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经济学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金融学类 | 四年 | 2 | |||
| 物理学类 | 四年 | 2 | |||
| 化学类 | 四年 | 2 | |||
| 电子信息类 | 四年 | 5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四年 | 2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四年 | 3 |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3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3 | |||
| 经济学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哲学 | 四年 | 3 | |||
| 财政学 | 四年 | 3 | |||
| 法学 | 四年 | 3 | |||
| 工商管理类 | 四年 | 4 | |||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3 | |||
| 新闻学 | 四年 | 3 | |||
| 考古学 | 四年 | 2 | |||
| 会计学 | 四年 | 3 | |||
| 档案学 | 四年 | 3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英语 | 文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普通类 | 582 | 4800 |
| 新闻学 | 本科一批 | 587 | 3952 | ||
| 哲学 | 587 | 3952 | |||
| 考古学 | 587 | 3952 | |||
| 档案学 | 587 | 3952 | |||
| 汉语言文学 | 588 | 3795 | |||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 588 | 3795 | |||
| 财政学 | 588 | 3795 | |||
| 经济学类(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管理) | 589 | 3657 | |||
| 会计学 | 590 | 3515 | |||
| 法学 | 590 | 3515 | |||
| 制药工程 | 理科 | 国家专项计划本科批 | 普通类 | 609 | 28019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本科一批 | 621 | 21164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621 | 21164 | |||
| 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 622 | 20635 | |||
| 化学类(化学、应用化学) | 622 | 20635 | |||
| 环境工程 | 622 | 20635 | |||
| 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 | 624 | 19571 | |||
| 金融学类(金融学、保险学) | 624 | 19571 |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624 | 19571 | |||
| 经济学类(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管理) | 625 | 19023 |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律等方面理论知识,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和能力,能在各类工商企业、会计师事务所、金融机构、政府职能部门、事业单位等从事会计与审计实务、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也可以继续攻读会计学、管理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审计学、会计理论、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原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
培养目标:本专业以扎实的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实践训练基础为支撑,培养具有良好的政 治文化素质,具有外语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 本技能,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教育、研究、进出口、卫生监督、 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或相关产品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产 品销售、检验检疫、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具有宽广知识面、多领域适应能力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 门人才。
培养要求: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强烈的爱国敬业精神、社会责任感和 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
3.具有良好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
4.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食品工程实际问题的能 力,能够参与食品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食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7.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8.了解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领域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
9.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0.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食品工程制图基础知识,食品机械工程基础知识,食品加工单元操作的基本 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食品原料与成品中各种成分的化学性质、生理功能、体内代谢机制;食 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微生物变化、物性变化;食品各种危害因素及其检测和 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各类食品加工基本技术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加工机械与 设备、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食品生物化学(60学时)、食品微生物学(70学时)、食品 营养学(60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与卫生学)(40学时)、食品工程原理(70学时)、食品化 学(60学时)、食品分析(60学时)、食品工艺学(70学时)、食品机械与设备(40学时)、食品工厂 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工厂设计)(30学时)。
示例二(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食品生物化学(基础生物化学 A)(72学时)、食品微生物学(56学时)、食品营养学(32学时)、食品安全学(食品安全与卫生) (56学时)、食品工程原理(56学时)、食品化学(56学时)、食品分析(24学时)、食品工艺学(80 学时)、食品机械与设备(56学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食品工厂设计基础)(32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含实验学时数):食品生物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04学时)、食 品微生物学(96学时)、食品营养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32学时)、食品安全学(32学时)、食品 工程原理(食品技术原理)(32学时)、食品化学(32学时)、食品分析、食品工艺学(64学时)、食 品机械与设备(48学时)、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认识实习、金工实习、食品专业社会调查、食品工 艺实习、食品工艺设计、食品工厂设计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营养学实验、食品安全学实验、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食品化学实验、食品分析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食品机械与设备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农学学士。
本专业以汉语言文学现象和规律为主要学习与研究对象,系统传授语言、文学知识,
使学生成为具有写作、教学、宣传、文化管理、行政管理知识及能力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文艺理论、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
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应用写作、计算机基础等。
本专业以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规律、特点及新闻事业发展特征为主要学习和研究对象,培养学生专业的新闻传播技能、敏锐的新闻洞察力,要求学生掌握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理论、规律和综合技能。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同时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公关和新媒体部门、新闻媒体、高等院校及公关广告公司输送人才。主要课程:新闻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新闻评论、传播学、新媒体传播、数据新闻、深度报道、全媒体编辑等。
本专业培养掌握考古、文物与博物馆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相关的文博、历史及人类学知识,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及动手能力的专业人才。毕业生主要去向为考古及历史研究机构、博物馆、各级学校、文物经营机构、公安、海关等部门,从事文博研究、管理等方面工作。主要课程:考古学导论、史前考古、历史时期考古、田野考古学、博物馆学概论、博物馆陈列设计、博物馆藏品管理、文物学、古文字学、文化遗产概论、文化人类学、文物鉴定基础、文物法规与文物保护、中国历史文选、中国古代史、中国历史地理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 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 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 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 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从 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学 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法学理论、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 学、环境法学等)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
2.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 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 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
3.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实务之中。毕 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 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2)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 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3)实践能力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精神)
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和探索能力。
4.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 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法律与法学 文献检索,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法律写作的基本知识。
5.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国际法(在本科阶段所有学科均在法学一 级学科下招生培养)。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司法部门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0302 政治学类

2019年辽宁大学山东省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经济学类(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管理)、英语、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制药工程、市场营销(中外合作办学)、汉语国际教育

2019年辽宁大学江西省招生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制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法学、市场营销(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类、俄语、广告学、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

2019年辽宁大学安徽省招生专业:环境工程、物理学类(含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国际政治、工商管理(中外合作办学)、行政管理、编辑出版学、环境生态工程、工程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法学、经济学类(含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国

2019年辽宁大学浙江省招生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崇山校区)、国际经济与贸易(蒲河校区)、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蒲河校区。要求高考外语成绩不低于105分。采用英语教学)、法学(蒲河校区)、经济学类(蒲河校区。含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

2019年辽宁大学江苏省招生专业:会计学蒲河校区(中外合作办学)、行政管理蒲河校区、会计学蒲河校区、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档案学蒲河校区、金融学类(金融学、保险学)蒲河校区、数学与应用数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蒲河校区、德语

2019年辽宁大学上海市招生专业: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5分。办学点:沈阳蒲河校区,语种:不限等1个专业。2019年辽宁大学上海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辽宁大学上海市录取分数线(20

2019年辽宁大学黑龙江省招生专业: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国际商务只招有专业志愿的考生(中外合作办学)、物理学类(物理学、应用物理学)、法学、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德语、会计学、汉语言文学、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法

2019年辽宁大学吉林省招生专业:计算机类、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中外合作办学)、新闻学、国际政治、物理学类、会计学、经济学类、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历史学、朝鲜语、俄语、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法学、汉语国际教育、电子信息

2019年辽宁大学内蒙古招生专业:英语外语语种:英语办学地点:沈阳蒲河校区、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办学地点:沈阳崇山校区、电子信息类(包含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环境生态工程办学地点:沈阳崇山校区、汉语言文学办学地点:沈阳蒲河校区

2019年辽宁大学四川省招生专业:哲学、档案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化学类、金融学类、汉语言文学、环境工程、法学、新闻学、考古学、工商管理类、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食品科学与工程、财政学、电子信息类、经济学类、经济学类、物理学类等19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