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黎明职业大学 |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 | 195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63 | - |
| 高职排名 | 56 | 108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25 | 117319 | 22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闽台合作 | 专科批 | 309 | 114211 | 22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250 | 116997 | 22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94 | 53634 | 22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闽台合作 | 专科批 | 403 | 50883 | 22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专科批 | 353 | 64917 | 22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47 | 109706 | 22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20 | 45363 | 22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26 | 146711 | 22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20 | 0 | 22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20 | 0 | 22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74 | 0 | 2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53 | 0 | 2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48 | 0 | 260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黎明职业大学是一所以理想命名的学校,学校渊源深厚。1929年春,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马叙伦的倡议下,黎明高级中学开学,辛亥革命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题写校名并任学校董事,梁披云任校长。著名文学家巴金、鲁彦、丽尼,著名编辑家、出版家和翻译家吴朗西,音乐家吕骥,戏剧家张庚,史学家杨人楩、周贻白,生物学家陈范予、柳子明等文化教育界名人先后来校考察、讲学和写作。1981年,时任全国政协委员、澳门归侨总会主席,著名教育家、诗人、书法家、社会活动家梁披云联络海外侨亲和原黎明师友,在黎明高中旧址发起创办黎明学园。1984年,黎明学园升格为黎明职业大学,学校办学历经宏基初奠(1984-1994)、规模扩张(1995-2005)、内涵提升(2006-2015)、品牌优化(2016- )四个阶段,朝着科学办学与创新发展之路击楫中流、渐著辉煌。学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以福建排名第一入选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连续五年蝉联福建省高职高专院校发展潜力综合排名第一名,在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建设工程五年总评中位居全省第一,荣膺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荣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和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实习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和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育人成效50强,办学能力、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昂首走在全省前头、全国前列。
1.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资助面约占在校生数的20%,其中5%为特困生,每人每学年补助4000元;其余15%为一般贫困生,每人每学年补助2500元。
2.学校助学金
学校现有“贤銮福利基金会优秀贫困学生奖学金”、“王若察、柯银娘助学金”、“叶菲英助学奖学金”等助学金,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在校生,金额在1000元至1500元不等。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至今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已实施。学生凭有效证件和有关材料可向当地县(区)教育局提出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县(区)教育局和经办银行将向审核通过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发放助学贷款,贷款额度为每人每学年不超过8000元。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举办、教育厅直管的普通高等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江苏省首批示范高职院校,是“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地处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毗邻国家级新材料科技园。学校肇始于民族化学工业先驱范旭东先生于1934年创办的“远东第一大厂”——永利化学工业公司錏厂厂办校,历经永利化工专科学校、南化化工学院、南化公司技工学校、化工部南京动力学校分校、化工部南京化工学校、南京化肥厂化工学校、南化公司化工学校、南京化工学院南化分院、南京化工学校、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等历史变迁,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对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荣获江苏省普通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获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1次、“服务贡献50强”3次、“国际影响力50强”3次,位居全国高职院校排行榜第82位、武书连中国高职高专排行榜第47位、江苏高职院校人才竞争力第9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