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称 |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 |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215 | - |
| 校友会(公办二类) | - | 80 |
| 高职排名 | 756 | 767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45 | 202987 | 18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46 | 112923 | 18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16 | 171350 | 180 |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53 | 162571 | 150 |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68 | 82348 | 150 |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是贵州省人民政府于2001年8月批准建立的贵州省第一批综合性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原国家级重点中专黔南民族行政管理学校、省级重点中专黔南民族财政学校、黔南民族农业学校和黔南民族工业学校四所中专学校合并组建而成。
学院坐落在全球绿色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都匀市,占地面积1204亩,校园内山水相连、绿树成荫,绿地率达70%以上,享有“花园式学校”美誉,是贵州省唯一首个3A级研学校园景区。是教育部命名的贵州省首批唯一“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贵州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学校,黔南州唯一的教育部“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贵州省唯一的“都匀毛尖茶手工制作非遗培训基地”和“士官直招培养基地”。
学院周边环境比较安静,交通方便,治安很好,是一个适合学生学习的地方。
2012年,毕业生1056人,就业率93.37%;
2013年,毕业生821人,就业率94.28%;
2014年,毕业生430人,就业率93.49%;
2015年,毕业生659人,就业率93.47%;
2016年,毕业生352人,就业率94.03%;
2017年,毕业生967人,就业率96.48%;
2018年,毕业生1691人,就业率95.45%;
2019年,毕业生2349人,就业率94.17%;
2020年,毕业生2947人,根据7月12日全国就业系统统计,就业率为66.24%。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汉中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专科层次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教学业务受陕西省教育厅管理和指导,是陕西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2010年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9年通过陕西省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检查复核,先后被授予教育部首批信息化建设优秀试点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教育系统文明校园、陕西省师德教育先进集体、陕西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遵照国家就业方针、政策,设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专门机构,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理念,从人、财、物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大力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等形式全面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多年来,学院向社会输送了大量综合素质较高、专业知识扎实、踏实肯干、敢于创新的高等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4%以上,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和肯定。
1、坚持和完善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形成了“院领导高度重视、招生就业处统筹,各系分工负责,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模式。
2、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推进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目前,与158家用人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毕业生就业搭建快速有效的就业平台。
3、强化就业指导,抓好五个教育。一是抓好学生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宣传教育。二是抓好学生择业观教育,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三是抓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加入“职业生涯规划周”模块,组织专题讲座,分专业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尽快找准职业坐标,合理规划职业生涯,提升职业能力。四是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悉心的解困指导,培养学生健康向上和稳定的就业心态。五是抓好创业思想意识教育。大力倡导学生自主创业,并通过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业激情,挖掘学生的创业潜能。
4、大力开拓就业市场,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我院毕业生;通过“大学生就业一体化系统”审核用人单位和招聘岗位信息,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单位和就业岗位;通过邀请用人单位来学院举办不同类型的校园专场招聘会等多种形式,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双向选择”的平台,积极拓展学生就业空间,努力提高学生就业率。
5、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手段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通过“大学生就业一体化系统”、就业信息网、就业信息栏等形式开展政策宣传、快速发布就业信息,为毕业生提供全面、快捷、准确的就业信息服务。建立就业工作QQ群,为学生提供在线咨询的个性化服务。学院及系部热情周到地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服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高。
6、有完善的就业工作考核制度,制订了《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评估实施方案》,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考评力度,强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和管理,鼓励和扶持毕业生继续升学、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医从教”、“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鼓励自主创业和应征入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