营养学(60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40学时)、食品工程原理(70学时)、食品化 学(60学时)、食品分析(60学时)、食品工艺学(70学时)、食品机械与设备(40学时)、食品工厂 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工厂设计)(30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食品生物化学(基础生物化学 A)(72学时)、食品微生物学(56学时)、食品营养学(32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与卫生) (56学时)、食品工程原理(56学时)、食品化学(56学时)、食品分析(24学时)、食品工艺学(80 学时)、食品机械与设备(56学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工厂设计基础)(3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食品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04学时)、食 品微生物学(96学时)、食品营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32学时)、食品安全学(32学时)、食品 工程原理(食品技术原理)(32学时)、食品化学(32学时)、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64学时)、食 品机械与设备(48学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识实习、金工实习、食品专业社会调查、食品工 艺实习、食品工艺设计、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营养学实验、食品安全学实验、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食品化学实验、食品分析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食品机械与设备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农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以及建筑设施智能化工程的 规划、设计、施工、安装、设备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研发、产品营销等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技 术知识和实践与创新能力,能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公司、设备制造企业、管理部门等从事没计、研 发、生产、施工、管理等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基础、建筑环境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 工程力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建筑、机械、自控相关领域的基本知识,接受建筑环境与能源供给系 统的工程设计、设备开发与使用、施工组织与安装、系统运行调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从事本 专业领域的规划、设计、研发、生产、施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 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等相关的自然科 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工程质量、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 的意识;
4.掌握扎实的建筑环境控制与能源供给系统工程的公共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基础理论知识 及专业技术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技术理论提出解决工程应用的技术方案的能力,并具有解决一般 专业工程问题的能力;
6.具有能够参与生产及运行系统的设计以及系统运行和维护能力,具有能够进行产品开 发、设计、技术改造的初步能力;
7.具有获取信息和职业发展学习的能力;
8.具有建筑环境控制、能源供给及节能技术工程中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9.了解有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及法规和本专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热学。
核心知识领域:热科学原理和方法、力学原理和方法、机械原理与控制、电学与智能化控制、 建筑领域相关基础、能源应用技术、工程管理与经济、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工程热力学(64学时)、传热学(48学时)、热质交换原理与应用(48学时)、流体力 学(48学时)、流体输配系统(48学时)、工程力学(48学时)、机械设计基础(I、II)(80学时)、电 子与电子技术(64学时)、建筑自动化(48学时)、建筑环境学(32学时)、建筑概论(32学时)、建 筑环境测试技术(32学时)、暖通空调(64学时)、城市能源系统(48学时)、工程项目管理(32学 时)、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48学时)。
示例二: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104学时)、理论力学(56学时)、材料力学(56学时)、机械设 计基础(48学时)、自动控制(48学时)、电工技术与实验(68学时)、电工电子技术与实验(68学 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传热学(64学时)、流体力学(64学时)、建筑环境学(48学时)、流体 输送管网(48学时)、热质交换理论与设备(48学时)、暖通空调(112学时)、冷热源(64学时)。
示例三:传热学(64学时)、流体力学(64学时)、工程热力学(64学时)、建筑环境学(32学 时)、流体输配管网(56学时)、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32学时)、供热工程(48学时)、空气调节 (56学时)、锅炉与锅炉房设备(48学时)、制冷技术(40学时)、通风工程(32学时)、燃气供应 (32学时)、建筑环境测试技术(32学时)、建筑设备自动化(32学时)、建筑设备安装技术(24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实习、设计和社会实践以及科研训练等形式。实验包括基础实 验、专业基础实验和专业及研究性实验3个环节;实习包括金工实习、专业认识实习、生产(运 行)实习;设计包括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热工流体实验、建筑环境实验、暖通空调实验、能源设备与系统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 济、管理、法律和财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财务管理以及 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财务、金融管理 方法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以及分析和解决财务管理实际问题的 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学。
核心课程: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含成本会计)、财务管理(或公司财务、公司金融)、资本市场 (或金融市场)、财务分析、投资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财务管理模拟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具有较 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 力,能在信息通信、电子技术、智能控制、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 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信息获取、 信号处理、信号传输以及电子信息系统设计、应用开发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接受电子工程、信息工 程、计算机辅助设计实践的基本训练,掌握电子设计、信息处理、应用开发和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 系统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 感,追求卓越;
2.具有从事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 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信号与系统、电子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论、计算机基础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5.掌握电子系统、信号处理、信息传输等基本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和应用的基本知识,具 有集成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科学理论和工程技术分析解决工程问题 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对产品、技术与设备进行研究、开发、设计和技术改造或创新 的初步能力;
6.熟悉信息产业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7.了解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8.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9.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能力;
10.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信息获取的能力;
11.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 和合作精神。
主干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 原理、微型计算机原理、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环节。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电路实验、通信原理实验、微型计算机原理实验、综合性电路系统实验、 创新系列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省份年份层次类别专业控制线(文化/专业)投档低分(文化/专业)备注说明江苏2019二本文史汉语言文学(师范)277336江苏2019二本文史历史学(师范)277334江苏2019二本文史法学(法学院)277334江苏2019二本文史国际经济与贸易277333江苏2019二本文史旅游管理(含职教师范)277333江苏2019二本理工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307342江苏2019二本理工化学(师范)30
省份年份层次类别专业控制线(文化/专业)投档低分(文化/专业)备注说明江苏2018二本文史汉语言文学(师范)281330江苏2018二本文史历史学(师范)281329江苏2018二本文史国际经济与贸易281328江苏2018二本文史财务管理281328江苏2018二本文史法学281328江苏2018二本理工财务管理285329江苏2018二本理工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285329江苏2018二本理工

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2021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38分,电子商务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38分,财务管理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39分,翻译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40分,日语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41分,工商管

2021年江西师范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心理学类(含师范)、心理学类(含师范)、马克思主义理论、电子商务、行政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中国语言文学类(含师范)、金融学、法学、旅游管理、工商管理(互联网创业)

江西师范大学2021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生物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26分,食品营养与健康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28分,生物技术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31分,经济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33分,化学工程与工艺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533分,行政管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7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14分,化学(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15分,应用化学(职教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15分,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15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职教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8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材料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25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职教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25分,食品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25分,制药工程(职教师范)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25分,食品质量与安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9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33分,旅游管理(职教师范)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33分,法学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34分,历史学(师范)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34分,材料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6分,机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0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材料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13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13分,涂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18分,食品质量与安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19分,虚拟现实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27分

2021年江西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江苏省招生专业:会计学、电子商务、工商管理、经济统计学、金融工程、广告学、经济统计学、翻译、广告学、财务管理、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日语、电子商务、工商管理、日语、财务管理、电子信息工程、物流

2021年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化学(师范)、金属材料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财务管理、药物制剂、电子信息工程(枫林校区)、药物制剂、食品质量与安全、国际经济与贸易、食品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网络工程、小学教育(师范)、建筑环境与能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21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材料化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71分,涂料工程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71分,应用化学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74分,化学(师范)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77分,药物制剂物理类录取分数线为479分,制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