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工程实践应 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与该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与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技 术、通信技术,建筑设备、建筑智能环境学等较宽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建筑供配电与 照明、建筑设备管理、公共安全、信息设施与信息化应用、建筑节能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接受建筑 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设计与调试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执业注册工程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 设计院、工程公司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建筑电气及智能化技术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 理、系统集成、应用研究和开发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具有从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等相关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管理知识。
3.掌握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土木工程的相关知识,掌握建筑 电气与智能化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本专业相关技术的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并提出工程实际问题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 力;掌握建筑智能化环境需求的分析方法、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法和调试技术,具有建 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在建筑电气、智能化建筑、建筑节能方面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 法规,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以及工程设计、 施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 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7.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理论与电子技术、电气传动与控制、检测与控制、网络与通信、计算机应 用技术、建筑设备、土木工程基础、建筑智能环境学、建筑电气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工程技术基 础、建筑节能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理论(88学时)、电子技术基础(104学时)、自动控制原理(64学时)、计算机原 理及应用(48学时)、建筑设备(28学时)、计算机网络与通信(48学时)、智能建筑环境学(72学 时)、建筑供配电与照明(72学时)、建筑电气控制技术(40学时)、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50学 时)、公共安全技术(36学时)、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36学时)。
示例二:电路理论(9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78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54学时)、 自动控制原理(54学时)、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数据通讯及计算机网络(54学时)、 电气控制技术(40学时)、建筑设备(32学时)、建筑智能环境学(72学时)、建筑供电与照明(72 学时)、建筑设备管理系统(46学时)、公共安全系统(36学时)、信息设施系统(40学时)、建筑智 能化系统集成技术(30学时)。
示例三:建筑概论(36学时)、电路分析(76学时)、脉冲与数字电路(60学时)、信号与系统 (50学时)、线性电子线路(56学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80学时)、非线性电子线路(73学 时)、建筑智能环境学(30学时)、电机与电力拖动(40学时)、建筑设备(60学时)、智能建筑概论 (24学时)、建筑识图(24学时)、自动控制原理(64学时)、建筑电气(65学时)、安全防范系统 (42学时)、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设计(32学时)、照明技术(36学时)、网络与综合布线(54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专业实习、课程实验(包括课内所含及独立开设的实验)、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等。
主要专业实验: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实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实验、公共安全系统实验、信息设 施及信息化应用系统实验、楼宇现场总线系统实验、系统集成及其组态编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专业代码:080503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理论部分:在基础教育系列中重点强调基础性与综合性相结合的原则。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工程技术基础课群;大学外语、马克思主义原理等社会科学课群。在专业教育系列中重点遵循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包括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能源系统工程、可再生能源及其利用、光伏科学与工程、风力发电原理、生物质能工程、核能利用基础等专业平台课群;光伏材料与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场等专业选修课群等。
相近专业:
核物理 核工程与核技术 核反应堆工程专业 风能与动力工程 南昌大学几所高校开设了太阳能建筑一体化 光伏材料专业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领域从事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开发研究、工程设计、优化运行及生产管理工作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具有较强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专门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受到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学科基础知识;2.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3.掌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4.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河北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山西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 | 2 |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6 | |||||||
内蒙古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吉林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 | 1 | ||
江苏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浙江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江西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2 | ||
河南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湖北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办学地点兰州市安宁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W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广西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重庆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四川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2 | |||||||
云南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陕西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5 | |||||||
甘肃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9 |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1 | |||||||
宁夏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4 | ||
新疆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2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河北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7 | 38272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51 | 42759 | ||||||
山西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97 | 38910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00 | 37316 | ||||||
内蒙古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25 | 28513 | ||
吉林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3 | 20039 | ||
江苏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4 | 61874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浙江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5 | 91978 | ||
江西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8 | 49867 | ||
广西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47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5 | 40210 | ||
重庆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7 | 37581 |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545 | 38535 | ||||||
四川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6 | 50606 |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和环境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和环境科学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就业前景和环境科学就业前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介绍和环境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和环境科学这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和遥感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和遥感科学与技术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就业前景和遥感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介绍和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建筑
兰州交通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就业前景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就业前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介绍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介
兰州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兰州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科学与技术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就业前景,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子
兰州交通大学地理信息科学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地理信息科学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就业前景,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地理信息科学
兰州交通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信息与计算科学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信息与计算科学就业前景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就业前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介绍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信息
兰州交通大学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就业前景,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
兰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科学与工程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就业前景,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材料
兰州交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在甘肃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就业前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