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0 | 金属材料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31 | 17213 |
| 2020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31 | 17213 |
| 2020 |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35 | 16755 |
| 2020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嵌入式培养)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40 | 16179 |
| 2020 | 健康服务与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5 | 5759 |
| 2020 | 物流管理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5 | 5759 |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面向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现代健康管理理念,掌握健康服务与管理业方面的知识,熟练运用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相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拥有一定健康管理特长,能在健康、文教、体育、卫生、社会保险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管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风险评估、健康保健服务咨询与指导等的高素质应用复合型人才。
培养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应掌握健康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有关知识,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开展健康服务与管理相关工作。
(一)思想道德修养和职业素质目标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尊重师长,团结互助,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充分认识到不断自我完善和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3.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钻研业务,提高工作水平,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来指导工作和从事专业研究。
4.热爱健康服务与管理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对企业、社会有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二)知识目标
1.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管理学等知识;
2.熟悉我国健康管理专业发展的方向、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
3.了解国内外健康服务与管理前沿理论、趋势及实践的现状;
4.掌握健康管理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
(三)能力目标
1.熟悉国内外健康服务的发展趋势,掌握健康服务的基本技能;
2.具备现代服务管理、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与技能;
3.具备从中西医临床、环境、心理、营养等角度,采集和管理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信息的技能;
4.具备评估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和疾病危险性的技能;
5.具备开展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咨询与指导的技能;
6.具备制定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促进计划的技能;
7.具备对个人或群体进行健康教育与健康维护的技能;
8.具备开展健康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的能力;
9.具备开展健康管理技术应用的成效评估的能力;
10.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查阅文献的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管理学体育学基础医学
核心知识领域: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导论、管理学基础、基础医学概论、中医学概论、卫生统计学、健康管理学、健康心理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健康管理服务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健康社会学、健康评估、健康管理政策与法规、健康信息管理、医疗保险学、心理健康咨询、康复护理学、运动生理学等。
主要实践环节:入学教育和军事训练、专业见习、毕业实习及论文写作、健康管理公司及体检中心、社区卫生与保健调查、健康管理软件应用实习、在部分课程的教学中安排与本课程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等。
主要专业实验:健康信息管理(包括根据健康需求设计健康调查表、建立健康档案、撰写信息分析报告、制定健康和疾病史采集方案等)、健康风险评估(包括制定动态健康指标检测方案、鉴别重要或可优先改善的健康危险因素、分析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及可能的原因、评估个体健康风险程度、解释健康风险评估结果)、健康促进与干预(包括根据预防性诊疗服务知识、健康筛查知识、健康检测知识、健康危险因素知识等进行健康咨询和指导)、常见疾病健康管理(包括肥胖健康管理、高血压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糖尿病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理论,掌握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系统分析、设计、运营、管理的基础理论、方法与技术,熟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物流运作,能在企业从事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培养规格及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及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知识,接受供应链设计与管理、物流系统优化与运营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供应链优化、物流系统设计、物流运营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全面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外语及计算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了解物流工程的基本方法与技术;
4、具有进行供应链设计、物流系统设计、物流业务运作及物流管理的基本职能,具备一定的物流管理实际工作能力;
5、具有较宽广的国际视野,熟悉国内外供应链和物流运作所涉及的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标准、惯例、法律、政策等;
6、了解国内外供应链及物流领域理论与实际发展状况和趋势,了解国内外制造企业、流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基本物流运作模式,了解国内外物流及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7、具有一定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包括自主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8、具有一定的应用知识能力,包括综合实验能力、专业实践能力、运用专业知识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9、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创业能力、科研开发能力、科学研究能力。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物流管理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交通运输。
核心知识领域:物流学、供应链管理、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工程、物流信息管理、国际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物流经济学、采购管理、物流设施与设备。
主要实践环节: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及参加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等国内外相关专业竞赛等。
主要专业实验:采购业务管理实验、运输业务管理实验、仓储业务管理实验、供应链系统仿真实验、物流管理综合模拟实验、物流管理课程设计等。
培养目标
适应金属材料工业发展和区域社会经济建设需求,培养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能在冶金、材料结构研究与分析、金属材料微观组织控制与表层改性、金属材料及复合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和设备开发、生产管理、经营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规格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性能—效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通过综合成分设计和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质量和寿命,并开发新的材料及工艺。本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为:
1.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与道德水准、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2.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基础知识;
3.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型和材料加工的基本知识;
4.掌握金属材料制品的检测、产品质量控制和防护措施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具有金属材料的设计、选用及正确制定生产工艺及选择设备的初步能力;
6.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
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生产、设计、研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政策与法规;
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了解材料科学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了解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发展动态;
9.具备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核心课程: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工程力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组织控制原理、材料测试方法、金属材料学、现代表面工程、热处理设备。
主要实践环节:金工实习(热)、金工实习(冷)、生产实习、金属材料综合性课程设计、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表面工程课程设计、材料进展与科研创新、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金属学实验、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能与力学性能、金属材料的相变与热处理、机械基础实验。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基础、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控制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在新能源领域从事制造、开发、应用研究、检测与维护、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
培养规格及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能量转换及利用的理论与技术,学习风电设备的设计与制造、风电机组的装配与调试、风电场的运行与维护、光伏组件的设计、制造及检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接受现代科学与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新能源领域设计制造、开发利用、应用管理的实际工作基本技能,具有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队精神,有节能减排理念和责任感。
1.具有数学和其它的相关自然科学知识;
2.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看懂本专业一般性的外文技术资料,具有国际视野;
3.具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及掌握辅助设计与制造的软件的能力;
4.熟悉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整个流程,掌握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基本原理;
5. 具有风电机组、光伏组件的设计、制造、装配、调试和检测的能力;
6. 具有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的能力,能阅读风电机组、光伏产品生产工艺文件,参与企业的风电机组和光伏产品生产与设计开发工作;
7. 熟悉国家关于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流体力学、电力电子技术、风力发电机原理与设计、风电机组安装调试与检测(风电机组装配与调试、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设计)、风电机组零部件的设计与制造(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实习)、风电机组控制理论(控制工程基础、PLC控制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光伏发电原理及技术(新能源材料学、光伏发电技术、光伏电池级组件的生产与制造、光电测试技术)。
主要实践环节:金工实习、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实习、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设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电气维修技能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力学实验(包括工程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风电机组调试与检测实验等。

南通理工学院2020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汽车服务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8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1分,物流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92分。南通理工学院2020年福建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

南通理工学院2020年安徽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1分,网络工程(嵌入式培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1分,机械电子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3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4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

南通理工学院2020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金属材料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279分,土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279分,汽车服务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279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嵌入式培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279分,土木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

南通理工学院2020年江苏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交通运输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00分,市场营销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00分,酒店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00分,金融工程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00分,健康服务与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300分,电子商务文科录取分数

南通理工学院2020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嵌入式培养)综合录取分数线为395分,财务管理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6分,金融工程综合录取分数线为418分。南通理工学院2020年上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

南通理工学院2020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3分。南通理工学院2020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0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部分专业能源动力类新能源

南通理工学院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4分,物流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4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嵌入式培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4分,机器人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75分,电子商务理科录取分数线

南通理工学院2020年河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汽车服务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1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2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嵌入式培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4分,健康服务与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72分,电子商务文科录取分数线为

南通理工学院2021年青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12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嵌入式培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14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15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17分,电子商务文科录取分数线

南通理工学院2020年青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金属材料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1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1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35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嵌入式培养)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40分,健康服务与管理文科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