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东莞理工学院 |
|---|---|---|
| 软科(综合) | 97 | 246 |
| 校友会(综合) | 132 | 149 |
| 武书连 | 76 | 360 |
| US排名 | 484 | 1385 |
| 泰晤士 | 50-72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79 | 17614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8 | 31480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7 | 32252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提前批 | 556 | 32995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提前批 | 552 | 36158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25 | 60826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地理(2选1)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17 | 68988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16 | 69940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1 | 10549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提前批 | 559 | 11285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42 | 18258 | 47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482 | 104651 | 417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89 | 31718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70 | 48437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63 | 12853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54 | 65090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5 | 75333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43 | 77429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34 | 88105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38 | 83884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本科批 | 526 | 99382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东莞市内 | 本科批 | 524 | 101659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东莞市内 | 本科批 | 523 | 102303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化学 |
| 2021 | 协同培养高技能人才 | 本科批 | 516 | 111500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510 | 119631 | 43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6 | 31886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批 | 520 | 35800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2021 | 东莞市内 | 本科批 | 504 | 46899 | 44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历史沿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享有“中国气象人才摇篮”之美誉,其前身南京气象学院始建于1960年,197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校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和中国气象局三方共建高校,同时得到江苏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海洋局共建。拥有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教育培养体系,并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大气科学学科在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一,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

我校综合评价计划和艺术类计划在提前批次录取,普招计划在普通本科第一批次录取。
根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招生章程》的规定,学校认可各省艺术类专业统考成绩,考生需参加当地省艺术专业统考并成绩合格。对文化分和艺术专业分均达到当地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学校根据各省规定调阅档案,按照文化分与专业分之和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东莞理工学院是东莞第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省市共建,以市为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博士任名誉校长。学校于1990年筹办,1992年4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成立,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变更为本科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2006年5月获批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08年5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6月与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一起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2015年9月被确定为广东省重点支持的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建设单位,2018年5月被确定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11月,学校大学科技园入选“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单位”,2019年7月成为全省唯一省市共建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示范校,2020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名单,2021年5月,我校正式获批为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参加艺术类专业考试获取合格证,并符合高考录取分数线的考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