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安装工程技工学校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业-山东省安装工程技工学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人文社科基础,具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利、水电、农业、能源等行业从事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科研和教学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开设课程::工程力学、水力学、河流动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学、工程测量、工程水文学、工程经济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
就业方向::从事水利和土木工程领域的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基本情况: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专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是省级专业教学团队。现拥有校企合作的大型实习基地48个,省级规范实训基地12个,学生职业技能获证率100%。
主要课程: :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管理学、财务管理、工程材料与施工技术、工程质量控制、工程造价与招投标、合同管理、水利水电工程运行管理等。
就业方向: :面向水利水电、市政建设、海岸与港口建设等行业,从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程招投标、施工监理与工程运行管理等工作。主要就业单位是山东南水北调工程管理局、山东水利工程总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以及各大水利工程管理部门、各市地水利主管行政部门等。
山东科技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山东科技大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造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可在水利、水电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山东大学
山东大学水利工程专业历史悠久,始建于1947年,1949年并入山东工学院,1983年于山东工业大学恢复建立水利工程系,在水利系的基础上新组建了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学科,2000年7月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山东大学,本学科即为山东大学土建与水利学院水利工程学科。水利工程学科1993年取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下招收水文学与水资源、水工结构工程等方向的博士生。本学科已发展成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高端人才培养和水利科学研究具有国内外影响的重要基地。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和山东省本科重点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系统掌握数理知识、本专业理论基础与核心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与一定的创新意识、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具备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得到工程师基本训练的应用研究型复合技术人才。能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与管理等方面工作。
培养效果::三十多年来,本专业为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输送了本科生2000余人,培养了研究生700余人(含工程硕士)。近些年本科生毕业后继续深造的比例约50%,除在山东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余赴国内及世界知名大学深造。毕业生遍布水利行业的各大流域机构、科研院所、设计施工企业、各级政府部门及高等学校,大多成为本单位的业务骨干或领导干部。2000年以后的毕业生中,许多也崭露头角,走上了国家经济建设特别是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骨干岗位,表现出强劲发展势头。广大校友的出色表现为本学科赢得了广泛的社会声誉和影响。
核心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水力学、土力学、工程地质、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工程水文学、水泵与水泵站、水利水能规划、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工建筑学和水电站等。
山东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山东农业大学
专业介绍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高综合素质以及宽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在水利、水电、交通、市政、供水、农业等部门从事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咨询、监理以及科研、教学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级人才。
学生主要掌握水利水电工程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得到工程规划设计方法、勘测施工方法、运行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工程建设、管理和科研工作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测绘技术、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材料、水力学、工程水文与水利计算、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钢筋混凝土结构、环境水利学、水利工程概论、电工及电气设备、工程造价与招投标、水利工程经济、水工建筑物、水泵与水泵站、水电站、农田水利学、水利工程施工等。
山东省广播水利水电工程与管理专业-山东省广播
一、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
培养规格::专科,两年制三年学习,短学习年限不低于两年半。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水利水电生产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从事水资源管理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的应用型高等专门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
在业务知识能力方面,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具有必备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2.具有适应于本专业的数学、外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具有水利工程制图、水利工程测量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具有水资源管理或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所需的基础知识及基本能力。
二、课程模块设置
本专业共设置六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通识课、综合实践。
三、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
该模块低中央考试学分为9学分,模块设置低学分为12学分。
(1)统设必修课:国家大学学习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英语Ⅰ(1)、高等数学基础。
(2)选修课: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信息技术应用基础。
2.专业基础课
该模块低中央考试学分为10学分,模块设置低学分为18学分。
(1)统设必修课:建筑制图基础、水利工程测量、水力学(B)。
(2)选修课:建筑力学、建筑材料(A)、电工学。
3.专业课
该模块低中央考试学分为22学分,模块设置低学分为41学分。
(1)统设必修课:水资源管理、水工建筑物、水利工程施工、水法规与行政执法、建设项目管理。
(2)选修课:水利工程地质、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基础、水务工程管理、水电站电气
工程等。
4.专业拓展课
该模块中央考试低学分为0学分,模块设置低学分为8学分。
选修课:专业证书课程、城市水环境、电力系统管理概论。
5.通识课
通识课模块低毕业学分为2学分;通识课设置及通识教育是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通识课模块课程不得免修免考;已取得毕业证书的学生,若再次注册学习相关专业,原修专业已注册过的通识课程,在新修专业中不得再次注册学习(在教务管理系统中此类课程将不能实现注册)和申请办理课程免修免考,此模块的毕业低学分通过修读本模块的其他通识课程获得。
6.本专业综合实践包括综合实训(水利专)、水利工程制图实训(建筑制图基础课程实训)、水利工程测量实训、水工建筑物实训等,由市级根据中央制定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及省相关规定组织实施。该环节不得免修。
7.统设必修课程严格执行统一课程名称、统一课程学分标准、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
8 .课程实践环节成绩计入课程学习成绩,未完成课程实践环节者不能取得课程学分。
9.专业规则表中各课程开设学期是根据专业知识结构提供的课程先修、后续关系确定的,供学生选课时参考。教育各专业所有统设必修课程首次开设后均实行全年滚动开设。
四、毕业规则
本专业各模块低毕业学分依次是:
公共基础课:9学分
专业基础课:10学分
专业课:24学分
专业拓展课:3学分
通识课:2学分
综合实践:18学分
本专业低毕业学分为:86学分。本专业各模块低毕业学分之和为66学分,各模块中央考试学分之和为41学分。
山东省广播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山东省广播
一、培养规格与培养目标
培养规格::本科(专科起点),两年制三年学习,短学习年限不低于两年半。
培养目标::本专业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面宽、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从事本专业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工作。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深入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般水利水电工程结构设计和施工的综合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获得前沿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能够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在身体素质方面:身体健康、能精力充沛地工作。
学位目标:工学学士。
二、课程模块设置
本专业共设置7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通识课、综合实践、补修课。
三、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
该模块低中央考试学分为11学分,模块设置低学分为18学分。
(1)统设必修课:国家大学学习指南、英语Ⅱ(1)、英语Ⅱ(2)、计算机应用基础(本)。
(2)选修课:学位论文指南等。
2.专业基础课
该模块低中央考试学分为15学分,模块设置低学分为15学分。工学学科水利类
(1)统设必修课:工程力学(本)、岩土力学、工程数学(本)。
(2)选修课:工程材料。
3.专业课
该模块低中央考试学分为16学分,模块设置低学分为20学分。
(1)统设必修课: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环境水利学、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本)、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
(2)选修课:灌溉排水新技术、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地下水利用、防洪排涝与抗旱技术、工程水文学与水利计算、水电站经济运行、水利水能规划。
4.专业拓展课
该模块低中央考试学分为0学分,模块设置低学分为8学分。
选修课:专业证书课程、AutoCAD工程绘图及实训。
5.通识课
通识课模块低毕业学分为2学分。通识课设置及通识教育是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通识课模块课程不得免修免考;已取得毕业证书的学生,若再次注册学习相关专业,原修专业已注册过的通识课程,在新修专业中不得再次注册学习(在教务管理系统中此类课程将不能实现注册)和申请办理课程免修免考,此模块低毕业学分通过修读本模块的其他通识课程获得。
6.本专业综合实践包括毕业设计(水本)、课程设计(水本)和生产实习(水本),统设必修,共16学分,由各市级根据中央制定的实践环节、教学大纲及省相关规定组织实施。该环节不得免修。
7.补修课
补修课程是指在注册教育本科(专科起点)专业学习的学生中,部分不具备该专业专科学历或不具备学习该专业相关基础知识的学生必须补修的课程。补修课程学分是按规定需要补修的学生必修的学分和毕业审核的必要条件。补修课程统一使用中央确定的课程名称,执行统一的教学大纲或教学要求,并由中央推荐教材、提供相关教学支持服务。本专业需补修的课程是:建筑力学、水工建筑物、水力学,共12学分。
8.统设必修课程严格执行统一课程名称、统一课程学分标准、统一教学大纲、统一
教材、统一考试。
9.课程实践环节成绩计入课程学习成绩,未完成课程实践环节者不能取得课程学分。
10.专业规则表中各课程开设学期是根据专业知识结构提供的课程先修、后续关系确定的,供学生选课时参考。教育各专业所有统设必修课程首次开设后均实行全年滚动开设。
四、毕业规则
本专业各模块低毕业学分依次是:
公共基础课:11学分
专业基础课:15学分
专业课:20学分
通识课:2学分
专业拓展课:5学分
综合实践:16学分
补修课:12学分
本专业低毕业学分为:71学分(需补修的学生为71+12学分)。本专业各模块低毕业学分之和为69学分,各模块中央考试学分之和为42学分。本专业学位申请的规则是:取得专业低毕业学分、统设必修课程平均成绩达到70分,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在中等以上(含中等),参加当地(省、区、直辖市)高等教育本科学士学位外语水平统一考试,成绩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