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四年 理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重基础理论,重创新精神,强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着力培养具备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接受严格科学思维和训练和良好的专业技能训练,立足于地球表层特征及其变化、自然资源管理、环境保护、3S技术,能在企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科研院所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自然地理过程、环境变化研究和资源应用管理、环境保护或应用评价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全球变化、交通地理学、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学、地图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概论、资源环境学原理等课程。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河北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 江西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4 | ||
| 河南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4180元/年;办学地点主校区)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 软件工程(4420元/年;办学地点主校区) | 3 | |||||||
| 湖南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0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广东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第一、二学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三、四学年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205) | 首选物理,再选地理 |
| 广西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 重庆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 四川 | 软件工程(赴南信大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学(赴南信大交流,“2+2”学习模式,即大一、大二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学习,后续学年在青海师范大学学习)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 陕西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 软件工程 | 2 | |||||||
| 甘肃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河北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9 | 88132 | ||
| 江西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3 | 79524 | ||
| 山东 | 软件工程(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交流)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19 | 110696 | ||
| 广西 |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418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9 | 71525 | ||
| 海南 | 软件工程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7 | 17451 | (02) | 物理必选 |
| 重庆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6 | 47516 |
1.注册时间:2021年2月1日—2021年3月1日12:00。
2.报名时间:2021年3月1日—2021年3月10日12:00。
3.报名方法:登录“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www.***)及“体教联盟APP”中“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系统”(以下简称“体育招生系统”)进行注册(验证考生报名资格)并报名。
每学年收取学费3820元 公寓住宿每学年收费1200元。具备国家一级运动员(含)或一级武士(含)以上技术等级资格的可免除在校期间学费。
1.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在不低于180分的基础上、专业成绩录取控制线在不低于40分的基础上,可根据我校实际情况综合确定本校文化成绩和体育专项成绩的录取控制线。
2.具备一级运动员等级的考生,可在本校文化成绩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30分录取;对具备运动健将技术等级的考生,可在本校文化成绩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50分录取。
3.在达到我校低录取控制线的基础上,根据考生的文化成绩(折合百分制后)和体育专项成绩3:7的比例进行综合评价,具体公式:综合分=(文化成绩/6)*30%+体育专项成绩*70%。
4.在达到我校低录取控制线的基础上,根据招生计划数按文体综合成绩排序,根据项目要求由高到低择优录取。因生源原因,可依据《青海师范大学招生章程》的相关规定执行计划调整。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青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邮编:810008咨询电话:(马老师)
通讯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青海师范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编:810008咨询电话:0971-6318787
网址:http://zsb.qhnu.edu.cn
1.符合国家2021年高考报名条件,且已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高考报名;
2.具备我校招生项目之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称号;
3.依据所获运动等级项目报考我校相应的招生项目,不能跨项报考。
4.考生运动等级证书以“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www.***)或“体教联盟APP”中“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
5.2020年报名考生的等级证书审批日期为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2月28日。

青海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师范)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师范)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在青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就业前景,学前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介绍等数据

青海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师范)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教育技术学(师范)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在青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教育技术学(师范)就业前景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就业前景,教育技术学(师范)专业介绍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介

青海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小学教育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在青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小学教育就业前景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就业前景,小学教育专业介绍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小学教育和自然地理与

青海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在青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思想政治教育(师范)就业前景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就业前景,思想政治教育(师范)专业介绍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

青海师范大学社会学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学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在青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学就业前景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就业前景,社会学专业介绍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学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这

青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社会工作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在青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社会工作就业前景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就业前景,社会工作专业介绍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社会工作和自然地理与

青海师范大学法学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在青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这二个专业,

青海师范大学金融学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在青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这

青海师范大学经济学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在青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这

青海师范大学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软件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软件工程在青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就业前景和软件工程就业前景,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介绍和软件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