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 | 名称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00 | 15723 |
| 2 | 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00 | 15723 |
| 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00 | 15723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 能,较高的政治水平、理论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能够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及其他传媒、企事业单 位从事广播电视节目策划、创作、编辑、制作、撰稿、音响设计等以及宣传、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 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需要了解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以及各艺术门类的发展史和艺术创 作规律,掌握广播电视创作规律,了解广播电视制作技术,接受广播电视节目创作的创意、制作训 练,培养具备独立创作能力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才。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广播电视传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采写、拍摄、制 作、主持等方面的基本技巧训练,熟练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创作方法和制作技能,具备广播和电 视节目、栏目、频道等方面的基本管理能力,具备视听结合的思维与表达能力,同时掌握利用多媒 体技术手段进行创作的基本技能;
2.掌握计算机、网络应用技能,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 能力,具有较强的获取信息和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和社会 活动能力,具备适应未来竞争机制、向更宽广的专业领域拓展和继续学习的素质与能力;
3.英语达到国家四级水平或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外文专业书刊,具备一定的听、说、写、 译的能力;
4.主要学习与专业相关的艺术、文学、美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 识,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艺术创造能力,掌握科学的、理性的分析方法,具有创新意识、独立思 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了解党和国家关于新闻及文艺宣传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广播电视的理论前沿和技 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具有健康体质和心理素质,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
主干学科: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音乐与舞蹈学。
核心课程:广播电视传播概论、广播电视编导、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影像语言、电视画 面编辑、非线性编辑制作技术、广播电视采访、广播电视写作、现场报道、中外电视比较、纪录片创 作、DV创作训练、文化传播、文艺理论、艺术学概论系列、电视节目导播、广播文艺节目编导、广 播剧、电视晚会编导、广播电视音乐节目编导。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阶段性实践教学(短片创作)、影片观摩训练、 写作训练、学期认知实习、专业实习、联合实习(广播剧创作、纪录片创作、电视专题片创作、电视 综艺晚会创作、艺术片创作等)、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毕业实习等。
主要专业实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摄影创作训练、高清摄影摄像实训、非线性编辑制作 技术、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训练、录音艺术及声音编辑实验、演播室导播训练、纪录片创作训练、DV 创作训练、数字节目制作技术、照明艺术实训、电视晚会室外移动导播录制实验、专题片与艺术片 创作实验、广播电视娱乐节目创作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四川传媒学院始建于1997年,主校区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原为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2001年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综合类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办学思路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坚持地方性、应用型、行业性办学定位,将党委政治核心作用融入到立德树人全过程,秉承"博学笃行、德艺双馨"校训,践行"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完善体制、创新机制、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改善条件、保证质量、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立足"媒体融合"、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主动对接、服务传媒行业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适应传媒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办学条件学校主校区位于成都市郫都区,两个实习实训校区分别位于成都市蒲江县和四川省间中市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397.95亩,建筑面积82.7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2亿元,校园网万兆主干、千兆到桌面,无线全覆盖。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203.08万册。学校另建有"四川省图书馆传媒学院分馆",馆藏纸质图书18万册,数据库78个。学校拥有4K超高清电视转播车、箱式转播系统、2000多台3D/4K高清摄影摄像设备和高端数字摄影机、 3000多台后期编辑设备和图形工作站、大型录音棚、大型摄影棚、艺体中心等。
师资队伍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自有专任教师1081人。有2018-2022届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四川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2人,四川省民办高校教学名师4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委委员1人,国家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军人才1人和青年创新人才3人。
学科专业学校开设了45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艺术学、管理学、工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等6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建设专业5个,省级民办高校专业质量提升计划建设专业4个,省级重点(特色)建设专业6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
教学改革学校入选教育部规建中心"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试点院校,是四川首批"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协同育人改革试点" "新时代传媒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改革试点"院校。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
人才培养学校提出了"三融合" "五对接""三贯通""三层次"的"35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有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 示范团队1个,四川省民办优秀教学团队3个;有省级精品课资源共享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6门,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省级精品共享课程4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1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6个。
产教融合学校建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挂牌的"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成都影视硅谷"、第一批"四川省高校创新创业创造'学教研产城一体化'示范基地"等高端协同育人平台。以学校为依托建设的"府河源影视传媒科教产业园",被列入"四川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并连续四年列入四川省重点项目;以学校为核心区域的成都影视城,被成都市列为66个产业功能区之一;学校建设的现代高科技摄影棚-成都影视硅谷摄影大棚被列入四川省"十四五"规划(草案)。
科学研究学校参与研制了国家广电总局《5G高新视频-领沉浸式视频技术白皮书》《5G高新视频-VR视频技术白皮书》《互联网自由视点互动视频数据格式规范》标准、《网络视听节目音频响度技术要求》标准、《网络视听节目视频参数及命名规范》标准、《4K超高清电视节目拍摄制作技术白皮书》和《5G+4K/8K超高清技术白皮书》等行业标准,完成了《2018中国数字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白皮书》的编撰,承担了 "新媒体影像创作师"职业技术认证体系的研发,联合中标了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面向超高清视频行业的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超高清视频显示终端检测验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一批项目。
培养质量学校累计为社会输送了7万余名毕业生,服务于传媒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涌现出了一批以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徐萍、"全国最美大学生村官"肖琳、第三届全国好记者李丹、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一等奖获得者鲍泰良 等为典型代表的优秀校友。近三年,学生获得国家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铜奖1项,省级金奖3项、银奖5项、铜奖14项。
面向未来,学校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坚定不移地推进内涵式发展,朝着建成特色鲜明的民办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目标阔步奋进。
由于办学理念与市场需求接轨,办学十余年来,已为中央电视台和省内外广播影视传媒系统及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培养输送了一大批记者、编辑、节目主持人、演员及计算机网络维护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学院有广播电视系统强大的行业优势,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就业渠道,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他们都找到了较为满意的工作,正在人生舞台上施展着自己的才华。
学院座落在具有“天俯之国”美誉的四川省会城市,中国副省级城市之一,四川省政治、经济、文教中心、国务院确定的中国西南地区的科技中心、商贸中心、金融中心和交通、通讯枢纽---成都市。近几年,她又以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方面的成就,先后荣获联合国颁发"人居奖"和"最佳范例奖"两项殊誉。成都是一座融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特大城市。她是稀世珍宝大熊猫的故乡,也是天府之国的中心和"窗口"。她以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风光绚丽多姿和名胜古迹众多而闻名于世。"锦城" "蓉城"是成都的别名。芙蓉、银杏是成都的市花和市树。
成都市位于川西北高原山地和川中丘陵之间,西部地势较高,中部和东南部是广阔的成都平原,平均海拔 500米 左右。境内兼有山景、平原和丘陵之美,且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摄氏16度上下,降水量约 1000毫米 ,素有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之誉,加以土地肥沃,水利先进,物产十分富饶,历来被称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明珠"。
成都早在一万多年前就已成为蜀族先民活动的中心和舞台。在市区和广汉三星堆的出土文物表明,至少在四千年以前,古蜀先民们就用自己辛勤劳动的双手,在这里创造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古蜀文明。大约2500年前,古蜀国开明王朝把国都从樊乡 (今彭州市、新都县交界处)迁到此处,取周太王迁歧 "一年成邑,三年成都"这一典故,定名 "成都"。这时的成都已经成为 一个初具规模的城市。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交通通信枢纽,铁路有成渝、宝成、成昆和达成铁路交汇于此;公路除成渝、成绵、成乐、成雅、成灌高速公路外,还有3条国道通过,形成了以川陕、川藏、川甘和成渝、成阿等23条省级以上公路为骨干的放射型公路网络,成都市是全国公路最密集的城市之一;成都是西南地区最大的航空港。双流国际机场是全国四大空港之一,现已开通了国际国内航线170多条。成都又是西南地区邮电通讯枢纽,已发展成为全国8个邮政通信一级处理中心和全国6个通讯交换中心之一,并先后与16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通信联系。便捷的交通,发达的通讯,把成都与全国各地紧密地连接在一起,架起了成都通向世界各地的桥梁。
现有一号食堂、二号食堂和小吃一条街,高、中、低由学生自主选择。
按照国家政策体系结合我校基本情况,学生资助办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
2. 国家奖学金
3. 国家励志奖学金
4. 国家助学金
5. 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
6. 四川省省属高校毕业生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学费奖补
7. 勤工助学
8. 新生入学“绿色通道”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厉害的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2021年,电气工程

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厉害的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2021年,电气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厉害的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2021年,电气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厉害的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2021年,电气

四川师范大学厉害的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2021年,电气工程及其

四川农业大学厉害的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2021年,电气工程及其

四川大学厉害的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2021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

四川工商学院厉害的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2021年,电气工程及其

四川旅游学院厉害的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2021年,电气工程及其

四川传媒学院厉害的专业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2021年,电气工程及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