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为创办于1985年的浙江工学院浙西分校(浙江工业大学浙西分校),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衢州学院。2013年获批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2015年获批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被列为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院校。学校获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省重才爱才先进单位、省文明单位、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学校、省高校平安校园、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荣誉。
学校坐落于素有“南孔圣地”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校园占地863亩,设有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业学院、体育工作部等10个学院(部),开设涉及工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29个,现有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近8000人。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专业9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6个、省级一流课程78门,入选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试点专业1个。校舍总建筑面积2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2.35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03万余册。设有附属学校教育集团1个。
近年来,学校立足“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发展定位,致力于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打造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
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有教职员工700人,专任教师51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教师65人、副高级职称教师17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1人。柔性引进院士团队2个、国家“引才计划”人才1人。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省“引才计划”人才2人,省“151人才工程”第二、三层次人选22人次,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8人,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行动计划”人选1人,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人选2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1人,省高校优秀教师1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省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1人,省“钱江人才计划”D类项目择优资助人员1人 ,市拔尖人才8人(含青年2人),市级以上各类“人才工程(计划)”228人次,市级重点创新团队4个,“双师双能”型教师320余人。
育人质量稳步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丰硕,学科竞赛累计获省级三等奖以上奖项3600余项,其中全国三等奖以上奖项460余项,学校在2017-2021年全国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22名,获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和省众创空间,累计成功孵化创业项目51项。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保持高位,近五年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达95%以上,考研录取率实现五连升,2021届达22.5%。根据武书连2021年中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排行榜,学校人才培养实现了本科新生质量等级E+到毕业生质量等级C的显著提升,进步程度居全省高校第一名。教育国际化稳步推进,与美国、乌克兰、英国、德国、韩国、马来西亚、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台湾地区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探索国际化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与企业共同完成成班建制的南非留学生培养项目。“南孔文化”被评为浙江省高校校园文化品牌。累计获省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8项,获省级“五个一批”产教融合项目、省级教学改革项目、“互联网+教学”示范课堂以及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115项。
科研创新逐步增强。拥有“十三五”省级一流学科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林业和草原国家创新联盟1个、省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4个、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3个。获省科技进步奖、省自然科学奖和省哲学社会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9项,决策咨询报告多次获省委、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批示。师均外来科研经费连续两年超过7万元。目前,与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沈阳化工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高校联合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
服务社会成效彰显。强化“融入衢州、立足浙江、面向全国”的办学理念,连续举办服务发展大会,实施服务区域发展专项行动,着力建设现代产业学院、行业研究院等开放融合平台。开展“双走进、双服务、双促进”活动,与市委人才办、企业共建77家博士工作站和19家博士创新站。推进与浙大衢州“两院”、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和绿色金融研究院的共建共享,借力电子科大长三角研究院(衢州)、西南政法大学等的赋能升级,牵头联合武夷学院、上饶师范学院、黄山学院成立浙闽赣皖四省边际应用型大学联盟和省际绿色制造产教融合联盟,助推衢州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和四省边际中心城市建设。
学校将紧扣“抓改革、增动能、促升级”的主基调,聚焦“1455”战略任务,奋力打造城市发展的名片、省际高校的名牌、产教融合的名校,力争成为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的“重要窗口”,加快推进学校上层次上水平,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我校为公办本科院校,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费标准有所不同,相较于独立学院或民办高校收费均较低。 1.本科学费我校本科学费采取学分制收费,由专业学费和课程学分学费组成,分两部分计收。学生完成正常学业规定所缴纳的专业学费、课程学分学费之和不高于规定的学费标准。专业学费按学年计收,课程学分学费按照学生实际修读课程的学分数收取(四年制本科计费学分按160学分计,五年制本科计费学分按200分计,其他学制按每学年40学分类推),各专业收费标准详见《衢州学院2020年招生简章》。 2.高职学费我校高职学费采取学年制收费,学费标准详见《衢州学院2020年招生简章》。
学生资助对象出具相关证明,经学校认定后,可在学校申请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发展性资助和困难补助等,也可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国家助学金分为两档,第一档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4500元,第二档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700元。学校针对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学费减免工作,减免额度分为三档,第一档减免额度为一学年全额学费,第二档减免额度为2000元/学年,第三档减免额度为1000元/学年。(具体金额以当年度文件为准)
1.我校在浙江省的招生录取:(1)普通类提前录取:小学教育(师范)(为开化、兰溪、龙游、常山、江山定向培养)、学前教育(师范)(三位一体)、小学教育(师范)(三位一体);(2)艺术类第二批录取:视觉传达设计、音乐学(师范);(3)普通类平行录取:其余27个本科专业和3个高职(专科)专业。 2.我校在外省的招生录取:外省招生按各省相应批次录取。
衢州学院/2022年人力资源管理学费:48001.2022年人力资源管理学费:4800;2022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浙江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普通类平行录取
衢州学院/2020年人力资源管理学费:48001.2020年人力资源管理学费:4800;2020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费及招生计划地区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学制人数学费浙江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普通类平行录取
本文介绍了衢州学院专升本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视觉传达设计专升本类型、视觉传达设计专升本学校代码、视觉传达设计专升本免试、视觉传达设计专升本学校名称、视觉传达设计专升本备注、视觉传达设计专升本学费、视觉传达设计专升本学制、视觉传达设计专升本专
本文介绍了衢州学院专升本电子商务专业:电子商务专升本人数、电子商务专升本专业代码、电子商务专升本学校名称、电子商务专升本学校代码、电子商务专升本类型、电子商务专升本学制、电子商务专升本免试、电子商务专升本专业名称、电子商务专升本学费。电子
本文介绍了衢州学院专升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免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专业代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人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学制、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学校代码、
本文介绍了衢州学院专升本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专升本类型、工程管理专升本专业代码、工程管理专升本学制、工程管理专升本学费、工程管理专升本专业名称、工程管理专升本备注、工程管理专升本免试、工程管理专升本人数、工程管理专升本学校名称、工程管理
本文介绍了衢州学院专升本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升本专业代码、机械电子工程专升本学费、机械电子工程专升本类型、机械电子工程专升本免试、机械电子工程专升本学制、机械电子工程专升本学校名称、机械电子工程专升本专业名称、机械电子工程专升本
本文介绍了衢州学院专升本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升本学校代码、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升本人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升本专业名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升本类型、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升本备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升本学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升本学校名称、
本文介绍了衢州学院专升本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升本专业名称、商务英语专升本类型、商务英语专升本学校名称、商务英语专升本人数、商务英语专升本免试、商务英语专升本学校代码、商务英语专升本专业代码、商务英语专升本备注、商务英语专升本学费、商务
本文介绍了衢州学院专升本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免试、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专业代码、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学校名称、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专业名称、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学校代码、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学制、人力资源管理专升本学费、人力资源管理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