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嘉兴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宁波工程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土木工程 | 2020 | 综合 | 564/560(平行录取二段) | -/552(平行录取二段) |
土木工程 | 2019 | 综合 | -/569(平行录取二段) | -/566(平行录取二段) |
土木工程 | 2018 | 综合 | -/564(平行录取二段) | -/561(平行录取二段) |
土木工程 | 2017 | 综合 | -/553(平行录取二段) | -/561(平行录取二段)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四川 | 土木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梁林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6 |
广西 | 土木工程(6325元/年,在梁林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1 |
湖南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0 |
江西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2 |
福建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0 |
安徽 | 土木工程(6325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5 |
江苏 | 土木工程(在梁林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3 |
上海 | 土木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19 |
辽宁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3 |
内蒙古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88 |
山西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461 |
天津 | 土木工程(梁林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10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浙江 | 土木工程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46 |
青海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段 | 普通类 | 358 |
甘肃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420 |
云南 | 土木工程(风华校区)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493 |
贵州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5 |
四川 | 土木工程(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5 |
广西 | 土木工程(6325元/年,在风华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98 |
广东 | 土木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风华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7 |
湖南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2 |
江西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5 |
福建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3 |
安徽 | 土木工程(6325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9 |
江苏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7 |
山西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85 |
河北 | 土木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7 |
嘉兴学院是2000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和嘉兴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的普通本科高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原浙江经济高等专科学校办学肇始于1914年,此后百年间数易校址,相继在宁波鄞县、杭州建德办学,先后隶属于国家重工业部、冶金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被誉为中国有色行业经济管理人才的“摇篮”。
学校办学所在地——嘉兴,地处东南沿海、长三角中心腹地,东接上海、北邻苏州、西连杭州、南濒杭州湾,区位优势独特,产业发达、经济繁荣,是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江南文化发源地、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地、浙江省全面接轨上海示范区。
学校下设17个教学机构,全日制在校生15900余人,成教本专科生15000余人,拥有附属医院8所、附属幼儿园1所。校园面积166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1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222万余册,电子藏书230万余册。学校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入选全国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浙江省平安校园、浙江省高校文明校园。
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为学校校长,世界著名物理学家、香港科技大学原校长朱经武教授为学校名誉校长。学校现有教职工1660余人,全职院士3人,柔性聘用院士9人,有国家级特聘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理论界人才入选者、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有省级重点创新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入选省“鲲鹏行动”计划专家1人,教师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
学校设有59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通过国家专业认证(评估)专业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重点(优势、特色)专业16个,省级师范教育创新工程项目入选专业1个。拥有经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及以上实验教学平台11个。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与美、英、澳、德、日、韩等22个国家(地区)的80多所高校开展联培博士、本硕连读、双学位攻读、交换生培养等合作,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7%以上。
学校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材料与化工硕士、会计硕士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省级一流学科6个,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3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等省级科研平台15个。《嘉兴学院学报》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优秀学报,“嘉兴名人与嘉兴文化”栏目入选教育部“名栏工程”。近五年学校教师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55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20余项;获省部级(含一级协会)科研奖励80余项,其中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
学校以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高校的政治担当,自觉传承红色基因、守牢红色根脉,建有伟大建党精神研究中心、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浙江(嘉兴)中外政党研究中心,嘉兴学院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中国共产党创建史研究中心为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承协同创新中心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是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全省教育系统党员教育基地、浙江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单位、浙江省高校二级学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试点单位、浙江省高校文化校园建设首批试点单位、浙江省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研学基地(嘉兴市)依托高校、浙江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重点支持高校。学校“红船先锋营”文化品牌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省身文化”品牌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红船精神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获浙江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原创红色话剧《初心》多次被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报道。学校学子先后荣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质奖章”、2008—2010年连续三届“浙江骄傲”、浙江省十佳大学生、浙江省杰出志愿者、浙江省第一届感动校园人物、浙江省首届美德学子等荣誉。
学校充分发挥地处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核心区优势、与有色行业联系紧密优势,主动对接长三角地区产业、企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助力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学校拥有中澳先进材料与制造研究院、浙江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研究中心、嘉兴市大学科技园、G60科创走廊产业与创新研究院、中国共同富裕研究院、信息网络与智能研究院、三江·嘉化未来技术学院等一批科研创新载体。学校被认定为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第一批合作院校,校企合作育人成果获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88个校企合作项目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高校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学校创业学院入选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实践园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学子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金奖、“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学校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高校,2018年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连续五年在浙江省教育厅普通本科高校分类评价中列同类院校第1位。
当前,学校正牢记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努力把学校办成一所有特色、善创新的综合性大学”的殷切嘱托,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秉承“方正为人 勤慎治学”校训,践行“求是求真求正”校风,勇猛精进、追求卓越,大力实施“1358”战略,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全力以赴创建嘉兴大学,建设有特色、善创新的一流应用型综合性大学。
宁波工程学院是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创建于1983年。占地面积1800亩,分为风华校区、翠柏校区和杭州湾校区。现有13个二级教学单位,48个本科专业(含三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4个一级学科;教职工1155人,专任教师896人,正高职称108人,副高职称287人,博士学位384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4300余人。
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之路,坚持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2010年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2014年成为首届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理事会主席单位,2015年成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高校,2016年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高校,当选全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2021年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杭州湾汽车学院入选全国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成为全国50所获批高校之一。
学校重视学科建设,坚持工科为主,文、理、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学科专业与地方行业产业紧密结合,重点建设了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紧密对接绿色石化、汽车制造等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同时,学校瞄准国际工程师培养标准,通过专业认证促进人才培养国际实质等效,11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培育了省一流学科6个、市重点学科7个,遴选出4个重点培育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点培育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学校省级科研平台从无到有,获批省级平台5个。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卓有成效,土木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入选省级优势特色专业,认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项、省级一流课程19门,学校被认定为“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
学校探索实施“科教产教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应用研究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021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2%,留甬率达48.42%,位列在甬本科高校第一名。考研率约16.76%,同比去年增长3.3%。其中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录取174人,被世界排名前100海外高校录取22人。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学科竞赛成绩逐年提升,在国际和全国性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在2017-2021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我校在全国1197所本科高校中排名第169名,较上一轮提升18名,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排名第2名,蝉联浙江省第1名。“海蓝宝”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称号和省创业园示范基地。与行业(企业)共建共研共培,三十七年来培养学生近六万名,其中近60%留在宁波为地方服务。
学校加强科研基地和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含一级行业协会/学会奖项)25项,一批高水平论文发表于国内高水平期刊和国际顶尖期刊,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200余项,2017年中标国家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2019年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经费额度居全市高校第一,2020年获市顶尖人才项目1项。
学校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区域发展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提供高水平的应用技术研究。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共建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工程学院工程软土实验中心;与吉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与厦门大学共建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与中科院材料研究所、中石化镇海炼化、宁波市安监局共建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与宁波市交通委、宁波市交警总队、宁波市住建委、宁波市建设集团共建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与李泽湘教授团队共建机器人学院;校地共建象山研究院、奉化研究院、三门研究院、中乌新材料研究院和宁波临空经济研究院等;与杭州湾管委会、大众和吉利汽车等以理事会形式共同建立“政产学研”人才培养教育联盟;实施百名博士(教授)服务百家企业的“双百工程”,近百名博士(教授)进驻企业。在2018年4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作为全国3所典型应用型高校之一获点名称赞“产教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受到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广泛好评”。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强化外向型办学特色。1984年被教育部列入联邦德国援建4所高校之一。目前,国际化办学进程日益加快,已与30多个国家近百所院校建立起稳定长期的校际合作关系。提升中美4+0项目合作水平,按照“做强管理类、做好理学类、进军工学类”的目标,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韦恩州立大学等合作举办会计学、信科(大数据)、机械工程等专业。2015年在格林纳达正式开办孔子课堂。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良好,基础设施齐备,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5.15亿元。专任教师中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1名、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国家“千人计划”长期项目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浙江省“千人计划”长期项目1人、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省15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培养人员8名、省高校教学名师2名、省高校优秀教师3名、市突出贡献专家6名。构建“双师型”结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双师双能”占比70%。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理念,弘扬“讲实求精”的学校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的校训,重点打造“工匠精神”“阳明文化”的校园文化品牌,多层次构建高格调的校园文化,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营造特色鲜明、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展望未来,宁波工程学院将锚定目标、创新实干、坚毅前行,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突出地方性、应用型和国际化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定不移地朝着建成国家应用型本科示范院校、跻身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行列的目标奋勇前行。
宁波工程学院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招生热线:0574-87616666
招生QQ群:161483233、161835974
招生网址:http://zs.nbut.edu.cn
电子邮箱:zsjy@nbut.edu.cn
通讯地址:宁波市江北区风华路201号
邮编:315211
东校区共设有四个学生食堂,一个教工食堂,还有样式丰富的商业街,物美价廉。
我校是公办院校,收费标准严格按照浙江省、宁波市教育和物价部门的文件精神执行。根据专业不同,学费从4800-6325元/学年不等,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收费为26000元/学年,美国学习期间的学费按美方院校标准收取,我校按会计学专业收取学费。信息与计算科学(中外合作办学)收费为24000元/学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收费为28000元/学年
宁波工程学院工业设计(机器人)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业设计(机器人)和土木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业设计(机器人)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工业设计(机器人)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业设计(机器人)和
宁波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和土木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专业介绍
宁波工程学院汽车服务工程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汽车服务工程和土木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汽车服务工程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汽车服务工程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
宁波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土木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
宁波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和土木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机械
宁波工程学院工业设计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业设计和土木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业设计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工业设计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业设计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工业设计
宁波工程学院车辆工程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车辆工程和土木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车辆工程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车辆工程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车辆工程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车辆工程
宁波工程学院应用统计学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统计学和土木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统计学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应用统计学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统计学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宁波工程学院应用化学和土木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应用化学和土木工程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应用化学就业前景和土木工程就业前景,应用化学专业介绍和土木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应用化学和土木工程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应用化学
没法比,一个是二本,一个是三本,别以为挂个浙大的名字就强了,在省内是糊弄不了别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