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省控线 |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490 | 27310 | 470 |
专科批 | - | 385 | 86005 | 160 |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532 | 5491 | 519 |
专科批 | - | 474 | 19650 | 160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7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3 | |||
汉语国际教育 | 四年 | 3 | |||
英语 | 四年 | 10 | |||
阿拉伯语 | 四年 | 2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15 | |||
应用物理学 | 四年 | 15 | |||
应用化学 | 四年 | 15 | |||
地理信息科学 | 四年 | 18 | |||
统计学 | 四年 | 18 | |||
工程力学 | 四年 | 12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91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四年 | 35 | |||
机械电子工程 | 四年 | 44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四年 | 38 | |||
车辆工程 | 四年 | 193 | |||
车辆工程(卓越计划班) | 四年 | 16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四年 | 31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4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四年 | 66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37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93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班) | 四年 | 18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33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22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111 | |||
自动化 | 四年 | 62 |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四年 | 123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71 | |||
软件工程 | 四年 | 46 |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11 | |||
土木工程 | 四年 | 91 | |||
土木工程(卓越计划班) | 四年 | 22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四年 | 66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97 |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四年 | 52 | |||
铁道工程 | 四年 | 97 | |||
水利水电工程 | 四年 | 39 | |||
测绘工程 | 四年 | 32 |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21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15 | |||
交通运输 | 四年 | 119 | |||
交通工程 | 四年 | 49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8 | |||
环境科学 | 四年 | 12 | |||
建筑学 | 五年 | 38 | |||
城乡规划 | 五年 | 12 | |||
生物工程 | 四年 | 11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6 | |||
工程管理 | 四年 | 24 | |||
工程造价 | 四年 | 33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6 | |||
会计学 | 四年 | 19 | |||
财务管理 | 四年 | 6 | |||
物流管理 | 四年 | 80 | |||
工程测量技术 | 专科批 | - | 30 | ||
铁道工程技术 | - | 30 | |||
铁道供电技术 | - | 120 | |||
动车组检修技术 | - | 31 | |||
铁道信号自动控制 | - | 90 | |||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 | - | 15 |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 | 15 | |||
铁道机车(电力机车) | - | 121 | |||
铁道车辆 | - | 30 | |||
铁道机械化维修技术 | - | 60 | |||
高速铁道工程技术 | - | 30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8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8 | |||
汉语国际教育 | 四年 | 15 | |||
英语 | 四年 | 5 | |||
法语 | 四年 | 21 | |||
西班牙语 | 四年 | 12 | |||
阿拉伯语 | 四年 | 4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11 | |||
市场营销 | 四年 | 15 | |||
会计学 | 四年 | 45 | |||
财务管理 | 四年 | 9 | |||
铁道交通运营管理 | 专科批 | - | 14 |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 | 14 |
生物工程专业是2001年在原有的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化工、环境科学等专业基础上筹建,于2003年开始招生。现有微生物理学硕士点和生物化工工学硕士点。近两年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铁道部重点课题1项,甘肃省生物技术专项2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明专利3项。现有专业教师2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1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1%。
毕业生能够在生物工程相关产业(生物化工、生物制品、生物制药、发酵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食品工程、环境生物工程、生物检测等)行业从事产品研发、工艺设计、生产管理、营销等工作,也可在高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本专业具有考研优势,年考研率达40%左右。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无机化学与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化工原理、生化工程、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生物化学反应工程、生物工程设备及设计、制药工程、酶工程、环境生物工程等。
主要专业方向:发酵工程、食品工程、生物制药
通信工程专业建立于1958年,办学历史悠久,专业与学科建设基础扎实,是甘肃省特色专业。通信与信息系统一直是铁道部和甘肃省重点学科,具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硕士点和“电子与通信工程”工程硕士点。通信工程实验室设备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和创新教育环境。近年来,共主持各类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获甘肃省教学成果奖2项。目前共有教师21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3人,青年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
毕业生具备使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轨道交通领域、通信技术领域、国防工业领域以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中从事通信信息方面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营维护等工作。
主干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程控交换、光纤通信、移动通信、铁路专用通信技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技术等。
主要专业方向:轨道交通通号技术、现代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第七学期按照学生学习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专业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电子、控制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能在机电行业及 相关领域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工程应用、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 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工程、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 基础知识,接受机械电子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培养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服务,以 及性能测试与仿真、运行控制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本专业所需的相关数学和机械电子学等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 展现状和趋势;
2.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 理论、知识和技术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部件和过程的能力;
3.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制订实验方案、完成实验、处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4.具有对机电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论证优化和过程管理的初步 能力;
5.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机电一体化产品与系统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 能力;
6.具有较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熟悉与本专业相 关的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本专业对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7.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 能力;
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 续学习的能力。
主干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工程图学、工程力学、电路原理、工程电子技术、控制工程基础、传感与检测技 术、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机电系统设计、机电传动与控 制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机电系统综合实践、课程设计、科研创 新与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电路与电子技术系列实验、机电系统测控实验、机械基础实 验、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系列实验、机电控制基础实验、传动与控制技术系列实验、电子机械综 合实践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毕业生可在文化、新闻出版、经贸、教育、科研、旅游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与创作、编辑、记者、教学、管理、文秘、宣传等工作。
主干课程: 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文学概论、文学写作、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欧美文学、比较文学、古典文论、美学 、管理学、档案系统管理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学科,为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拥有国家级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交通信息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专业师资力量雄厚,2009年被授予国家级“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近年来承担科研项目4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12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市厅级科技进步奖11项、省级及教育厅级教学成果奖5项。现有教师2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100%。
本专业培养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应用型高级计算机专业人才,毕业生可在电子、信息、交通、电力、自动化等领域从事信息化、计算机软硬件的设计、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主干课程: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与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编译原理、软件工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与接口、嵌入式系统、Android开发技术、C#与.Net开发平台、J2EE与中间件技术、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计算机图形与图像处理、PCB板设计与制作、物联网技术等。
主要专业方向:计算机工程、软件技术。(二年级分专业方向)。
应用化学专业立足甘肃、服务西部、面向全国,培养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具备化学化工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验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企事业单位从事应用化学研究、教学、化工产品的研制开发,特别是精细化工产品、功能材料、环保化工产品、生物化学品及水处理药剂的研制开发,并能在上述部门从事管理工作,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应用化学专业已形成理工结合,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为一体,具有精细化学品、无机有机合成、功能材料和现代分析技术等特点的应用化学专业特色。现有教师22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讲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14人; “甘肃省 555创新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人,“甘肃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33科技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1人,“甘肃省陇原青年创新人才计划”1人,“甘肃省青年教师成才奖”2人。甘肃省化学化工教学示范中心和甘肃省植物源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挂靠本学科。近两年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5项、企业横行课题3项;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厅局级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其中被SCI、EI检索收录90多篇。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化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受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主干课程: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仪器分析、高分子化学、结构化学、配位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制图、无机合成化学、有机合成化学、材料化学、精细化工产品新技术、环境化工产品新技术、化学制药工艺学、煤化学与工艺、功能材料与纳米技术、催化原理、化工工艺学、化工工艺设计、食品分析和食品等。
统计学本科专业是2007年由教育部、省教育厅正式批准, 当年开始招生,至今连续招生5届。现有专任教师50余名, 其中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23人, 15人具有博士学位、 1人当选甘肃省教学名师、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入选甘肃省领军人才、1人入选甘肃省跨世纪人才、4人获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 自2008年以来,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余项, 发表SCI收录杂志论文90余篇,获甘肃省自然科学奖、省高校科技进步奖10余项。
统计学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利用统计方法对所观测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总结,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统计学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地运用Minitab,SAS,SPSS等世界上流行的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数据和处理信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也能从事理论研究。毕业生适宜在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含银行、证券、保险、投资机构)、以及企事业单位从事统计调查、统计信息管理、数量分析等开发、应用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到科研院所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等工作。
主干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数理统计、统计学导论、离散数学、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应用时间序列分析、应用回归分析、抽样调查、多元统计分析、试验设计、实用统计方法与软件、数量经济学等。
主要专业方向:经济统计、数量分析等。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含高工)7人,讲师9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占5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硕士学位教师1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5%。
近5年来,承担科研项目近3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它省部级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6项,企事业委托项目10余项。申请国家专利23项。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0余篇。
毕业生可在装备制造、汽车、冶金等行业从事材料成型工艺的研究与制定,材料成型设备的设计与开发,材料成型模具的设计与制造,相关领域内的教学、生产管理、经营销售等工作。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形工艺、材料成型设备、机械设计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材料成型自动控制基础,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与模具、锻造工艺及模具设计、现代模具设计方法、模具制造工艺;焊接冶金学、电弧焊、焊接电源及设备、焊接结构、焊接检验、特种焊等。
主要专业方向:焊接、模具。
2019年兰州理工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会计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2个专业。2019年兰州理工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兰州理工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2019)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
2019年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机械电子工程、会计学、汉语国际教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应用化学、工商管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英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造价、化学工程与工艺、水利水电工程、过程
2019年兰州外语职业学院甘肃省招生专业:学前教育、互联网金融、物流管理、护理、物流管理、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会计、物联网应用技术、空中乘务、空中乘务、互联网金融、工商企业管理、会计、酒店管理、云计算技术与应用、金融管理(银行业务)、物流管理
2019年兰州博文科技学院甘肃省招生专业:数字媒体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交通工程、车辆工程、酒店管理、土木工程、地理信息科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广告学、工程管
2019年兰州工业学院甘肃省招生专业:应用电子技术、车辆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工程造价、土木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智能科学与技术、经济与金融、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市政工程技术、通信工程、应用
2019年兰州职业技术学院甘肃省招生专业:软件技术、广告设计与制作、园林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英语、护理、食品营养与检测、投资与理财、报关与国际货运、艺术设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应用英语、
2019年兰州文理学院甘肃省招生专业:新闻学、酒店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金融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工程、翻译、文化产业管理、景区开发与管理、学前教育(师范类)、旅游管理、应用化工技术、数字媒体技术、空中乘务、投资学、财务管理、计算机
2019年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矿井建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大气科学技术、大气探测技术(气象装备维护方向)、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技术(电力设备制造方向)、水利工程、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有色冶金技术、煤化工技术、通信技术、
2019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焊接技术与自动化、物联网应用技术、焊接技术与自动化、应用英语、应用化工技术(有机化工)、商务英语、工业分析技术(油品分析)、石油化工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工业
2019年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金融学、工程力学、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数学与软件方向)、软件工程、冶金工程、财务管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土木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工业设计、会计学、生物工程、动漫制作技术、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