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英语 | 四年 | 4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四年 | 18 | |||
应用物理学 | 四年 | 21 | |||
应用化学 | 四年 | 13 | |||
地理信息科学 | 四年 | 32 | |||
统计学 | 四年 | 18 | |||
工程力学 | 四年 | 5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99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四年 | 32 | |||
机械电子工程 | 四年 | 54 |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四年 | 18 | |||
车辆工程 | 四年 | 214 | |||
车辆工程(卓越计划班) | 四年 | 10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3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四年 | 50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13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四年 | 74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卓越计划班) | 四年 | 13 | |||
电子信息工程 | 四年 | 23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26 | |||
通信工程 | 四年 | 82 | |||
自动化 | 四年 | 57 | |||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 四年 | 88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48 | |||
软件工程 | 四年 | 20 | |||
物联网工程 | 四年 | 17 | |||
土木工程(卓越计划班) | 四年 | 19 | |||
土木工程 | 四年 | 101 | |||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 四年 | 64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四年 | 89 |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四年 | 24 | |||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 四年 | 46 | |||
铁道工程 | 四年 | 119 | |||
水利水电工程 | 四年 | 47 | |||
测绘工程 | 四年 | 20 | |||
遥感科学与技术 | 四年 | 15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四年 | 14 | |||
交通运输 | 四年 | 122 | |||
交通工程 | 四年 | 22 | |||
环境工程(生态工程) | 四年 | 10 | |||
环境工程 | 四年 | 28 | |||
环境科学 | 四年 | 8 | |||
建筑学 | 五年 | 31 | |||
城乡规划 | 五年 | 46 | |||
生物工程 | 四年 | 18 | |||
生物制药 | 四年 | 11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四年 | 13 | |||
工程管理 | 四年 | 5 | |||
工程造价 | 四年 | 15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4 | |||
会计学 | 四年 | 10 | |||
财务管理 | 四年 | 5 | |||
物流管理 | 四年 | 75 | |||
工业工程 | 四年 | 7 |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0 |
汉语言文学 | 四年 | 26 | |||
汉语国际教育 | 四年 | 31 | |||
英语 | 四年 | 23 | |||
法语 | 四年 | 41 | |||
西班牙语 | 四年 | 17 | |||
阿拉伯语 | 四年 | 7 | |||
工商管理 | 四年 | 10 | |||
市场营销 | 四年 | 24 | |||
会计学 | 四年 | 40 | |||
财务管理 | 四年 | 15 |
本专业培养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现代市场营销学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独立进行营销调研、策划、实施等活动,培养具有较强的营销实践技能和一定的营销策划与营销管理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近两年承担科研项目主要有:教育部项目2项、甘肃省社科重点规划项目2项。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三等奖1项。现有教师16人,其中硕士生导师9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100%。
毕业生能够在各类企业、市场调研和信息咨询部门、政府部门、科研院所从事市场研究、市场开拓与推广、营销规划等工作。
主干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企业策划、产品管理、销售管理、服务营销学、会计学、统计学、经济法、财务管理、电子商务、消费者行为学、商务谈判技巧、现代物流管理等。
2006年工程力学专业开始招生, 2010年被批准设置力学一级硕士点。现有教师23人,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10名,讲师、助教及实验师11名,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6人,占教师人数的26%;具有硕士学位的13人,占教师人数的56%。本专业工程力学实验室拥有完善的实验设备,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必要的实验条件。
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 项,铁道部重点项目 10 项。获得省部、厅局级科技奖励 5 项,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教材4部。2011年,“寒区桩基工程的热学力学特性研究及其应用”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2011年第八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中,本专业学生共获得国家级三等奖8名,甘肃省特等奖1名,一等奖7名。
毕业生可在科研机构、国家机关、高等院校及大中型企业和公司从事力学及其相关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工程设计、测试分析和教学等工作。
主干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弹性力学、计算力学及有限元法、实验力学、振动力学、塑性力学、水力学、Ansys及其工程应用等。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现有教师1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含高工)7人,讲师9人,具有教授、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占5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人,硕士学位教师1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5%。
近5年来,承担科研项目近3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其它省部级项目3项,厅局级项目6项,企事业委托项目10余项。申请国家专利23项。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20余篇。
毕业生可在装备制造、汽车、冶金、土木、化工等行业从事新材料的研制与开发,材料结构与性能的测试与分析,材料制备工艺、热处理工艺及粉末冶金工艺等的研究制定,相关领域内的教学、设备设计与维护、生产管理、经营销售等工作。
主干课程: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无机及分析化学、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现代材料分析方法、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材料成型原理、材料成形工艺、材料制备技术、热处理原理与工艺、金属材料学、金属腐蚀与防护、粉末冶金学、功能材料、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土木工程概论、土木工程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等。
主要专业方向:金属材料、建筑材料。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甘肃省唯一的电子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本学科具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四个二级学科授予权。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联合企业建立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本专业现有教师18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8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占90%。目前在新型半导体器件、集成电路设计、太阳能光伏电池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近三年来主持完成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兰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四项,并通过了甘肃省科学技术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分别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发表科技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8篇,EI收录15篇。
毕业生可在电力、机械、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交通、等领域从事集成电路、电子电路系统和各种电子器件的分析、设计、工艺制作等工作,也可在高校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
主干课程: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数字信号处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理、集成电路原理、VLSI设计原理、集成电路工艺、电子系统EDA、集成电路CAD、光电子技术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工程实践应 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与该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与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技 术、通信技术,建筑设备、建筑智能环境学等较宽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建筑供配电与 照明、建筑设备管理、公共安全、信息设施与信息化应用、建筑节能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接受建筑 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设计与调试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执业注册工程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 设计院、工程公司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建筑电气及智能化技术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 理、系统集成、应用研究和开发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具有从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等相关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管理知识。
3.掌握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土木工程的相关知识,掌握建筑 电气与智能化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本专业相关技术的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并提出工程实际问题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 力;掌握建筑智能化环境需求的分析方法、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法和调试技术,具有建 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在建筑电气、智能化建筑、建筑节能方面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 法规,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以及工程设计、 施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 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7.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理论与电子技术、电气传动与控制、检测与控制、网络与通信、计算机应 用技术、建筑设备、土木工程基础、建筑智能环境学、建筑电气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工程技术基 础、建筑节能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理论(88学时)、电子技术基础(104学时)、自动控制原理(64学时)、计算机原 理及应用(48学时)、建筑设备(28学时)、计算机网络与通信(48学时)、智能建筑环境学(72学 时)、建筑供配电与照明(72学时)、建筑电气控制技术(40学时)、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50学 时)、公共安全技术(36学时)、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36学时)。
示例二:电路理论(9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78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54学时)、 自动控制原理(54学时)、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数据通讯及计算机网络(54学时)、 电气控制技术(40学时)、建筑设备(32学时)、建筑智能环境学(72学时)、建筑供电与照明(72 学时)、建筑设备管理系统(46学时)、公共安全系统(36学时)、信息设施系统(40学时)、建筑智 能化系统集成技术(30学时)。
示例三:建筑概论(36学时)、电路分析(76学时)、脉冲与数字电路(60学时)、信号与系统 (50学时)、线性电子线路(56学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80学时)、非线性电子线路(73学 时)、建筑智能环境学(30学时)、电机与电力拖动(40学时)、建筑设备(60学时)、智能建筑概论 (24学时)、建筑识图(24学时)、自动控制原理(64学时)、建筑电气(65学时)、安全防范系统 (42学时)、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设计(32学时)、照明技术(36学时)、网络与综合布线(54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专业实习、课程实验(包括课内所含及独立开设的实验)、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等。
主要专业实验: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实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实验、公共安全系统实验、信息设 施及信息化应用系统实验、楼宇现场总线系统实验、系统集成及其组态编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熟练的实验技能、系统的半导体物理和光伏技术知识,掌握半导体材料的制备、性能分析及检测技术,了解相关光伏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技术,掌握运用计算机进行材料设计及数据处理方法的工程技术或研发人才。近两年承担科研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现有专业教师1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0%。
毕业生可去公司、企业、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从事半导体及光伏器件研制、材料设计与开发、科学研究及教学等工作。
主干课程:半导体物理学、半导体器件物理、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与施工、半导体工艺、微电子学导论、固体物理、数学物理方法、太阳能利用技术、光电传感器及应用、信息光学原理与应用、光学、量子物理、数值计算与Matlab等。
主要专业方向:光伏技术、光电检测技术(三年级分专业方向)
2021年兰州交通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工程力学、地理信息科学、应用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动车组检修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物流管理、会计学、铁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环境工程、铁道车辆技术、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交通工程、铁
2021年兰州交通大学河北省招生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铁道供电技术、动车组检修技术、财务管理、城乡规划、建筑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遥感科学与技
2021年兰州交通大学天津市招生专业:财务管理(兰州市安宁区)、铁道养路机械应用技术(兰州市城关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兰州市安宁区)、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兰州市安宁区)、车辆工程(兰州市安宁区)、会计学(兰州市安宁区)、工程力学(兰州市
2021年兰州交通大学北京市招生专业:工商管理(4000元)、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4700元)、国际经济与贸易(4000元)等3个专业。2021年兰州交通大学北京市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兰州交通大学北京市
2021年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雷电防护技术、金属材料检测技术、大气科学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技术、水利工程(防汛抗旱)、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兰州拉面制作技艺与轻营管理)、宝玉石鉴定与加工(营销方向)、电梯工程技术、数字媒体
2021年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智能制造工程技术(化工装备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汽车制造类(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水环境智能监测与治理、商务英语、应用化工
2021年兰州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材料类(材料物理、材料化学、功能材料)、日语、英语(招英语考生)、草业科学、应用化学(放射化学方向)、临床医学类(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儿科学)(少数民族)、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电子信
2021年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数学与软件方向)、通信工程、测绘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知识产权、制药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软件工程、自动化、俄语、工业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法学、无机非金
2021年兰州财经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应用统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汉语言文学、商务英语(招英语考生)、物流管理、保险学、统计学、市场营销、国际商务、电子信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体育经济与管理、会计学(121中美实验班)(高收费)、社会工
2021年兰州交通大学甘肃省招生专业:物联网工程、会计学、车辆工程、财务管理、电子信息工程、市场营销、汉语言文学、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会计学、环境科学、西班牙语、机械电子工程、英语、遥感科学与技术、应用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