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长春工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南昌工程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21 | 理科 | 496/483(本科一批A段)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20 | 理科 | -/500(本科一批A段)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办) | 2020 | 理科 | -/430(本科二批A段)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19 | 理科 | -/497(本科二批A段)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18 | 理科 | -/506(本科二批A段)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17 | 理科 | -/478(本科二批A段) |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长春工业大学 (最高/最低分) | 南昌工程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18 | 理科 | -/534(本科二批) |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17 | 理科 | -/497(本科二批) | /()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 机、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 好的综合素质,能胜任计算机科学研究、计算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 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特别是离散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 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 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
4.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工程意识,并 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具有终身学习意识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
6.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 创新的初步能力;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 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
8.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9.具有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0.掌握体育运动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方法,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离散结构、基本算法、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操作系统、计算机网 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
核心课程示例(括号内为理论学时+实验或者习题课学时):
示例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0+48学时)、计算机导论(24+6学时)、集合论与图论(48学 时)、汇编语言程序设计(32+8学时)、电路44+16学时)、数理逻辑(32学时)、电子技术基础(32 +20学时)、数字逻辑设计(36+1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40+24学时)、近世代数(32学时)、计 算机组成原理(48+60学时)、软件工程(48 +16学时)、形式语言与自动机(32学时)、数理逻辑 (32学时)、数据库系统(40+24学时)、操作系统(40+16学时)、计算机网络(36+30学时)、算法 设计与分析(32学时)、计算机体系结构(48学时)。
示例二:计算概论(72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54学时)、集合论 与图论(54学时)、代数结构与组合数学(54学时)、数理逻辑(54学时)、微机原理(54学时)、计 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54学时)、电路分析原理(72学时)、数字集成电路(72学时)、信号与系统 (54学时)、微电子与电路基础(54学时)、电子线路(72学时)、算法设计与设计(72学时)、脑与 认知科学(36学时)、人工智能导论(54学时)、编译技术及实习(54+72学时)、操作系统及实 习(54+72学时)、微机实验(0+72学时)、程序设计实习(0+72学时)、数字逻辑电路实验(O+ 72学时)、数字逻辑设计实验(0+72学时)、电子线路实验(0+72学时)、基础电路实验(0+72 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8学时)、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60+3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60+30学时)、信号与系统(68学时)、电路信号与系统实验(15 +15学时)、计算机导论(16学 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56+20学时)、软件工程(30+16学时)、数据库系统(40 +12学时)、编译 原理(52+16学时)、人工智能(46学时)、操作系统(54+24学时)、程序设计基础(44+32学时)、 数据结构(54+24学时)、离散数学(一)(54学时)、计算机组织与体系结构(76+20学时)、微机 系统(50+20学时)、离散数学(二)(3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实验、 计算机网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吉林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04 |
四川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北湖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3 |
湖南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05 |
山东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491 |
江西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87 |
安徽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22000元/年;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80 |
浙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2 |
上海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392 |
黑龙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413 |
辽宁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96 |
内蒙古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16 |
山西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办学地点北湖校区)(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469 |
河北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物理类 | 本科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503 |
天津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北湖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501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吉林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48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 | 本科二批A段 | 404 | |||
四川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北湖校区就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北湖校区就读) | 493 | ||||
重庆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0 |
广西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840元/年,在北湖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0 |
广东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北湖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3 |
湖南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05 | |||
山东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3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491 | |||
江西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中外合作办学 | 487 |
福建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02 | |||
安徽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84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22000元/年;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480 | |||
浙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6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552 | ||||
江苏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北湖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8 |
上海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392 |
黑龙江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413 | |||
辽宁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496 | |||
内蒙古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416 | |||
山西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9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办学地点北湖校区)(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二批B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469 | ||
河北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503 | |||
天津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北湖校区)(中外合作办学)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中外合作办学 | 501 |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计算科学研究以及计算机系统设计所需基本能力,能够设计、实现和部署基于计算原理、由软硬件与计算机网络支撑的应用系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 Web 等课程。
就业方向:
(1)党政机关、水利、电力、银行、证券、保险、工商、税务、广播、电视、交通、医疗等部门从事信息系统的研究、开发、维护与管理等工作;
(2)信息技术行业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产品的试验与维护、技术服务与管理工作;
(3)教育行业的计算机、通信、信息系统方面的教学与实验室工作;
(4)科研与设计院所从事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科研工作。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江西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21 |
四川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7 |
广西 | 计算机类(4790元/年,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7 |
广东 | 计算机类(非定向)(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080902.软件工程)(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3 |
福建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0 |
安徽 | 计算机类(4790元/年;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91 |
上海 | 计算机类(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10 |
吉林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8 |
辽宁 | 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9 |
山西 | 计算机类(包含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82 |
长春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文、理、经、法、艺术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始建于1952年,建校初期是国家为筹建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而创办的长春汽车工业学校,先后经历了长春工业专科学校、吉林理工学院、吉林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70年6月吉林工学院与吉林工业大学合并,1978年10月复校。2000年9月,长春煤炭工业学校、长春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吉林省轻工业设计学校并入。2002年3月,更名为长春工业大学。1992年被吉林省政府确定为首批三所之一的省属重点高校,2004年再次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16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20年3月,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高校。
学校设南湖、北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5.2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雅,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设有15个学院,59个本科专业。现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14个,其中,吉林省一流学科3个,吉林省优势特色学科1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卓越计划”试点专业3个;2022年,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2个学科成功入选吉林省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培育计划”立项建设学科。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
学校现有在籍学生22966人。其中本科生16416人,专科生2999人,硕士研究生3356人,博士研究生170人,留学生25人。现有教职工1675人,其中专任教师1200人,正高级职称教师227人,副高级职称教师486人。现有柔性引进院士5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2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7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国家优秀教学团队1个,吉林省优秀专家6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6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41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6人,长白山学者9人。
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现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平台42个,省市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9个,学校技术转移中心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019年我校自然指数进入全国高校200强。近五年,学校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900余项,获得科技经费3.6亿余元。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项,国家(教育部)社会科学基金及国家艺术基金16项。科研成果获得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8项、二等奖20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吉林省专利金奖2项,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学校始终坚持科技研发工作与国家重大需求、吉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围绕制约传统产业发展和新兴产业培育的关键科学和科技问题,通过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和机制,在碳纤维、搅拌摩擦焊、ABS树脂、微纳与超精密加工、汽车安全气囊生产线、冶金节能、金属材料强韧化、功能高分子材料、机电设备故障诊断以及智能机器人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并在省内相应企业实现了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支撑和引领我省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自强不息、志在一流”的工大精神和“爱国敬业、求实创新”的校训,努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型和复合型专业人才,建校69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近20万人。2004年学校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4年作为全国首批吉林省首家高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化学学科、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实现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零的突破。近年来,学生生源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我校位列第75名,在2017—2021年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我校位列第85名,首次入围全国普通高校及地方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百强。毕业生以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适应性好、安心基层、踏实肯干、留得住、用得上、信得过等特点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毕业生就业率始终在省内高校中位于前列。曾获“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50所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审定有条件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先后与英、美、日、韩、俄等国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互派留学生,互派专家、学者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协作,并与美国奥克兰大学和波特兰州立大学合作举办本科教育项目4项,先后与美国密苏里大学等21个国家和地区的75所院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
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曾连续两次被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评为“全国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连续多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基层党组织标兵”“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和“普通高等教育先进学校”。2009年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2012年,学校党委荣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5年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模范职工之家称号。2016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称号。2017年获得长春市五一劳动奖状。2020年校团委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称号。2021年校团委荣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称号。
1、国家奖学金,每人每学年8000元;
2、国家助学金,平均每人每学年3000元;
3、国家励志奖学金,每人每学年5000元;
4、吉林省政府奖学金,每人每学年4000元;
5、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1500元,二等1200元,三等600元;
6、双十佳大学生奖学金,每人发放奖学金10000元;
7、单科专业奖学金,每人每科200元;
8、科技创新奖学金,每人每学年每组,一等1000元,二等600元;
9、新生入学奖学金,每人20000元;
10、创业奖学金,每人500元。
https://www.ccut.edu.cn/gdgl/xydy.htm
南昌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农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本科高校。学校原为水利部直属高校,2008年实现江西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江西水利电力学院,1978年恢复办学,历经江西省水利水电学校大专部、江西工学院水利分院、江西水利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2004年更名为南昌工程学院,2005年被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1年先后被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高校,并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3年被总参谋部、教育部批准为定向培养直招士官试点院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成为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9年入选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高校,2020年以来2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1年,学校开启“更名升大”奋斗新征程。
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军旗升起的地方”——江西省省会南昌市。学校拥有瑶湖和彭家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2046.9亩,校舍建筑面积69.4万平方米,另外在金溪县建有面积达1000亩的科教基地。学校设有研究生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学部、士官学院和瑶湖学院等17个教学院(部),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合作培养本科人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769人、留学生15人。学校拥有水利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土木水利、林业、机械、能源动力、电子信息、工商管理、应用统计、出版、艺术、翻译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开设57个本科专业,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6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4个、教育部“卓越农林计划”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卓越计划”专业6个(省“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5个、省“卓越农林计划”专业1个)、国际合作教育专业2个、一本批次招生专业7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43.25%;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89.38%。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二级教授9人,全国水利高等院校水利类专业带头人1人,江西省“双千计划”人选、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等省级人才100余人。聘请1位诺贝尔奖得主为学校名誉教授,柔性引进杰出人才8人。学校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50余万册,电子图书近140万册,各种中外文数字资源库9个。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四个回归”为遵循,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强化优良学风养成,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均位居全省前列。近五年,学生荣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等国家级奖励492项。建校60多年来,学校面向地方和水利行业培养了13万高素质人才,为经济社会和水利电力行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赢得良好社会声誉。
学校现有各级各类创新平台36个,其中国家级科技平台5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学会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江西省电子学会挂靠我校。《南昌工程学院学报》在全国工程类院校学报中排名靠前。学校拥有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建设团队4个。近五年,获国家级项目96项、省部级项目908项,累计科研经费4.7亿元;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892项;发表学术论文3187篇,其中SCI/EI类检索论文507篇;获省政府科技奖12项、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1项、省教学成果奖励5项、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2项、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2项,其中江西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学校先后承办首届国际水土保持青年论坛、第三届全球森林生态经济论坛、中国水利学会学术年会、第五届中国珍贵树种学术研讨会、南方水土保持研究会学术年会等大型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学校大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响应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主动融入浙赣粤大运河工程,积极参与特高压入赣工程,在水工程安全、生态水利、智慧水利、智能电网等领域开展科技成果应用推广,社会服务经费达8000余万元;推动樟树良种选育及开发利用,在江西、广西、云南等地推广种植,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积极参与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对口支援,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与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水利厅、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西省水利水电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等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技合作。
“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更名升大”奋斗目标,秉承“自强不息、格物致知”的校训,弘扬“开拓、勤奋、求实、文明”的校风,着力深化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高水平水利电力特色大学建设,谱写南昌工程学院发展新篇章。
我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每年承办全省高校工程类毕业生就业供需见面会,为毕业生提供大量优质的就业单位及就业岗位。来校招聘单位来自京、津、沪、珠三角、长三角等大中型城市,其中中国水利水电、中国铁道、中国交通等中字号国资委所属企事业成为我校固定的用人单位,深圳比亚迪、雅致和皇明太阳能等大型上市公司成为我校友好校企合作单位,市、县水利局和供电公司等水利电力基层单位也定期来校组织现场招聘,我校毕业生成为单位“留得住、用得上、成长快、潜力足、受欢迎”的人才,每年有近10%的毕业生考入全国名牌院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学校历年均获得“全省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近几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均在90%以上。
南昌航空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和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焊接技术与工程和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焊接技术与工程就业前景和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介绍和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介
南昌航空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和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焊接技术与工程和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焊接技术与工程就业前景和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介绍和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南昌航空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光电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焊接技术与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光电方向)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焊接技术与工程就业前景和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光电方向)就业前景
南昌航空大学焊接技术与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焊接技术与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焊接技术与工程就业前景和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介绍和电子信息工
看你以后在哪就业了如果留在东北就去长春吧除了东北其他的省份就选南昌大学怎么也是211
南昌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工业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工业工程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工业工程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工业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工业工程这
南昌航空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会计学(中外合作办学
南昌航空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和网络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和网络工程(中外
南昌航空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光电方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光电方向)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光电方向)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
南昌航空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江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中外合作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