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 (最高/最低分) |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理科 | 228/169(专科批)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167(专科批)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文科 | -/178(专科批)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160(专科批)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185(专科批)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本科) | 2018 | 理科 | -/290(专科批)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186(专科批)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文科 | -/162(专科批)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227(专科批)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文科 | -/164(专科批) | /() |
课程设置:电工基础、电子工程制图、传感技术及应用、模拟和数字电子线路、电子整机原理、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床电气与 PLC 数控技术,金属工艺学。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适用于机电行业及制造业从事操作、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工作的技能型人才。
乌兰察布职业学院是我市唯一一所综合性职业院校。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57年的乌盟财贸粮食学校、乌盟农牧学校和始建于1979年的乌盟工业学校3所全日制中专学校。2004年4月,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为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17年,我院被自治区教育厅评为全区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2019年被评为自治区优质校院校,是全区10所优质校之一,标志着我院跨入了全区高等职业教育前列,也为全市职业教育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学院下设畜牧兽医系、机电技术系、建筑技术系、经济管理系、农学与马铃薯工程系、商务信息技术系、学前教育系、中专部、综合能力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现有招生专业36个,涵盖了12个高职专业大类,其中畜牧兽医、食品加工技术、市场营销、园林技术、会计、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7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会计、机电一体化技术2个自治区级特色专业。从2015年起学院先后与内蒙古农业大学、河套学院、呼伦贝尔学院、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集宁师范学院等合办5个本科专业。
学院有主校区及平地泉校区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900672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近78301.34万元。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现有教职工543人,专任教师395人,高级职称14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5人),硕士以上学位150人。专任专业课教师338人,“双师”素质教师176人占比52%。
学院立足乌兰察布,服务内蒙古,紧紧围绕乌兰察布市统筹推进以产业创新拉动发展转型、数字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集群化和传统产业高端化。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为学生的教学实习和充分就业提供保证。目前,学院与80余家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其中与北京国安建筑科技有限公司、中国风电集团、中兴集团云泰互联网公司、中德诺浩、北京顺丰速递公司、首都国际机场、神华集团、神舟高铁等10余家企业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订单人数每年在800人以上,在全区高职院校中,订单培养位居前列。学院主动与企业对接,深入企业中间,了解企业实际用人需求,与企业一起着手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培养方案,最大程度解决企业人才需要。现有在校生10326人,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85%以上。
近年来,学院积极承担全市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技人员培训,转业军人培训,妇女干部培训等培训任务,累计培训人数达四万余人,被自治区命名为“全区劳动力培训示范基地”和“星火学校”,“全区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雨露计划示范基地”。学院组建科技团队,专门为农村牧区提供实用技术培训和生产过程的技术服务,助力乌兰察布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学院成立以来,在市委政府和教育厅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使学院步入了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快车道。在专业建设、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毕业生就业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全区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被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等。在学院获得荣誉的同时,学生在各种技能比赛中捷报频传,获得国家级大赛奖10 项,自治区级技能大赛奖33 项,市级技能大赛奖50余项。当前全校万名师生正团结一致,奋发图强,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将学院建设成为自治区一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院校,为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专科层次全日制工科类高职院校,地处妈祖故乡——莆田,始建于1985年,2004年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高职院校。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莆田涵江校区规划建设1350亩,一期投资25亿多元、建设900多亩,2021年已基本完成校区建设,实现整体搬迁;枫亭校区,占地面积380多亩,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990.9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45万册,电子图书100万册。设有智能制造工程系、自动化工程系、化学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工商管理系、工艺美术系、建筑工程系、医学健康系、学前教育系等9个二级系,招生专业40个,面向全国20多个省(区)招生,全日制学历(学制)教育在校生数14900余人。下辖3个中职校,在校生8300余人。教职工968人,其中高职535人,中职433人。
学院牢固树立“服务地方发展、服务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秉承“学为成人”的校训,确立了“坚持立足莆田,面向福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仪,培养身心健康、品行优秀、技术精湛,具有良好人文素养、创新素养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坚持内涵质量发展、特色创新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设‘亲地方产业、创行业特色、树职教品牌’”的现代高职院校特色发展。获评第二批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第三批数字校园实验校、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首批试点院校、首批“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示范基地、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福建省“三创”示范校、福建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福建省文明校园、福建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福建省高素质农民培训(实训)基地等。
学院坚持内涵质量发展,不断深化“三教改革”,获第七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入选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成果典型案例1项。省级以上各类竞赛获奖239项,其中,2021年三大国赛获奖总数排名跻身“全国百强”,位居全省高职院校第5名;1名学生获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世赛选拔数控铣项目第四名,被评为“全国技能能手”,入选国家集训队;1名学生获2021年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一等奖,获直接晋升技师资格。2019年、2020年在全省互联网+大赛中,金牌和奖牌总数连续两年位居全省高职院校首位,获优秀组织奖和突出贡献奖荣誉称号。
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体系,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机制,大力培养“身心健康、品行优秀、行为规范、技术精湛”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师生每年参与莆田市世界妈祖文化论坛、妈祖文化旅游节、保护母亲河、扶贫助困、乡村振兴等全市公共活动100多场,历年累计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100万小时。连续4年承接世界性非遗项目——妈祖海祭大典表演,参与师生达800多名;师生无偿献血年献血量超过10万毫升,荣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福建省慈善教育示范学院”“莆田市无偿献血特别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特别是疫情期间,湄园青年突击队600多名志愿者,不畏艰辛,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青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担当作为。
学院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按照为本地产业培养人才思路,建立专业随产业动态调整机制,通过集团化办学、现代学徒制、产教融合基地、产业学院、订单培养等形式,实现专业建设全方位服务对接莆田重点产业发展。现有校企合作企业127家,其中国家级产教融合型企业1家、省级17家;建设产业学院9个,入选省产业学院试点项目2项;校内外实训基地近200个,入选省产教融合实训基地1个。
学院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搭建校地、校企、校行、校校、校军5类合作平台,设立企业员工培训基地7个、市直部门职工培训基地2个、国家技能鉴定站1个、新型职业农民工培训基地1个,大力开展技能提升、技能鉴定、学历提升、退役军人、社区教育、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社会培训服务,近五年累计培训达53000多人次,培训收入达1300多万元;获评全国培训基地1个,省级培训基地7个。拥有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市职教科技创新平台3项、名师工作室2个、省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技术服务团队13支。近三年,大力开展技术研发、工艺改造、科技成果转化等技术服务项目29个,服务收入900多万,助力莆田重点产业和企业提质增效。
新校区位于莆田市涵江区梧塘镇荔涵大道旁,与莆田市区、动车站、高速入出口车程约10分钟,交通便利,区位优越。新校区以“山水·院街”为核心规划理念,集“活力校园、人文校园、生态校园、智慧校园”于一体,传承莆田文脉,是一所融合自然山水的现代化综合性校园。目前已投入20多亿元,建设中心景观区、教学实训区、培训办公区、学生生活区、体育运动区、学生创业园区、教师住宅区和素质拓展园八大功能区,共900亩,基础设施完善。
1、 学院参加专科(高职)批次的录取,招生录取工作在生源地招生办的组织、监督下进行,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
2、新生录取贯彻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德、智、体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入学考核以文化考试为主的原则,录取的考生必须思想政治品德合格、身体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要求。
3、对进档考生原则上按考生志愿顺序、考分高低、综合素质给予安排录取专业。当考生所有专业志愿均不能满足时,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其随机调录到录取计划未满额的专业;不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将予以退档。
4、对加分、降分投档考生按招生省份有关规定进行。
5、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按招生省份确定的分数线,若生源不足,按招生省份有关规定执行。
6、根据生源情况,按有关规定对招生计划进行相应的调整。
7、学院所有专业的高考外语语种和新生中的男女比例不受限制。
8、录取最低分在校园网公布,接受学院纪委、监察和社会的监督。
2022年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订单班
2022年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合作企业
2022年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就业方向
2022年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干课程
2022年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2015年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招考专业介绍机电一体化专业(福建省精品专业)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60001.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学费:6000;2020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福建机电一体化技术理科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代码:460301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2021年在福建等1个省市开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各省市招生计划(2021)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地区批次学制人数学费460301机电一体化技术福建专科批三年106000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