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青海民族大学 | 山东建筑大学 |
|---|---|---|
| 软科(综合) | - | 244 |
| 校友会(综合) | 233 | 233 |
| 武书连 | 650 | 295 |
| 软科(民族) | 11 | -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段 | 346 | 14738 | 330 | |
| 2021 | 优师专项计划 | 本科提前批 | 450 | 4241 | 330 | |
| 2021 | 藏文班 | 本科一段 | 434 | 5386 | 330 | |
| 2021 | 藏文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395 | 8922 | 330 | |
| 2021 | 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340 | 15564 | 320 | |
| 2021 | 蒙文班 | 本科一段 | 255 | 26664 | 33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段 | 410 | 4296 | 405 | |
| 2021 | 藏文班 | 本科一段 | 467 | 1764 | 405 | |
| 2021 | 藏文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454 | 2237 | 405 | |
| 2021 | 优师专项计划 | 本科提前批 | 445 | 2590 | 405 | |
| 2021 | 预科班 | 本科一段 | 407 | 4493 | 395 | |
| 2021 | 蒙文班 | 本科一段 | 318 | 11057 | 40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段 | 371 | 11561 | 330 | |
| 2021 | 普通类 | 本科一段 | 437 | 2926 | 405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一段 | 472 | 214665 | 444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普通类一段 | 494 | 163265 | 444 | |
| 2021 | 地方专项计划 | 普通类一段 | 495 | 160734 | 444 | |
| 2021 | 校企合作 | 普通类一段 | 490 | 172311 | 444 | |
| 2021 | 中外合作办学 | 普通类一段 | 487 | 179016 | 444 | |
| 2021 | 走读 | 普通类一段 | 487 | 178990 | 444 |
学校高度重视一流学科、一流专业建设,人文社会学科始终在青藏高原地区具有优势地位,与青海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相衔接的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藏医药等理工类学科建设形成规模、富有特色。学校现有23个学院(含青海干部网络学院),一个民族学国家级一流建设学科和中国语言文学省级一流建设学科,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专业硕士学位点、59个本科专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学科涵盖文学、理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医学、工学、哲学、艺术学十一大门类,其中人文社科类本科专业33个,占比为55.93%,理工医类本科专业26个,占比为44.07%,形成了较为综合的文、理、工学科结构布局。
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874万,我校普通本专科及研究生毕(结)业生人数达3087名,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工作任务重、压力大。截止2020年9月1日,本专科及研究生总体就业率为91.80%,其中,本、专科生总体就业率为94.82%,研究生总体就业率为80.09%。
请访问青海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我校承认考生所在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招办规定的各项照顾政策。
山东建筑大学地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会——泉城济南。
发展历史悠久。学校创建于1956年,时为国家城市建设部在全国兴建的十所土建类学校之一。65年来,学校与齐鲁大地的厚重文化同脉,与铿锵前行的共和国脚步同频,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凝练特色、培植优势,践行“厚德博学、筑基建业”的校训,形成了“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和“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经世致用、造福桑梓”的办学理念,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理管文法艺多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应用研究型大学,是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全国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0万名各类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建设行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一贯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工作,紧紧围绕“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己任,全面落实一把手工程,完善以二级学院为主体的就业工作机制,以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建设为重点,健全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的就业工作思路,通过构建“质量工程体系”、“就业市场体系”、“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创业教育实践体系”、“质量跟踪反馈体系”五大体系,积极做好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工作。近五年来,我校获“全国建设人才培养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等荣誉称号,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九年均保持在90%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全省高校中名列前茅。
1、毕业生可到建筑、房地产、银行、公用事业、科研院所、设计机构、教育、企事业单位,或者党政机关或者相应的职能管理部门等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管理、研究、设计、施工等等工作或其它社会工作。
2、毕业生可考取硕士研究生、参军或出国留学深造等。
各专业毕业生去向请查阅我校网站:就业质量报告
我校同意并执行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有关在教育部规定的对少数民族地区考生的特殊政策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