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三江学院 (最高/最低分) | 齐鲁理工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软件工程 | 2021 | 物理类 | -/449(本科批) | /() |
软件工程 | 2019 | 文科 | -/308(本科二批) | /() |
软件工程 | 2018 | 理科 | -/307(本科二批) | /() |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 2018 | 理科 | -/306(本科二批) | /() |
软件工程 | 2018 | 文科 | -/304(本科二批) | /() |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 2018 | 文科 | -/304(本科二批) | /() |
软件工程 | 2017 | 理科 | -/297(本科二批) | /() |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 2017 | 理科 | -/295(本科二批) | /() |
软件工程 | 2017 | 文科 | -/302(本科二批) | /() |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 2017 | 文科 | -/302(本科二批) |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三江学院 (最高/最低分) | 齐鲁理工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软件工程 | 2021 | 综合 | -/471(普通类一段) | -/459(普通类一段) |
软件工程 | 2020 | 综合 | -/480(普通类一段) | -/457(普通类一段) |
软件工程 | 2017 | 理科 | -/452(本科批) | -/457(普通类一段)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江苏 | 软件工程(第一学年在江宁东山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49 |
甘肃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366 |
陕西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86 |
云南 | 软件工程(东山校区) | 理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446 |
贵州 | 软件工程(东山校区)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84 |
四川 | 软件工程(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50 |
广西 | 软件工程(19000元/年,在东山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388 |
广东 | 软件工程(非定向)(办学地点:东山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5 |
山东 | 软件工程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71 |
江西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8 |
福建 | 软件工程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60 |
安徽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1 |
黑龙江 | 软件工程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40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 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 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从事软件工程技术研究、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 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 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 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 社会责任感强;
2.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学与管理学知识;
3.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 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 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 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 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 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 的基本要求;
10.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 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 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 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 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离散数学(64学时)、计算系统基础(64+48学 时)、计算与软件工程I(个人级软件开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Ⅱ(小组级软件开 发)(48+48学时)、计算与软件工程Ⅲ(团队软件工程实践)(16+96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 (64+48学时)、操作系统(48+48学时)、计算机网络(48+48学时)、数据库系统(48+48学 时)、软件需求工程(32+32学时)、软件系统设计与体系结构(32+32学时)、软件构造(32+32 学时)、软件测试与质量(32+32学时)、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32+32学时)、计算机组织 结构(限选)(48学时)、软件工程统计方法(限选)(48学时)、软件过程与管理(限选)(32学 时)。
示例二:程序设计基础(32学时)、面向对象的编程与设计(32学时)、数据结构(32学时)、 离散结构(32学时)、操作系统(32学时)、数据库系统(32学时)、计算机网络(32学时)、软件工 程概论(32学时)、软件系统分析与设计技术(32学时)、软件体系结构(32学时)、软件项目管理 (32学时)、软件测试技术与实践(32学时)、计算机应用与编程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面向对 象与交互式应用开发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结构与算法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数据 库应用系统综合实践(实验64学时)、软件系统构思综合训练(实验64学时)、软件工程综合实 践(实验64学时)。
示例三(括号内为理论授课+实验学时数):程序设计基础(60+20学时)、离散数学(64学 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40+16学时)、数据结构(60+20学时)、计算机组成与结构(52 +12学 时)、操作系统(62 +10学时)、数据库概论(52 +12学时)、软件工程导论(40+8学时)、网络及其 计算(56+16学时)、软件建模技术(30+10学时)、软件质量保证与测试(32+8学时)、软件项目 管理(32+8学时)、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实验8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 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江学院地处“六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是江苏省首家民办本科普通高校,也是全国最早的四所民办本科高校之一。
三江学院的校名来历可追溯至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东南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的前身)。1992年3月,东南大学陶永德、戚焕林,南京大学丁承憼,南京职工大学谢明才四位退休和即将退休的教授、教育管理工作干部发起并创办三江大学,1993年6月江苏省政府同意三江大学筹建并试招生,1995年4月由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建校,1999年学校定址于雨花台区铁心桥,2002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定名为三江学院。2006年5月通过江苏省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2007年5月学校作为全国首家民办本科高校接受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3月以良好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1年学校成为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江苏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项目的试点高校。2014年成为全国应用技术型大学联盟副理事长单位。2017年学校获批江苏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学校在省编制部门登记为事业单位。2018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
三江学院在创建时确立了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领导和管理体制。原南京工学院院长钱钟韩教授出任首任董事长,原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教授出任名誉校长,并亲笔题写了“唯实求真、开拓创新”的校训,东南大学陶永德教授担任首任校长。2003年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精神,学校在原董事会基础上改组成立理事会,由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原江苏省教委主任、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陈万年教授任理事长、校长、党委书记,著名社会活动家、美籍华人陈香梅女士生前任学校名誉理事长,世界著名侦探家、美籍华人李昌钰博士任学校名誉教授。学校现任理事长丛懋林教授、校长吴中江教授、校党委书记封超年教授。
钱钟韩教授在学校创建时曾挥毫写道:“弦歌不绝、学海无涯、泽被三江、志兴中华”,可谓是“三江传人办三江”,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江传人肩负着历史的重任。在30年的办学历程中,三江学院弘扬三江师范学堂“俭朴、勤奋、诚笃”的优良传统,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学用结合、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以“唯实求真,开拓创新”为校训,以“严谨、勤奋、自强、和谐”为校风。始终坚持“四个服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始终坚持公益性、非营利办学宗旨不动摇,始终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不动摇,始终坚持全面开放、协同发展的办学道路不动摇,强化内涵建设,持续改革创新,各项事业长足发展。近年来,学校紧密对接江苏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专业布局,强化师资队伍,深化教学改革,细化质量管理,不断提升办学水平,努力把三江学院建设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成功的、充满幸福感的、地方离不开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民办大学。
学校现有铁心桥主校区、东校区、南校区、东山校区四个校区。铁心桥主校区座落于南京城南雨花台区牛首山麓新秦淮河畔,位于二水三山之间,“南望牛首,东望方山,北望紫金”“大江雄浑,秦淮澄清”(均选自原中央大学校长罗家伦创作的《忆江南》一诗),欧式校舍,典雅壮丽,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绿化率达70%。四校区占地面积共1030.4亩,建筑面积47.47万㎡,教学行政用房约20.75万㎡,学生宿舍面积14.37万㎡。千兆光纤校园网覆盖整个校园,图书馆藏书373万余册。
三江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1000余人,设有12个二级学院、55个本科专业。学校以“强化优势专业,改造传统专业,培育新兴专业”为指导,组建了与江苏省支柱产业和新产业密切对接的六个专业集群,形成了工、文、管、经、法、艺、理等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目前拥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江苏省级品牌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4个。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充分利用“名校强市”的资源优势和民办机制,实施“积极引进、着力培养、择优聘用、逐步强化”的建设方针。任课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58.84%,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6.98%,“双师双能型”教师占34%。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教师5人、入选省级人才工程项目54人,专业带头人均具有高级职称。
学校一贯注重科研平台建设,近三年新增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1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同时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新增横向课题236项,知识产权授权44项。全校教师发表学术论文900余篇,其中被SCI、EI、SSCI收录50余篇,在CSSCI、CSCD、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180余篇;2020年,获批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外南海历史舆图研究基地”。
三江学院实施综合改革,凝炼培养特色。坚持应用型培养定位,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制定了“认证导向、业界认可”的培养标准,构建了“模块结构、项目载体”的培养方案,试行了“分流培养、自主选择”的培养机制,开展了“纵向联动、横向互动”的课程改革,强化了“贴近工程、综合应用”的实践教学,采用了“能力导向、多样多维” 的学习评价,实行了“三师引领、三段对接”的学生管理,创建了“三教融合、三院协同”的培养模式。获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立项建设教材8本,建设省级在线开放课程9门。
学校注重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已设立了创新创业学院,构建了“555”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设置了8个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学分,开设了“基础+模块”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形成了以竞赛为核心、创新项目训练及创业项目实践为依托的创新创业工作体系。通过建设双创竞赛平台、双创活动交流平台、双创教育实践平台、双创教学资源平台、众创服务平台等五大平台,推进实施一生一赛、一生一项、一生一证、一生一课、一生一师等“五个一”工程,积极打造既顶天立地又铺天盖地的赛训平台,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活动普及化,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日渐凸显,自2007年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以来,学校累计立项国家级、省级、校级项目2218项,近三年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大学生竞赛中获奖1464项,学校在2017-2021年全国400余所民办及独立学院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8名、在2017-2021年全国近700所新建本科院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50名。
学校注重校企协同,共建实践平台。与西门子公司、三菱公司、恩智浦公司、中电光伏、古檀网络等企业共建有20多个特色实验室(实验中心),与华为、隆基乐叶、天目湖旅游股份、江苏省演艺集团等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了电子与信息产业学院、智能建造产业学院,数字贸易学院、电子商务学院、研学教育产业学院、演艺学院等多个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0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拥有5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建有近300个实验室,校企共建、协同育人的资源条件基本形成。
三江学院注重国际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多领域、多渠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合作与交流水平。先后与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泰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近年与美国普渡大学、纽约电影学院、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德蒙福特大学、澳大利亚阿德雷德大学、韩国全州大学、日本爱知文教大学、泰国那黎宣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校际交流、举办本、硕联合培养项目。2019年,我校成为“泰中教育联盟理事成员”,积极拓展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的合作。学校长期聘请美、英、日、韩等国外籍教师任教。2020年,学校获准建设“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为学校引进国外优秀人力资源搭建了广阔的平台。2021年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助力我校财务管理专业获江苏省“十四五”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首批立项建设重点项目。
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校近三年就业率持续攀升,2021年达98.63%,既好用、又耐用是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普遍评价。办学以来,学校已经向社会输送了10多万名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高质量人才。
三江学院设有新生奖学金、学年奖学金、优秀贫困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等多种奖学金,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部分学院还设有企业奖学金,用以奖励优秀学生和优秀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在校期间可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
奖助贷学金
三江学院坚持以生为本,学校设有多种奖学金,奖励优秀学生。学校开辟绿色通道,积极通过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等方式帮助家族贫困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学业。学校设有如下奖助学金:
1、优秀新生奖学金
三江学院优秀新生奖学金标准为3000元/生。凡被我院录取且到校报到注册的新生,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授予三江学院优秀新生奖学金:①江苏省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新生,其高考成绩位于该类已报到新生总数前1%(含1%)的;其中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部分艺术类专业(广播电视编导、表演、摄影)新生报到人数如少于100人,该专业已报到新生中录取成绩排名第一的,授予优秀新生奖学金;②外省文科类、理科类新生,高考成绩在该类已报到新生中排名第一的。
2、学年奖学金
入学后,在每一学年结束时,所有课程的学分均通过正常教学安排而获得(不包括经过补考、缓考和免修获得的学分),同时无违纪处分记录,均有资格参加学年奖学金的评定。凡满足上述条件,学生平均学分绩名列全校本年级本专业评奖年度总人数的前5%者,将获得一等奖学金3000元/生·年;学生平均学分绩名列全校本年级本专业评奖年度总人数的前5.01%-10%者,将获得二等奖学金1500元/生·年。
3、三江励志奖学金
我校在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家境贫困的优秀学生,均有资格参加优秀贫困生助学金的评定。优秀贫困生助学金设置比例为10%,奖金额度为2000元/生·年。
4、国家奖学金
奖励德智体全面发展,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学生,奖金额度为8000元/生·年。
5、国家励志奖学金
奖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品学兼优的学生,由学校推荐申报,奖金额度为5000元/生·年。
6、国家助学金
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由学校推荐申报,设一、二、三等,奖学金额度分别为4300元/生·年、3300元/生·年、2300元/生·年。
吴其瑾奖助金和校外企业、校友设立的各种奖学金:用以奖励优秀学生和优秀贫困生。
7、此外,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在校期间可参加学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来克服经济困难,完成学业。
齐鲁理工学院(原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学院具有国家统招普通本科、专科,对口普通本科、专科等办学层次。
齐鲁理工学院设有济南、曲阜两个校区。济南校区位于济南东部大学城,曲阜校区位于孔子故里曲阜市。校园占地1200余亩,校舍建筑风格独特,学习环境优雅,具有浓厚的学术和科技文化氛围。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科生占在校生总数98%。学院下设9院2部,即:机电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护理学院、计算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基础部和思政部。开设29个本科专业和23个专科专业。
学院全面履行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职能,不断更新办学理念,科学确定发展定位,精心凝炼学科方向,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实行严格的教学管理和体现个性发展的人才培养计划,保证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持续提高。
学院毕业生考研率在同类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考研率保持在24%以上。其中进入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科院等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大学的学生比例均在35%以上。
学院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二等奖一项;“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山东省一等奖一项;“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三等奖一项;“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山东省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第十五届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全国三等奖一项。
先进的教学设施 良好的育人条件
学院教学设施先进,校内建有10个工程训练中心及实验教学中心,即:机电工程训练中心、土木工程训练中心、电气信息工程训练中心、化工与生物实验教学中心、汽车工程训练中心、护理实验教学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中心、艺术设计训练中心、语言训练中心。拥有品牌计算机3600余台。
学院实现了数字化校园建设,建有快捷方便的校园网,实现了借阅图书、上机、就餐、购物等日常学习生活的“一卡通”服务。图书馆现有纸质藏书92.2万册,电子图书60万册,报纸期刊1200余种,同时拥有一批外文原版图书。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学院注重人文精神教育,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构建了完整有序的学生自治体系,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联合会为主要学生自治组织。学生会下设17个部委、72个社团。各部门分工明确、团结合作、充分发挥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职能。紧紧围绕思想建设、科技创新、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素质拓展五大主题展开内容丰富、品位高雅、特色鲜明的学生活动。
畅通的就业渠道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就业工作,形成了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与跟踪服务保障体系,为每个学生建有《职业生涯规划书》,积极帮助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先后与国内外500多家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合作,在校外建有182处实习实训就业基地,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就业主要在山东、北京、上海、广州、江苏、浙江及沿海发达省份。
学院大力实施“订单教育”,形成了学生就业稳定性好、就业适应好、就业归宿感好、就业竞争力强、就业待遇好的“订单教育”特色,设有“华为班”、“阿里巴巴班”、“海信班”、“上汽实业班”、“万科班”、“国华班”、“舜和班”、“军护班”等特色订单班,有效保障了学生的充分就业,形成了学院、企业和学生三方获益的可喜局面。
完善的资助体系
学院构筑了完善的困难学生救助体系。设有齐鲁理工学院学生奖学金和贫困生助学金等多项奖、助学金,另外还有国家奖学金(8000元生)、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生)、励志奖学金(5000元生)、国家助学金(3000元生)。在校内设立多种勤工助学岗位,学生积极参加助管、环卫、家教等勤工助学活动,对贫困生进行全方位服务。具体奖助学金内容可参见由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
学院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东路3028号
曲阜校区:山东省曲阜市有朋路105号
招生咨询:0531-61330555 61330666 61330777
学院网址:http://www.qlit.edu.cn
艺术专业录取办法:在文化课成绩达到我校最低控制分数后,按考生术科(专业课)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往届考生与应届考生一视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