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97 | - |
| 高职排名 | 366 | 569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0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00 | 453190 | 180 | |
| 2020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80 | 347337 | 18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01 | 0 | 20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01 | 0 | 20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00 | 0 | - | 不限 |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普通高校,坐落在河南省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政治文化中心地带。
多年来,学院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特色谋发展,以质量求生存,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日益彰显。一是明确了奋斗目标和办学定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创建产教融合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卓越、创新创业示范引领、社会服务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全国知名高职院校为目标,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形成了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实践教学对接企业生产、教育服务对接社会需求的“四对接”办学模式。二是形成了职业教育办学特色。以学院为龙头成立济源职业教育集团引领职业教育发展。秉承合作共赢的原则,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形成了校中厂、厂中校、订单式、校企共建二级学院等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形成了“围绕产业办专业、围绕专业办企业,课堂教学车间化、实习实训生产化,校企办学双主体、合作育人全过程,课堂教学车间化、实习实训生产化”的人才培养特色,切实推进了“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训、基地共享、人才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三是大力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参与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阳光工程、511培训工程等,主动对接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积极服务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每年为社会输送技术技能人才4000人,培训各类成人教育学员和技术人员上万名,开展技术信息服务百余次。与富士康科技集团、华为集团、京东集团、甲骨文公司、浙江广电开元名都大酒店等200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成立了准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甲骨文软件学院、新能源汽车协同研发中心等,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文化辐射、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四是持续深化盟院合作,学院与民盟河南省委签订盟院深化合作战略框架协议,在民盟河南省委、省教育厅、示范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与郑州大学等6所本科院校、10多家民盟企业构建了“361+N”产教融合发展共同体。与郑州轻工业学院联办了应用型本科专业,与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合作成立了试点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快速提升办学综合实力,为地方产业结构转型和城市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学生就业方面,学院实施“订单”培养及“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培训模式,先后与华能沁北电厂、河南豫光金铅集团、河南济源钢铁公司、河南大学纳米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等企业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培养,与河南新飞集团、河南利达光电有限公司、河南风神轮胎有限公司等200余家国有大中型企业签订了长期用人协议。开辟了就业绿色通道,连续五年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位居河南省高校前列
文化课、专业课过线按专业分数从高到低录取.
上海震旦职业学院是一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并报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
学校共有8个二级教学单位,其中5个二级学院设有32个专业涵盖土木建筑、装备制造、食品药品与粮食、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新闻传播、教育与体育、公共管理与服务等12个专业大类还建有与上海杉达学院合作的《酒店管理》高本贯通专业。
学院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占30%以上,“双师素质”教师占50%以上,迄今已与美国、英国、德国、爱尔兰、土耳其、日本、韩国、新西兰等国家的十多个高等院校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毕业生就业专业相关度达9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以上。主要就业去向为三甲医院、医疗检测企事业单位、示范性幼儿园、各大商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证券投资公司、电气集团、机械集团、铁路局、各大机场、航空公司、新媒体行业、广告设计、计算机与网络服务等相关行业。
(一)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秋季统一考试)成绩录取的规则:
1. 省级招办按我校在当地的招生计划数和投档比例将第一志愿报考我校的生源从高分到低分(含加分)进行投档。具体投档比例由我校根据各省市实际生源情况确定,原则上投档比例不超过120%,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原则上投档比例不超过105%。
2. 各专业无级差分,按分数优先原则录取。
3. 政策性加分在专业录取时计入总分。
4. 对达到我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但未进入专业志愿、且愿意服从所有专业调剂的考生作调剂录取。
5.同分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成绩。
(二)在非平行志愿批次,第一志愿生源不足时,省级招办可在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按非第一志愿考生(包括征集志愿)人数不超过招生计划剩余数的105%进行投档;在平行志愿批次中,如生源不足,则进行征集志愿录取,原则上不超过105%,若生源仍不足,我校可以将剩余的招生计划调配至生源充足的省市安排录取。
三、对艺术、体育类考生,在专业统考成绩合格,文化成绩达到最低录取资格线的基础上,进档考生按专业统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同分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数学、外语成绩。
四、高考改革有关省市的录取规则和程序以省招办规定为准。
在专业统考成绩合格,文化成绩达到最低录取资格线的基础上,按专业统考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