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77 | 15611 | 428 | 2855(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 570 | 18188 | 2855(W506)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 中外合作办学 | - | 551 | 25875 | 2856(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80 | 2693 | 468 | 2855(L999)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 | 577 | 2998 | 2855(L700)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金融学类(金融学、保险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2855(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四年 | 2 | |||||
| 生物技术(中外学分互认项目。报考前考生务必参见辽宁大学本科招生网公布的相关信息。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专业英语教学,非英语考生慎报,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且外语成绩不低于外语满分的70%。。) | 四年 | 4 | 2855(W506)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四年 | 4 | 2855(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制药工程 | 四年 | 2 | 2855(W506)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生物(2选1) | |||
| 环境生态工程 | 四年 | 2 | |||||
| 工程管理 | 四年 | 2 | 2855(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 会计学 | 四年 | 1 | |||||
| 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且外语成绩不低于外语满分的70%。我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为英语教学,非英语考生慎报。)(中外合作) | 四年 | 1 | 2856(W999) | ||||
| 国际商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且外语成绩不低于外语满分的70%。我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为英语教学,非英语考生慎报。)(中外合作) | 四年 | 2 | |||||
| 档案学 | 四年 | 2 | 2855(W999) | ||||
| 财政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2855(L999)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国际政治 | 四年 | 4 | 2855(L700)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2 | 2855(L999)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 新闻学(中外学分互认项目。报考前考生务必参见辽宁大学本科招生网公布的相关信息。中外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专业英语教学,非英语考生慎报,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且外语成绩不低于外语满分的70%。) | 四年 | 3 | |||||
| 会计学 | 四年 | 1 |
本专业培养掌握有关土木工程的技术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经济法律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合在房地产、项目管理、国防工程、工程咨询、投资与金融机构等从事实际工作的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也可以继续攻读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工程造价、经济学、工程经济学、工程项目管理、建设法规、房地产估价、房地房产开发与经营、计算机基础、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相关课程。
本专业以汉语言文学现象和规律为主要学习与研究对象,系统传授语言、文学知识,
使学生成为具有写作、教学、宣传、文化管理、行政管理知识及能力的高级人才。
主要课程:文艺理论、语言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
外国文学、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应用写作、计算机基础等。
本专业以新闻传播现象、新闻传播规律、特点及新闻事业发展特征为主要学习和研究对象,培养学生专业的新闻传播技能、敏锐的新闻洞察力,要求学生掌握新闻传播学的相关理论、规律和综合技能。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人文情怀,同时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宣传、公关和新媒体部门、新闻媒体、高等院校及公关广告公司输送人才。主要课程:新闻理论、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摄影、新闻评论、传播学、新媒体传播、数据新闻、深度报道、全媒体编辑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接受严格科学思维、专业理 论和专业技能的训练,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运用所掌握 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在教学、科研、生物技术产业及其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人才培养 及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理化基础、生物学及相关方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接受生 物技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掌握扎实的科学理论基 础知识,具有生物技术研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社会责任感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
2.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及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的学科基础、具有计算 机及信息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素质;
3.掌握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以及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等基本技术;
4.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产品研发的能力, 以及开展创新实验的初步能力;
5.熟悉生物技术及其产业的相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生物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国内外研究前沿和最新技术动态,以及行业发展趋势;
7.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具有适应社会需求、 继续深造的潜能,以及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初步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医学、农学。
核心知识领域:生命的化学分子基础,细胞的结构、功能与重大生命活动,生物体的结构与功 能及生物多样性,微生物的特征与代谢,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生物与环境,生物技术的原理与 应用。
核心课程示例(以下课程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
示例一:普通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 课16学时)、生物化学(理论课64学时,实验课32学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细胞生物学 (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遗传学及实验(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时)、生物统 计与实验设计(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16学时)、发育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16学 时)等。
示例二:生物化学(理论课80学时,实验课24学时)、微生物生物学(理论课72学时,实验 课24学时)、细胞生物学(理论课56学时,实验课16学时)、遗传学(理论课72学时,实验课24 学时)、分子生物学(48学时)、分子克隆技术(32学时)、基因操作原理(56学时)等。
示例三:生物化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64学时)、微生物学(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 学时)、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细胞生物学与细胞工程(理论 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发酵与酶工程(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海洋生物活性物 质营养与分析(理论课48学时,实验课32学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综合实践、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普通生物学实验(或动物生物学和植物生物学实验)、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 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微生物学及发酵工程实验、遗传学实验、基因工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或工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学生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使其成为适宜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机构、信息部门、办公室等从事信息服务、信息管理及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院设有专门实验室,开设档案保护技术、档案信息复制技术等实验课程。主要课程:档案学概论、文书学、中国档案史、外国档案管理、专门档案管理、秘书学、档案法则学、办公自动化、信息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学、电子文件管理、电子政务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环境科学和工程设计等方面基础知识,掌握环境生态学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工程治理基本技能,能够在环境与生态保护相关的企、事业单位或教育部 门从事环境生态学研究、生态修复与建设、生态规划与设计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类社会生产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所发生变化的过程、退化 机理、影响评估以及生态系统保育及修复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接受生态学学科思维、生态环 境问题分析方法与技术以及生态修复技能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保育生态系统、治理生态环境 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化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扎实的生态学、环境 科学和工程设计科学的基础知识;
2.掌握环境要素、生态因子效应分析的方法,生态规划、生态工程设计方法,以及生态修复 和环境治理工程使用的常规技术;
3.具有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较强实验和野外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计算机运用能力, 初步具备独立开展修复受损生态环境相关工作的能力;
4.熟悉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产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及其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6.具有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敢于质疑的批判性思维,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质 和初步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
主干学科: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环境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学、产业生态学、环境工程学原理、生态毒 理学、生态规划与管理、生态经济学、生态监测与评价、流域生态工程学。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生理生态学(40学时)、种群生态学(32学时)、群落生态 学(32学时)、生态系统生态学(32学时)、景观生态学(32学时)、遗传生态学(40学时)、植被生 态学(32学时)、生态工程学(32学时)。
示例二(按每16学时折合l学分):环境学(48学时)、生态学导论(32学时)、景观生态学 (48学时)、生态监测与评价(40学时)、生态工程学(48学时)、环境工程学(64学时)、保护生物 学(48学时)、产业生态学(32学时)。
示例三(按每16学时折合1学分):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64学时)、普通生态学(80学时)、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48学时)、遥感导论(48学时)、环境监测(48学时)、景观生态学与生态园区 设计(48学时)、环境影响评价(32学时)、生态工程(32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理论课实验及野外实习、见习。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掌握测量、控制和仪器领域 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专业技能,掌握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的技术方法,具有测量控制 领域技术集成和仪器综合设计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 控制与仪器领域的科学研究、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应用研究、质量控制和生产管理等工作。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测量理论、仪器设计与测控系统集成技术基础,学习测量、控 制和仪器相关的光学、机械工程、电子与计算机科学、自动控制等理论与技术基础,通过多种教学 环节和工程实践,接受现代测控技术等基础训练,具有测控系统和仪器设计、开发及集成应用 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测量理论、测量控制技术、测控系统和仪器分析、设计与集成应用的基本理论和专业 知识;
2.掌握分析和解决测量、控制和仪器领域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综合应用光学、 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等领域知识的能力;
3.具有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内外产品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对目前国内外本专业常用的技术规 范和标准有一定的了解,熟悉市场经济、企业管理等基本知识;
5.至少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沟通 与交流的初步能力;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7.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素养,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交流沟通和团队合 作的能力;
8.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主干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数理基础、传感与信息获取、测量理论与测试技术、测试信号处理、计算机技 术、测控总线及数据通信、控制理论与控制技术、仪器设计与制造、仪器性能测试与评价、测控系 统分析、设计及集成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基础(64学时)、计算机结构与逻辑设计(64学时)、电子电路基础(64学时)、 信号与系统(48学时)、自动控制原理(52学时)、微机系统与接口(48学时)、工程力学(54学 时)、工程光学(56学时)、信息通信网络概论(56学时)、仪器科学与技术概论(16学时)、传感器 技术(56学时)精密机械设计基础(64学时)智能仪器设计技术(56学时)测试信号分析与处理 (48学时)、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34学时)、现代控制理论(34学时)、导航定位控制与应用(32 学时),学科及专业选修课不少于12学分。
示例二: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学时)、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0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46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45学时)、微机 原理与系统设计(78学时)、电子线路实验(I、Ⅱ、Ⅲ学时)(23学时)、数字信号处理(46学时)、 电磁场与电磁波(46学时)、射频模拟电路(46学时)、自动控制理论基础(46学时)、传感器与信 号调理(60学时)、电子测量技术(54学时)、单片机原理与程序设计(54学时)、自动测试技术 (54学时)、软件技术基础(54学时)、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新技术讲座(16学时),学科及专业选 修课不少于22学分。
示例三:工程力学(51学时)、工程图学(80学时)、机械设计基础(85学时)、电路与电子技 术(128学时)、自动控制原理(40学时)、微机原理及其应用(56学时)、传感器技术(48学时)、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32学时)、工程流体力学(40学时)、热工基础(48学时)、仪表电路设计 (40学时)、应用光学(40学时)、物理光学(48学时)、测控电路(40学时)、热工过程控制系统 (40学时)、自动检测技术(80学时)、精密仪器设计(40学时)、精密测量技术(80学时),学科及 专业选修课不少于20.5学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电子实习、生产企业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创新实践、 工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社会实践调查等。
主要专业实验:传感器技术实验、测试理论与检测技术实验、仪器设计实验、测量系统建模与 数据处理实验、智能化仪器与网络化仪器实验、测控系统综合设计实验、仪器性能测试与评价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0804 材料类

2020年辽宁大学福建省招生专业:财政学、国际政治、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代码:04)、生物技术(专业代码:02)、汉语言文学、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代码:06)、制药工程(专业代码:05)、金融学类(含金融

2017年辽宁大学福建省招生专业:会计学、计算机类、汉语言文学、工程管理、朝鲜语、会计学、制药工程、金融学类、财政学、生态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广播电视学、生物科学类、档案学、国际政治、电子科学与技术等16个专业。2017年辽宁大学福建省录取

2022年辽宁中医药大学福建省招生专业:实验动物学(外语课只授英语,小语种慎报。)等1个专业。2022年辽宁中医药大学福建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辽宁中医药大学福建省录取分数线(2022)类型批次招

2019年辽宁大学福建省招生专业:生物技术、财政学、工程管理、制药工程、金融学类(含:金融学、保险学)、档案学、测控技术与仪器、新闻学、会计学、会计学、国际政治、汉语言文学、环境生态工程、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2018年辽宁大学福建省招生专业:汉语言文学、金融学类(含:金融学、保险学)、生态学、会计学、财政学、计算机类、工程管理、制药工程、生物科学类、电子科学与技术、会计学、金融学类、档案学、广播电视学、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2022年东北大学福建省招生专业:外国语言文学类(语种:英语。含:英语、日语、俄语、德语。外语语种为英语。)、建筑类(建筑学、城乡规划。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绘画基础。)、数学类(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人工智能(入学后部分课程采用

2022年沈阳建筑大学福建省招生专业:安全工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信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城市管理、信息与计算科学、土地资源管理、材料化学、机械电子工程、应急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建筑学

2022年中国医科大学福建省招生专业:药物制剂(中外合作,高学费专业,单独投档,要求英语成绩不低于英语满分的70%)(中外合作)、法医学、临床医学(本硕连读)、临床医学(其他专业方向或备注正在收集中)、医学影像技术、麻醉学、基础医学、医学检

2022年沈阳大学福建省招生专业: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土木工程、通信工程、财政学等5个专业。2022年沈阳大学福建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沈阳大学福建省录取分数线(2022)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

2022年辽宁大学福建省招生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录取有专业志愿考生,且外语成绩不低于外语满分的70%。我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为英语教学,非英语考生慎报。)(中外合作)、新闻学(中外学分互认项目。报考前考生务必参见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