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97 | - |
| 校友会(公办三类) | - | 156 |
| 高职排名 | 366 | 457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0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00 | 453190 | 180 | |
| 2020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80 | 347337 | 18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50 | 258428 | 15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50 | 199866 | 15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11 | 191370 | 15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394 | 203001 | 15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58 | 80622 | 150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420 | 107618 | 150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普通高校,坐落在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政治文化中心地带。
多年来,学院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特色谋发展,以质量求生存,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日益彰显。一是明确了奋斗目标和办学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创建产教融合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卓越、创新创业示范引领、社会服务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全国知名高职院校为目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了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实践教学对接企业生产、教育服务对接社会需求的“四对接”办学模式。二是形成了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以学院为龙头成立济源职业教育集团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秉承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形成了校中厂、厂中校、订单式、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等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形成了“围绕产业办专业、围绕专业办企业,课堂教学车间化、实习实训生产化,校企办学双主体、合作育人全过程,课堂教学车间化、实习实训生产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切实推进了“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大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阳光工程、511培训工程等,主动对接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积极服务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每年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4000人,培训各类成人教育学员和技术人员上万名,开展技术信息服务百余次。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华为集团、京东集团、甲骨文公司、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店等20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了准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甲骨文软件学院、新能源汽车协同研发中心等,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文化辐射、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四是持续深化盟院合作,学院与民盟河南省委签订盟院深化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在民盟河南省委、省教育厅、示范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与郑州大学等6所本科院校、10多家民盟企业构建了“361+N”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与郑州轻工业学院联办了应用型本科专业,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合作成立了试点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快速提升办学综合实力,为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和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 名称 | 省特色专业 | 特色专业 | 层次 | 学制 | 类别 |
|---|---|---|---|---|---|
| 模具设计与制造 | 专科(高职) | 三年 | 机械设计制造类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专科(高职) | 三年 | 自动化类 | ||
| 应用化工技术 | 专科(高职) | 三年 | 化工技术类 | ||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专科(高职) | 三年 | 计算机类 |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创建于1963年,隶属四川省财政厅,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地处交通便捷、生态优美的成都市龙泉驿区,校园占地面积524亩。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8200余人,纸质图书56万册,电子图书33万册。现有现代化实训室51个,多媒体及智慧教室21间,多功能报告厅3个,实践实训、教育教学条件在全国财经类职业院校中居于领先水平。
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秉承“理财至诚 精业致能”校训,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财经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使命,坚持扎根财经沃土,坚持服务行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追求进取、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坚持差异化、特色化、数字化、品牌化融合发展,先后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7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财经人才。目前,学校建有大数据与会计、金融科技、电子商务、大数据技术4大专业群,设有大数据技术、财税大数据应用、政府采购管理、金融服务与管理、金融科技应用、财富管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审计、会计信息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移动商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农村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市场调查与分析等专科专业。同时,作为首批四川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高职院校,2020年开始与西华师范大学联合招收会计学本科专业学生,已连续招收两届学生,2022年新增电子商务专业,与四川轻化工大学联合招生、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