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
---|---|---|
校友会(公办一类) | 254 | - |
高职排名 | 617 | 628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377 | 212696 | 150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453 | 84362 | 150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256 | 189246 | 150 |
年份 | 招生类型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选科要求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57 | 162529 | 150 | |
2021 | 普通类 | 专科批 | 168 | 85431 | 150 |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始建于1917年,是一所国家公办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是全国电力行业唯一一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06年,学院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合并,集高职教育、技能培训、人才评价、竞赛考试、科研咨询等功能于一体,是国家级和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国网公司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实训基地和国网技术学院成都分院。
学院总占地面积822.72亩,现有在校生3200余人,设置7个职能部门和19个业务机构,包括教学系部9个。设置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供用电技术、输配电工程技术、水电站机电设备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9个专业,其中,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各1个。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始终带头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彰显着“国网担当”,加大对职业教育发展支持力度,各省市公司陆续提升大学专科层次毕业生人才需求,以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为例,大力推行大学毕业生“技能定向”招聘计划。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举办的高校,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每年为公司输送大量优秀人才,从事县供电公司及以上的生产技能岗位,按主业全民所有制职工身份统一管理。
同时,学院还不断开拓就业市场,努力打造具有鲜明电力特色的毕业生就业通道,与南方电网公司、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国电集团、中国华电集团、中国电建集团等上百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用人关系。学院毕业生初次毕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0%以上、国有单位就业占比60%以上、专业对口率80%以上、学生就业满意率8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95%以上,连续多年荣获 “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初次去向落实率 90%+
贫困生励志奖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5000元/年
贫困生助学金
国家助学金
一等 4000元/年
二等 3000元/年
三等 2000元/年
贫困生特别补助
一等 4000元/年
二等 3000元/年
三等 2000元/年
就业困难帮扶金
600元/人
学生求职补贴
城市低保家庭毕业生 1200元/次
贫困残疾人家庭毕业生 1200元/次
建档立卡困难家庭毕业生 1200元/次
残疾毕业生 1200元/次
特困人员中的毕业生 1200元/次
国家助学助学贷款毕业生 1200元/次
*以上项目不重复享受
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学校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学城,西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周边环境优雅,道路四通八达;校园内设施先进、功能完备、景观优美、绿树成荫,给莘莘学子营造了幽静舒心的学习环境。
学校以现代服务业类专业为主,相关专业协调发展,面向全省及其他部分省(自治区)招生。招生的专业有:会计电算化、物业管理、物业设施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金融保险、资产评估与管理、市场营销、酒店管理、旅游管理、航空服务、会展策划与管理、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设备工程技术、工程造价、计算机应用技术、音乐表演、电视节目制作、广告设计与制作、公共事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22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4个,另有省级重点建设实训基地3个。
学校认真执行国家和陕西省相关学生资助规定,被本校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绿色通道”申请入学,入学后可按规定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特殊困难补助和助学金等。
(一)政府资助政策
1.符合条件的贫困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2.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
(二)学校资助政策
1. 对于学习刻苦勤奋、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困难补助。
2.家庭所在地区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家庭发生特殊情况的学生可申请一次性补助。
3.设立和提供校内外勤工俭学岗位,为特困生减轻经济负担。
(三)学校承诺
采取多种措施确保被本校录取的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